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政院種綠電 擬闢3,800公頃專區


Wow_Senior wrote:
成大碩士先生......(恕刪)


你拿放假日來比上班日?
全台最高用電就是夏天上班的中午
夏天上班的高峰都能撐過 還怕夏天假日工廠不開工?
還怕其他季節的晚上78點?

2016跟2014有啥差 會用電習慣在兩年內改變
只會在中午因為更熱而造成更大的用電(更熱太陽能發電也更強)

2016年4/18 早上8:20分外頭陰雨綿綿.....so what
你要表示啥...你聽不懂人話嗎
去修點邏輯思考的課吧
早上8點是用電高峰嗎 下雨天需要吹冷氣嗎
沒有冷氣的用電就像非夏日的用電
不需要太陽能發電來幫忙

至於最後貼的 不知你要表示啥 要我思考啥
那文張是在解釋為啥9月16了還差點限電
夏天的定義以往是6-8月 現在因為氣候暖化已經延長成5-9月了
台電以往都在秋冬春做機組停機保養
得跟著做改變 4月底就要讓所有機組完成檢修
也不能一9月就停機 至少得撐到9月底

我的立論跟那作者是一致的 也是你完全不認同的
台灣用電最高峰是夏天上班日沒颱風沒下雨的中午11-3:00
而這時剛好是太陽能的發電最強時
(我家頂樓的水塔熱到這時水都是溫水)
台灣中南部夏日的陽光以太陽能發電來說是上天的恩賜
(德國這種全力發展綠能的高緯度國家羨慕死了)
可以好好利用太陽能發電來撐過台灣這一年最容易限電的時段

我老版怎麼教的不需要你費心
我在小積積工作十幾年
沒有能力 沒有邏輯思考早就被逼走了

為啥我還要花一堆時間跟你這神人辯呢
以後這討論串就不來了
你跟你小姪子最厲害了 算數最強了 你說的都對 你的想法最棒了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1625330-%E5%8F%B0%E9%9B%BB%E9%A6%96%E5%BA%A7MIT%E6%B5%B7%E6%B0%A3%E8%B1%A1%E5%A1%94-%E4%B8%8B%E6%9C%88%E5%95%9F%E7%94%A8
台電首座MIT海氣象塔 下月啟用
2016-04-13 01:46:54 聯合報 記者邱莞仁/台北報導
台電公司今年初宣示,未來15年將投入4000億元發展再生能源,其中超過8成經費將投注在離岸風力發電。為擴大離岸風機使用率,台電下個月將在彰化外海,啟用首座由國人自製的海氣象觀測塔,有望更準確地傳輸、蒐集風力發電相關資訊。
看好台灣海峽具充沛風能,過去15年,台電已完成6項風力發電計畫,共興建169部風機,目標至2030年,設置離岸風力裝置180萬瓩。

台電再生能源處表示,海上風機比陸上風機承受的風力更強勁、發電效率更好,台灣海峽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台電今年將重點發展風力發電,使台灣海峽成為台灣最大風力發電廠。

不過,要有效運用離岸風力,必須先有海氣象觀測塔。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指出,歷時近一年,去年彰化芳苑外海的氣象觀測塔主體已建置完成,造價約1.2億多元,本月將陸續安裝儀器,預計下月初就可正式亮相。

陳一成說,借助海氣象觀測塔,可更精準地將風浪、風況與洋流,全自動回傳至台電控制中心,不僅一改過去借助衛星或陸地監測,


分享較「粗糙」的檢測形式,也能有效擴大風機效益。
台電指出,再生能源比重雖占去年台灣整體發電量3%以下,但積少成多,也可成為台灣發電的「螞蟻雄兵」,離岸風機是改變台灣再生能源的重要轉捩點,

台灣目前在苗栗、彰化都各有一座海氣象觀測塔,但機組都從國外進口。

台電目前在彰化外海建造的海氣象觀測塔,鋼構和工程由中鋼承、宏華負責海事工作船,儀器則由成功大學主導,是首座由國人自製的MIT海氣象觀測塔。

台電再生能源處表示,國內能源政策逐漸朝「非核家園」方向發展,近日經濟部能源局也公告,全台有36處海域為離岸風力潛力場址,顯示推動再生能源成為台灣無法迴避的議題。

台電今年預計招考600多位新進人員,更特別增設了與離岸風力監造、維護相關的海事工程人員。

台電說,首座MIT製造的海氣象觀測塔結合國內廠商,不僅提昇台灣海事工程技術,對未來台灣鏈結風機製造及施工產業鏈,也有一定的助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06000042-260202
蔡英文籌組 離岸風電國家隊
2016年04月06日 04:09 王玉樹/台北報導
離岸風電也要打國家隊!為了加速達到新政府再生能源目標,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已指示台電籌組「離岸風電國家隊」。台電並接觸台船、中鋼、中華電信等官股企業,商談國營官股合資成立「離岸風電發展基礎設施公司」計畫,預計資本額逾百億,投資額上看1,000到2,000億元。

這家國家級的離岸風電公司,規劃為各家風力發電業者進行風場規畫施工(海事工程、電纜鋪設)、工程統包、建置工作船與海上變電站、後端運轉維護,甚至自己下去經營風場發電,搶食離岸風電高達6、7,000億元商機。

對此,台電近日已啟動離岸風電新公司籌組評估作業,並探詢台船、中鋼、中華電等官股企業合資意願,各家公司都給出樂觀答覆。台電表示,新公司暫名為「離岸風電發展基礎設施公司」,資本額未定,可能有數百億規模。各家出資股份還沒談到,不過台電應該會是最大股東。未來籌組後,也會歡迎民間風力產業相關公司,如東元等加入投資。

