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SORA-TATA wrote:
我會這樣講是根據學術研究上,以台灣目前是沒有學者做出接近正確的二次氣膠污染物的模擬,並且了解真正的影響。也請不要再講環檢所的博士,因為他講的是燃燒排放,但他沒有講清楚的是二次氣膠不用燃燒也會產生。另外在你的所貼報告中,張艮輝老師用的是CMAQ4 現在美國已經用到CMAQ5.2,光這兩個模式版本二次氣膠部分的差異就很大了,新版還有考量重金屬微粒污染還有異戊二烯在微粒表面異象化學反應。下圖就是CMAQ5.1的二次氣膠模式模組,



您如果認為張艮輝做得很差跟不上時代,大可以直接批評,
我可以馬上補進懶人包.

或者有你認為勝過他的研究數據,也請提供.
事實上前次你提出的二次氣膠無法估計我也補上懶人包了,
結果呢?

結果你說我是來帶風向的?? 蛤??

難道引用你補充內容的就是帶風向?
那豈不是你想帶風向,我還反被利用了??
SORA-TATA wrote:
我懷疑樓主是替政府跟執政黨操縱公共議題的專業操縱輿論的代理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大家越討論他就拿越多錢,所以才一直炒這棟樓。

很明顯樓主故意引用有問題的文獻,即使被打臉也要轉移話題假中立。因為言論太偏頗
就沒人看了,所以偶爾還要貼幾個相反的結論來證明自己的中立立場。


我在懶人包最開始就說了
若您認為何處有誤,請提供證據,否則我也無從修改.

同理質疑我替誰操弄議題,或拿誰的錢,也請提供證據.
這樣毫無證據的潑糞,跟拿器官跟嫖妓議題質疑柯文哲有什麼不同??
stunmaker wrote:
您如果認為張艮輝做得...(恕刪)


我沒說張老師做的很差,是你說的。

我是質疑你持續引用“張老師的數據”來反駁火電造成空污嚴重這個論點,這論點在"幾年前"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但在"今天"有很大的問題。張老師的計畫已經有幾年了,幾年前的研究當然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這部分沒有什麼爭議的,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一直在進步,未知的部分也一直轉為已知,模式研究通常都會慢實驗室研究好幾年。我也在之前的對話讓大家了解,目前沒有人能預估火力電廠對二次氣膠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目前是低估的。

stunmaker wrote:
我在懶人包最開始就說...(恕刪)


很明顯雖然你貼上正反的說法,但你持續引用特定的證據立場來反駁網友,因此大家都看得出來你這棟樓的立場非中立,而是:
"認定火力發電不影響空汙"

如果你是真中立論點,科學證據為主,我想是不會持續用張老師的數據打臉眾人,就算你被人質疑是假中立。
真正中立立場,是會了解到雙方認知的差距,並且點出這個差距存在的原因還有可能性,而不是情緒化的煽動。

因此我下結論,你是假中立立場。




SORA-TATA wrote:
我也在之前的對話讓大家了解,目前沒有人能預估火力電廠對二次氣膠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目前是低估的。


想請問一下,
以目前的研究結果,二次氣膠造成的空氣透明度影響是否會超過一次氣膠??
會有這個問題在於目前的環保測量數據,似乎並未將二次氣膠放入檢測的內容
而這個是否會是近年來環保署的測量數值與大眾目視空氣透明度屢屢有嚴重差距的原因??
謝謝
SORA-TATA wrote:
如果你是真中立論點,科學證據為主,我想是不會持續用張老師的數據打臉眾人,就算你被人質疑是假中立。
真正中立立場,是會了解到雙方認知的差距,並且點出這個差距存在的原因還有可能性,而不是情緒化的煽動。

因此我下結論,你是假中立立場


你打太長了啦。
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了。
科學講求的是事實!!!
事實比較比對都是一個相對,絕對的結果。 沒有模稜兩可。沒有啥中立
就火力發電跟核能發電比空氣污染。
核能零排放就是比較環保。無庸置疑。
沒有什麼就算核四開來用也減少很少的碳排放的詭辯。(比空氣汙染就鬼扯碳排放)
還鬼扯啥火力發電其實污染並不嚴重。(眼看鬼扯還是沒人上當就開始牽拖其他空氣汙染源)
還佔比不高之類的都是狡辯了。
但事實從來就沒變過.核能發電就是比火力發電環保!

