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為何台灣這麼貴?


無尾熊123 wrote:
很難一一舉例,接連去了兩次東京,各待了一星期,一餐預算大概三百多吧,可是東西都很真才實料,比台北的好吃太多。吃貴一點的千元上下也是物超所值,在台北就算捨的花錢都覺得很容易碰到黑心貨沒保障

而且台灣一堆人去日本扛電器掃藥妝,是買假的嗎

日本的房子真的便宜了,不過也不算什麼好事就是了)



我朋友是日本人住了幾十年了,覺得日本物價太高,退休想去泰國


你住了兩星期......
T大又回來了。

建議T大先搞懂供需關係。

一直重覆什麼房價低,年輕人就買得起。

你自已房子都不願意賣在低價了,出價高者得,那年輕人那有機會進場?


Roadstar wrote:
其實台灣通勤時間也沒那麼短,我自己之前住台北松山區,每天通勤到天母上班,單趟一個小時多一點,來回2個多小時。也有朋友住在淡水,但在信義區上班,這些通勤時間來回都超過2個小時,我以前同事大部分的人,來回通勤時間都是約1.5小時,超過2小時的也不少,因為很多人都在信義、松山、內湖上班,但都是住比較外圍,或是新北市。台北沒那麼小,像是信義、松山區到天母,萬華到內湖....基本上都是兩個反方向的距離,更不用說住在新北,我很多朋友住中永和、新店新莊,現在又多了林口五股,但大家上班都是在台北市中心。

所以大大很幸福,應該是公司離住家近。其實很大一部分在台北工作的,都是需要很長的通勤時間,但工時又比國外長,薪水又比較低

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我對很多人舉的例子
感覺有點困惑
我住泰山
工作地點都在台北市
以前沒捷運
騎機車通勤一天要花三個小時
家人坐公車一天四小時

要對比外國
似乎所謂"蛋白區"包到桃園去了
但其實光台北縣到台北市
通勤就超過兩小時了
如果住桃園
雖然時間上差不多
但交通費相對相當可怕
加上工時長
回家都八九點了
怎麼自已煮?
如果還要運動
弄完洗完澡都11點了
相較起來
國內的生活真的有比國外好嗎?

再者有人講到矽谷
但矽谷似乎不該對比新竹園區
矽谷以軟體為主
不是工廠園區
真要對比還是應該是南港軟體園區
但南港軟體園區又以大公司為主如IBM
直要像矽谷那麼多新創軟體公司
應該對應到整個台北市
那似乎房租也不低

可能是我哪的認知有錯誤
煩請解惑
Roadstar wrote:
館的一個早市2樓吃鮭魚子蓋飯,滿滿的鮭魚子(品質好),還有附沙拉跟味增湯,一碗才500日圓.(恕刪)


呵呵,
鮭魚是日本土產,台灣沒有,拿這來比公平嗎
再說您是在菜市場內吃的,當然要便宜(有誤請指正)
你到台北環南市場吃東西,也是便宜

我在青森也吃過類似的,
就是在菜市場內吃早餐,也是500多,
一塊不小的魚,一飯,一味噌湯,蘿蔔乾? ,豆腐,不貴就是了
只是很乾淨, 整齊,感覺比台灣傳統菜市場好


如果拿秋刀魚來比, 可能台灣比較便宜吧

這樣啦
我們拿芒果冰和西瓜來比好了
台灣絕對比日本新鮮又便宜又好吃啦 呵呵
vistac wrote:
再者有人講到矽谷
但矽谷似乎不該對比新竹園區
矽谷以軟體為主
不是工廠園區
真要對比還是應該是南港軟體園區
但南港軟體園區又以大公司為主如IBM
直要像矽谷那麼多新創軟體公司
應該對應到整個台北市
那似乎房租也不低..(恕刪)


1.南港附近的房租,絕對比矽谷的房租便宜非常多,可能差個一兩倍以上
2.整個台北市的房租,應該都比矽谷便宜不少,豪宅可能例外啦
3.南港附近的深坑,房價20-30多萬,開車15-25分
4.基隆房價10-20多萬,南港15-30分鐘到基隆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鮭魚是日本土...(恕刪)



台灣市場也是有貴的,像是士東市場就很貴,環南市場我沒去過,下次回台灣我去試試找找看是不是有比日本便宜又品質一樣的生魚片。

秋刀魚日本產量不少,你可以查維基百科,之前一直都是第一名。

不過雖然台灣芒果便宜,但我知道台灣芒果等級好的都是賣到日本,剩下的才會留在臺灣,所以這就是品質的差異,當然原產國會便宜一點,不過如果你買的到跟出口日本一樣品質的芒果,你會發現價差沒那麼高

如果不考慮品質,單就芒果這東西來說,日本沒有但他可以從東南亞進口,整個東南亞都是產芒果的,基本上,台灣的水果只要他們想種的,除了像水蜜桃這種需要氣溫低的水果以外,大部分都種得出來,重點是品質很好喔,以泰國為例,不用基改就很好,因為土壤。水蜜桃大陸很便宜又好吃。香蕉的話,東南亞品種之多,價格的話,連我在香港買到的香蕉都比台灣便宜了,你覺得東南亞會是多少.

所以日本自己產的,比台灣便宜,自己不產的,原則上可以從比台灣便宜的國家進口(我自己想的,不知道日本的法規),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香港雖然什麼都是進口的,但食材比台灣便宜到誇張(當然還有物流效率跟稅的問題)。那台灣呢?我常年在台北不同市場買菜,出國也會去逛菜市場,若以食材來說,台灣真的很貴。

你說到水果,讓我有感而發,我之前剛好跟老公在討論的,是否要開放進口或是繼續保護本地農民,然後讓消費者沒得選擇只能買較貴的材料,因為再怎麼基改,都比不上人家先天的土壤優勢及寬闊的土地。小時候大家都說台灣水果世界有名,後來才發現,整個東南亞才是水果的天堂,美洲則是在南美。之前新聞報導台灣芒果世界有名,日本跟美國都很愛台灣芒果,外銷增長了不知到幾億,結果沒多久就看到芒果滯銷的問題。上網研究了一下,才發現,原來世界芒果出口的國家,台灣根本排不上榜,連名次不是很前面的泰國,都是台灣的好幾十倍。


daslebewohl wrote:
你比較基準飄來飄去...(恕刪)
開放進口或是繼續保護本地農民?

海地的故事呢?

kantinger wrote:
開放進口或是繼續保護本地農民?

國內農業政策多年前就已失去了準頭,
到底是要保護農民,維持物價,還是保有基本糧食生產..?
其實也說不準,似乎是誰喊得大聲的就轉向.

cckm wrote:
國內農業政策多年前...(恕刪)


有沒有喊者要保護農民

卻對外開放一大堆農產品的?

kantinger wrote:
有沒有喊者要保護農...(恕刪)

所以說,大家開心就好.....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