「我們一定會參加!」台船總經理陳豊霖對離岸風電國家隊非常肯定,他說台電已經有非正式詢問過,基本上台船支持,也會配合出錢。畢竟國內風力發電廠商都太小,風險太大,沒有成立國家隊,利潤不大。中鋼總經理林弘男也說「樂觀其成」,希望各家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台電主管表示:「新公司錢不是問題,技術上是希望結合各家所長。」如台電擁有發電與風場經營專業,中鋼擁有鋼材與工程能力、台船有工作船與海上平台安裝能力、中華電也具有節能與通訊上專業,是選擇做合資夥伴的考量。

台電表示,張景森之所以想成立國家隊推離岸風電,是因為小英政府再生能源政見目標是2025年發電量要占比2成,等於裝置容量須達2,860萬瓩,這遠比經濟部能源局設定2030年1,725萬瓩,來的更大且時間更快。

不同於台電受限國營事業採購法規束縛,建置風機速度快不了。台電主管強調:「新公司擁有國、官營龐大資金、加上不受國營法規束縛,能快速與大量的籌建。」

台電主管說,新公司規劃剛起步,何時上路要等新政府上任後才能確定。但未來掛牌後,可幫台電與各家風力公司進行基礎設施施工與後續維護,也可能加入風場開發。

(工商時報)


http://technews.tw/2016/04/15/taiwans-first-offshore-wind-test-field-for-wind-turbine-towers-completed/
風力發電機怎麼測試?標檢局建置全台首座「離岸風力機測試場測風塔」
作者 T客邦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4 月 15 日
為確保整個風力發電產業鏈的安全及品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科技部支持下,於台中港電力專區 Ⅱ 旁規劃建置國產化「離岸風力機測試場」,目前已完成「測風塔」的建置,跨出「離岸風力機標準檢測驗證」計畫的第一步。



我國正推動千架風力機建置計畫,預計至 2030 年台灣海峽即將安裝超過 800 架風力發電機,總裝置容量約可達 4,000MW(百萬瓦)的電力,整個相關產業供應鏈,預估可創造國內新台幣逾 5,000 億元以上產值。

標準檢驗局表示,該測試場環境條件優異,可符合國際標準對測試風場的要求,所建置的「測風塔」主要在監測測試過程中離岸風力發電機所遭遇的風況,該測風塔高出海平面 105 公尺,裝設有風速、風向、氣壓及溫濕度等各種測試設備,隨時向控制中心傳送各種資料。


「風速計」除可測出風力機在台灣海峽各種風速下的發電情況,並可記錄在東北季風或颱風等風速條件,以確保離岸風機在這嚴苛的條件下,仍可屹立於海上;「風向計」則可測試風場風向變化,以確認測試風機可自動追蹤風向功能,達成最佳發電功能;「溫濕度計」可記錄長期環境的變化,以便評估環境對葉片等材料的影響。

標準檢驗局強調,離岸風力機的測試條件非常嚴格,除依國際 Class IA 標準,要能承受十分鐘平均風速50m/s(公尺 / 秒)以上(接近於強烈颱風 15 級風)、3 秒鐘瞬間陣風 70m/s(相當於強烈颱風 17 級風)以上條件外,本測試場可執行符合國際標準相關測試,將配合台灣地理氣候環境,針對颱風來襲時進行相關數據量測,未來將運用測試場環境數據的分析結果,亦將導入抗颱的國際新標準,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



標準檢驗局指出,該局於陸續完成離岸風力機標準檢測驗證計畫後,將可建置完成整機及關鍵零組件的測試能量,滿足離岸風力機產業國產化組件所需的驗證能量,提供國產離岸風力機符合國際標準測試與驗證服務,確保國產風力機品質與安全。並將透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的認證,取得國際相關機構認可,以協助國內相關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https://youtu.be/cdn9sKExHP0

---------------------------------------------------------------
台灣的離岸風機正在就定位中,"台電指出,再生能源比重雖占去年台灣整體發電量3%以下,但積少成多,也可成為台灣發電的「螞蟻雄兵」,離岸風機是改變台灣再生能源的重要轉捩點"。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68209
台南市政大樓「種電」 年發電量24萬度
2016-04-18 13:55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打造台南陽光電城,市府永華市政中心以身作則完成太陽能發電建置,年發電量約24萬度,產出的電能賣給台電公司,每年售電收入約125萬元,市府每年約有19萬元的權利金收入。
南市府秘書處及金亞洲光電公司今天上午在台南市政府舉行種電記者發表會,甫卸下秘書處長、接任新聞處長的許淑芬表示,永華市政大樓種電計畫,已經完工進入試運轉階段,種電計畫不僅將為使用已20年的市政大樓帶來額外的開源效益,更讓市政大樓成為低碳節能的台南新地標。
許淑芬表示,永華市政中心太陽光電系統自104年12月29日起試營運,每月售電收入約10萬元,每半年繳交市府權利金約9萬5000元,今年6月底將繳交第一筆權利金。
秘書處表示,市府在103年與金亞洲光電公司簽訂「市管公有房舍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開標租案」合約,透過業者出資打造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於104年底正式完工啟用,總設置容量約180kWp,建置成本約1200萬元,年發電量約24萬度,業者預估11至12年即可回本,而市府則依售電收入乘上售電回饋百分比(15%)收取權利金,為市庫帶來每年約19萬元收入。
秘書處表示,市府透過結合民間資源在不花一毛錢的情況下,除可活化廳舍還能增加市庫收入,可說是一舉兩得。
------------------------------------------------------
這種出租屋頂的種電方式看起來還滿成功的,各縣市都陸續有被採用。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後續討論已有點火藥味且回文對立,站方需針對本討論串違規回報進行匯整記錄,故本文唯讀,請見諒。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