重申!科學事實本來就沒有啥中立!
太陽才不會因為你支持這邊就從西邊出來。
科學才不會為政治服務!
樓主1495黨工。
不要以為收集一大串沒人反駁你。
有沒有空。跟有沒有那個心思跟空檔陪你完而已。畢竟陪一個飯盒份子哈拉很浪費人生。
Wow_Senior wrote:
你打太長了啦。很簡...(恕刪)

從德國火力發電採用乾淨煤來說好了,德國為了降低乾淨煤成本竟然參雜一般煤去燃燒,
民進黨現在也是如此做,為了降低燃煤成本來發電的

還有人相信乾淨煤這鬼話,拿台灣跟日本比
這個是很多因素影響的科學問題,我只能就我所知的解釋:

1.環保署的數據是有去除"水"的乾重,目前而言算是標準方法,其中也會包含二次氣膠,我想應該沒什麼問題,但無法說明哪些是一次氣膠,哪些是二次。(其實微粒在大氣中,表面還是持續會發生化學反應,因此有個說法是,大部分環境中的氣膠,都是二次)

2.水氣會以懸浮微粒為核心吸附 CCN作用,這也是目前有文獻的,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and ice nuclei (IN),這會影響懸浮微粒的大小跟能見度,但卻不會影響到環保署的採樣數據,因爲環保署的數據有去除水重。

3.但環保署的儀器採樣口跟大氣能見度是不同的,一個是單點,一個是大範圍的情況,有時候很難用單點量測去論述證實大範圍的情況。

4.二次氣膠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單一的形成路徑,因此目前很難用單一的物理化學模式來模擬:有濕度影響 (液態表面氣膠類,IEPOX攝入);有高溫低揮發性氣體碰到一般空氣的低溫瞬間凝固而成(例如 soot);植物排放的有機物碰到汽機車產生的氮氧化物生成有機硝酸,轉為氣膠;甚至汽機車排放的一次氣膠在陽光下經過兩三個小時後也會吸附氣態污染物,增強毒性轉為二次氣膠。

不管一次氣膠或二次氣膠,這些微粒在大氣中都會持續"成長",毒性也會持續增強(帶有氧原子的鍵結增加,尤其醛基有很強的DNA毒性),直到某些物理或化學作用而被去除在大氣中。最後,環保署的資料也可以跟台中機場的能見度資料相互比對,看看懸浮微粒跟機場能見度計算的比例是否正相關,這當然是個研究的方向。


過客4112 wrote:
想請問一下,
以目前...(恕刪)
因為科學上的未知,
所以科學上是有假設上跟立場的差距不同。

我只是幫大家點出真正未知的科學問題- 火力電廠對空汙低影響跟高影響的問題在於二次氣膠的產量。


Wow_Senior wrote:
你打太長了啦。
很簡...(恕刪)

yesstem22 wrote:
從德國火力發電採用...(恕刪)


我不想曬資歷啦,但台灣飯盒多沒有科學素養這點,只要打盲一個月就會有深刻體悟.
所以,你要是說開版的就好,不是就不要延燒吧.
若要我評分的話,我會說,你這故事.還算比較有邏輯性的.
我真的親眼看到成大高材生還留美回來的說離岸風機密集排放可以消滅颱風的
然後拿最近連續幾個颱風都轉向沒襲擊台灣這件事情說是離岸風機的功勞(對,離岸風機根本連一顆螺絲釘都還沒開始蓋呢!槽點滿滿.你不要擔心沒有槽點可以吐.)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你一直想玩這種梗,那我也不怕麻煩的再次強調,本人的引用資訊來源皆出自原作者
,並附上網址,絕對不會引用這種騙人包裡頭的內容

像你這種假中立帶風向的騙人包,誰敢引用阿??
裡頭要是加了一些五四三,引用的人不就中招了?
老是玩這種梗,是黔驢技窮了嗎?



然後.............然後...就沒然後了,你這傢伙又果然輕輕帶過
火電所帶來的污染物怎不試著說說看佔的比例如何?
火電除了PM2.5外的污染物給人類健康、生態帶來了何種影響?
火電、核電該如何客觀分析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才是百姓想知道的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 2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