• 6

台灣的英文老師


cman4434 wrote:
你以為台灣人真能講一...(恕刪)

不是在討論腔調的純正
而是教育有沒有著重在聽、說;語文能聽懂、溝通最重要
若能溝通良好,腔調就不是重點了

不過能把wh的音,發成"ph",我的英文老師是我遇見唯一一個
出國遊學念研究所後,才發現台灣的英文老師,只會教單字跟文法,真是誤我一生呀.
語言學習,聽說讀寫,一步一步來,大部份土產老師都不合格,誤人子弟.
台灣的教育要大改格呀.
cman4434 wrote:
你以為台灣人真能講一口溜英語呀? 新加坡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他們都說的一口怪怪腔的英語了,更何況是台灣! 出社會後會用的英語吃飯的有幾個呀?


標準的愚民心態,這樣才方便洗腦.

新加坡英語怪腔怪調,菲律賓英語也不標準,印度人說英語口音更重,不過美國人英國人都不介意,也不知台灣人在那邊說三道四,picky些甚麼?

英語就算工作用不到,出國旅行也用得到啊! 建議大家多學一些外語,即使說得不是很好,看得懂一些,聽得懂一些都好,你就會像睜開另一雙眼睛,不用再被蒙蔽,淨聽一些人在那邊唬爛瞎掰了.

外語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不過比起二三十年前,現在在台灣,學習英語或日語的資源,不知道豐富進化了多少倍.只要有心學的話,一定會有收穫,而且也不見得都要花很多錢.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當機會來臨時,有沒有能力把握,或是眼睜睜看別人拿走,而自己連一試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望"洋"興嘆?對年青人來說,學習外語絕對是增加自己競爭力的好投資,特別是那些沒有其他專業技能的人來說,精通外語絕對是大加分.

台灣學生英語程度低落,學校英語老師當然難辭其咎,不過說實在他們本身也是同樣環境同樣制度下的受害者.想看看,我們的升學考試,到現在為止,英語有考聽力嗎?更不用說考"講"的能力了.考試絕對會領導教學的,升學考試專考文法的話,老師和學生能不專注在這個地方嗎?而那些老師也不過是跟大家同樣教育體制下的產物罷了.

另外最該罵就是師範體系的英語教師養成教育,特別是龍頭那個學校.記得高中唸的英文文法書,都是該校教授寫的,根本就像是寫給專門研究英語文法學的教科書,最好笑是,每一條文法規則,都可以列出十個以上的例外來,就連第一志願自然組的學生看了都很頭痛,老師也只能蜻蜓點水帶過,如果太認真講求,恐怕比數理化的公式規則加起來還多.現在回想起來,高中唸那些英語文法書,根本就是在浪費生命.

台灣英文老師的困境,還來自於文化影響,這一點跟英語比我們還爛的日本可能有點像.在日劇東大特訓班(ドラゴン桜)也有描述到這樣的劇情:特升班班主任櫻木律師(阿部寬飾)不想讓科班出身的井野真々子老師(長谷川京子飾)耽誤到學生的英語學習,特別到菲律賓酒吧找一位川口洋(金田明夫飾)來擔任該班的英語教學.真々子老師知道了當然很不服氣,也很不屑.

<川口洋與真々子老師初見面的對話>

(川口):初次見面,我是川口

(真々子):你好,我是井野. 啊! 你就是東大英語的川口老師?

(川口):你是英語老師?這樣的話,當然能說英語吧!

(真々子):這個...當然是不能「啪啦啪啦」很流暢的說...

(川口):不行不行! 這種低姿態是不行的,太僵硬了! 被這種僵化的老師教的話,學生對英語也變得僵化起來,就會有隔閡,感覺不到有趣之處,就學不會,更不想學,最糟糕的惡性循環

(真々子):你說我哪裡僵化了

(櫻木):看了就知道,川口老師的課,你看了就知道

<接下來,在川口洋老師的示範教學中,對學生矢島勇介(山下智久飾),水野直美(長澤雅美飾),緒方英喜(小池徹平飾)等的講話,順便又虧了一下井野真々子老師>

(川口):喂 矢島同學 你會輪式溜冰嗎

(勇介):還行 如果只是滑的話

(川口):水野同學 你會游泳嗎

(直美):25米左右的蛙式還行

(川口):大家說到運動的話,都是稍微會一點就說"會的",為什麼英語就不說會呢?日本人不可思議的就是一說到外語,就突然變成完美主義者了.就連英語應該很拿手的英語老師,對自己的英語能力都會抱有一種情結--只要不能和外國人用道地的發音流利地交談,就覺得不能提起胸膛說自己會英語.與此相反,比如美國人被問到會說日語嗎?就會回答「Yes!」--sushi(寿司),Ninja(忍者),sento(銭湯),Karaoke.... 擺出一付「怎麼樣?很了不起吧!」的神情

(英喜):我明白了,簡單的說,就是心態的問題

(川口):正是如此. 所以你們要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說:英語是我的第二語言.You're so pretty!就像這樣,越來越大膽,不斷告訴自己:只要用英語就行了.所謂語言,就是愈運用,就能愈純熟掌握...
Asiazombie wrote:
在台灣我覺得該是聽讀寫說或是聽讀說寫
而非聽說讀寫
因為你的環境中沒有母語人士跟你互動
無法隨時知道自己表達的意思發音語調是否正確
跟程度和自己一樣的人再怎樣說都一樣吧


聽與說的能力,彼此有互相回饋的效果,理論上應該同時並重.不過困難就在真正能接觸外人練習講的機會非常少.

希望類似Apple,Google那種語音辨識科技將來也可以用改善這方面的瓶頸.比如AI即時模擬問答,發音及流暢度評分等等,應該都很可行.

pkpkkeigo wrote:
在我的認知裡
一個英文老師最少要全民英檢高級通過
這樣才能證明你的方法有效
即使有全民英檢高級的證書
也並非就跟母語人士一樣
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它是台灣自己搞的英檢
但它的鑑別程度很高


先前曾有人建議說高普考英文的部分乾脆就改以全民英檢當作門檻,結果想也知道當然是不了了之.如果真改成採用全民英檢,原本那些出高普考英文試題的教授,不就沒外快賺了.
Kanyil wrote:
如果從一般日常用語或是做生意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人英文水平一般是不錯的。
...(恕刪)


非常同意。在一個中文為母語的社會中,作為第2語言,台灣人的英文是能做基本溝通的。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口語要講的很順,那得要整個環境來訓練。要營造這種環境,早就超出基本教育的範圍。想要更精進,那得自己找辦法去學。



cman4434 wrote:
英文老師也有教師證呀! 為何還要加有的沒有的證照?? 英文教師證比較小張嗎?


是英文被放大檢視了。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