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余正煌碩論五論:1樓〈余第11頁的邏輯錯誤〉+70樓〈余第10、11頁的詭異引註〉+102樓〈余多餘的依變項〉+259樓〈檢視林有沒有註,余又註了什麼〉+265樓〈余碩論最致命之處〉

tgdlyg wrote:
今天之前告了誰?


怪了!林智堅不是開記者會聲稱他是「原創者」嗎?

「原創者」不用力捍衛自已的清白?

允許他人剽竊自己文字成果,而完全沒有採取任何司法行動?

被林說成剽竊抄襲的余,反而挺身出來用行動捍衛自己!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tgdlyg wrote:
他光是余的引註部分都找到原始資料證明是錯的,
上法院余還要解釋為何引註錯誤,
你當余是笨蛋嗎?

我還真的覺得他不是笨蛋
因為 哈哈哈 真的有可能被列為 毀謗罪 告訴對象之一
抄襲 在學術上是有定義的
所以 以抄襲作為評論他人的論述 是要有證據(且符合學術定義)

讓大家知道不能隨便指控他人"論文抄襲"也是件好事
不是嗎?
tgdlyg wrote:
光是陳明通幫他換論文題目,
用口試委員的名義變成實際的指導教授,
光是這一點也應該違反規定的,




沒寫過又不熟的就靜靜看吧

口試委員找外人、非利害關係人,但不至於隨便找人,

原題目一次兩次改計畫都不行,

指導教授沒主意口委幫出意見的案例從來就沒少過。
一個學年就可以好幾個。

給方向+幫找數據就變指導教授 ?

沒有這種事情的。 你說這純粹暴露你整個靠幻想的情境在掰而已。



另外台大學倫會做事情遠比你想的嚴謹多
一堆疑點一堆問題人早都徹底驗證過。
記者會自己先從頭看過吧

還想質疑那自己找台大叫戰去 ...
tgdlyg wrote:
來看這新聞好嘛!這是(恕刪)



我只有問你一點:

到底這兩本高度相似的論文,是余抄襲了林智堅,還是林智堅抄襲了余的論文?

其中就有一個人抄襲啊!請問是誰?請問是誰啊?就請你說是誰抄襲嗎?

還有你一直口口聲聲說的洗學歷、學術醜聞,Ok!請問是到底誰在洗學歷?能不能說清楚一點?讓一直想告網友毀謗的余苦主明白一下。

另外,所有推理的結果最後都要有證據,請問你的證據在哪裡?公布出來打臉臺大啊!
tgdlyg wrote:
你馬後砲吧?

我馬後炮? 是炮不是砲...

這件事一開始我就說過整個狀況,自己去翻我的言論.

跟你爭...浪費我的時間.
yanyu_911 wrote:
我馬後炮? 是炮不是砲...

這件事一開始我就說過整個狀況,自己去翻我的言論.

跟你爭...浪費我的時間.


懶得翻,
跟你爭...浪費我的時間.

你在其他樓是直接說林抄襲的,

那你這邊又說三人洗學歷,
洗學歷屬於作弊行為,
三人都違反規定,
那台大的審查結果顯然不符合這種結果,
所以我提出質疑,
那你又認同台大的審查結果,
你不就通包就好,
話都給你說就好了.
light-166 wrote:
還有你一直口口聲聲說的洗學歷


我哪裡直接說"洗學歷"?
你應該問這位啊!
他說他很早比我早就說是洗學歷,
你有沒有搞錯對象啊?
tgdlyg wrote:
我哪裡直接說"洗學歷"?
你應該問這位啊!
他說他很早比我早就說是洗學歷,
你有沒有搞錯對象啊?




請問學倫會不用投票決定

要用什麼方法決定是否抄襲?

被余提告m01發文者,是不是就是這篇文章發文者?
yuank

對,就是他,哈哈龜

2022-08-10 9:11
dgame

是 至少很快就會知道這位 哈哈哈 到底是不是1450(職業寫手)了

2022-08-10 9:48
duowan2012dw wrote:
沒寫過又不熟的就靜靜看吧

口試委員找外人、非利害關係人,但不至於隨便找人,

原題目一次兩次改計畫都不行,

指導教授沒主意口委幫出意見的案例從來就沒少過。
一個學年就可以好幾個。

給方向+幫找數據就變指導教授 ?

沒有這種事情的。 你說這純粹暴露你整個靠幻想的情境在掰而已。



另外台大學倫會做事情遠比你想的嚴謹多
一堆疑點一堆問題人早都徹底驗證過。
記者會自己先從頭看過吧

還想質疑那自己找台大叫戰去 ...


你不就承認自己沒寫過了嗎?
而且搞不清楚狀況,
依照陳明通的說法,
就是陳明通是實際的指導教授沒錯了,
當然這是檯面下的,
要更換指導教授,
要申請系上還要開會是否同意,
還要半年後才可以提論文題目,
1年後才能畢業,
余只剩半年,
那有可能更換指導教授.

還有陳明通本來不是余的口試委員,
是余口試沒過找所長陳明通說要換掉口試委員,
但這樣違反規定,
要換論文題目才能換口試委員,
所以陳明通的方式就是叫余換題目,
陳明通才以口試委員的名義指導論文,
你說這樣合乎規定嗎?

請問口試委員是什麼時候出現?
論文口試時才會出現好嘛!
而且都是最後論文的修訂而已,
請問誰的論文的口試委員是從論文一開始就介入的?

有那種跨領域的研究,
學生會找兩位以上的教授做聯合指導,
這才有可能的,

但此事件來說,
依陳明通的說法,
事件的源頭是余正煌想換掉口試委員,
那個提出論文修正但余正煌認為時間來不及的口試委員.

那台大的倫審會關於陳明通的說法與李碧涵的說法都沒有提出,
這兩人不是關鍵嗎?
怎麼好像是空氣?
  • 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