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hod wrote:但是重點是勞退是否有每個人自提繳到最高6%,現實生活是否有這麼多人願意自提且要到6%,而退撫則是強制的。你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有自提到最高6%,這時單論退撫與勞退才能比出高下。此外,對未退休的人,公保併入退休所得替代率,等於繳公保、退撫兩筆錢,卻只付你一筆錢,這也是很不合理的。 公保一次金退休時都會領到,政府沒有沒品到連這筆錢都污掉。與退撫月退金是分開的二筆退休金。其實重點在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制每100萬,每月領4000多,只夠領24年。退撫(本俸*2*12%)及勞保(119年後投保薪資*13%)簡化假設一入職就投保46000相應級距到退休,35年加計3%投資收益,收到的保費也才增值到400多萬。對比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制,相同帳戶金額,只夠支付月退20000元。結果現在呢?退撫年改後月領35000,勞保月領24000。而實際上,退撫平均花15年階梯上升,只有20年繳最高,個人保費加收益約只累積300萬左右,卻要付35000的月退金。勞保因中年失業換工作等因素,投保薪資起伏較大,一般勞工平均保費加收益只累積到250萬,職工勞工平均更只累積到200萬左右,卻要付一樣24000的月退金,不破產才有鬼,這也是勞保要加速改革的地方,將平均投保薪資由最高60個月提升到120或144個月,讓職工勞工累積金額增加至與一般勞工相近。勞保這種制度,對我們這種就業2年就超過最高投保薪資的科技業,其實是最吃虧的,勞保付的保費早早就到頂, 即使35年後能增值到400萬,領得也沒其他人多。但也因為沒人有把握可以領這種薪水到退休,所以也只能暫時被別人平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