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anwenbaobai wrote:
這樣的心態 , 只是..只要 明星大學/科系/研究所 等 存在一天 , 明星高中就會存在.(恕刪)
在 12 年國教之下
高中是公民教育,不是專業教育,更不是菁英教育
國教還入學考??
國教都不國教了
國教不需要入學考,也就無所謂公不公平的考試
如果家長認為,他的小孩在國教學不到學問,使他的小孩發展遲緩
那麼,家長要自己去加強他的小孩,看要去補習班還是怎樣
那是家長自己的選擇,而家長和小孩自己為這樣的選擇負責
國教並不負責菁英教育
國教的宗旨應該是要使國民具有國教要求的公民教育知識
國教畢業考或升級考 沒有嚴格把關(評定學力)
才叫做和稀泥
(如此要求,15分根本就無法從高中畢業,而且必須重修,又怎會去考大學?)
另外,大學是專業教育,當然會拔擢菁英
無論如何專業教育總是會有明星學校
只是,你的小孩去對了領域嗎??
還是只是跟著大家的價值觀一起走
以至於在某個領域應為精英的小孩,沒有到他應該去的明星學校
(對舞蹈很有天分的跑去念台大電機或者是政大然後跑去銀行當行員,而不是國立藝術學院等等的)
如果12年國教高中和 9 年國教一樣的目的,一樣的制度
那又何必浪費錢辦 12 年國教?
如果公民教育不需要 12 年,而公民教育出現問題
要檢討的是 9 年國教,而不是開辦 12 年國教
kantinger wrote:
會嗎?企業老闆就能說...(恕刪)
青年失業率飆破14%
「畢業即失業」全台拉警報
都是假的嘍?
過去台灣的經濟奇蹟或者是當時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其實多少是拜有利的時空環境(機會)之賜,要是當年不是因為戰後的蓬勃機會,不是因為中國採取鎖國政策,用台灣這種教育制度還能提昇多少人民的素質,應該要畫個大問號。
以前只要能出國留學回來,此地幾乎都能提供不錯的位置給這些歸國學人,而現在呢?
以前國中畢業,加工出口區或大小製造業都有一堆作業員、技術員需求,讓無法繼續升學的人投入,現在呢?
據說2013年台灣的服務業已經占全國GDP為69.16%,產業都已經轉型至此,教育制度和人民的心態不也應該跟著改變?
話又說回來,菁英到底是什麼?考試考得出菁英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