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我不能代表全美來發言
不過以舊金山灣區來講
通勤來回兩小時以內就可有不貴的房子了(不管是去舊金山還是去矽谷)
因為好區跟普通區很多往往都錯綜混在一起的,差別往往只是學區的畫分
更不用扯不是頂級好區就要說成是黑人區
至少放眼看過去,有華人超市華人商品的地區很多也不是甚麼"好學區"(Newark, Union City, or Milpitas..etc.)
但治安跟其他生活品質並不差,不是在捷運旁邊就是在高速公路等重要道路附近
有些論點扯好區以外都是不能住人或者晚上都不敢出門的地區,真的太過離譜了
另外我說五百萬是那篇分享文,並沒說五百萬在台灣買不起房子,而是買得起甚麼房子,也不是我寫的文
T大請問一下
小弟還滿好奇的
在美國那些住通勤來回兩個小時的
平均工時是多少?
以台灣不少人下班都七八點了
再通勤一個小時回家
還有多少時間休息…
peng321 wrote:
前面就提過
台灣憑什麼高收入低物價?
我們有工業革命時就攢下的豐厚家底嗎?
我們有廣闊的領土豐富的資源嗎?
我們有黑科技領先全球嗎?
我們有的是
明明是海島卻不要自由貿易
明明有失業問題卻把工廠趕出去
明明靠著全球最大市場卻百般挑剔
如果真覺得其他因素比經濟更重要
那就別抱怨物價問題了
魚與熊掌難以得兼
世界上當然有很多國家過的比我們更好
但以我們現今的條件
物價不算高
閣下提的這些東西
與物價沒太大的關係吧
這些事情主要是和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比較有關
台灣物價高漲
主要還是政府因應少數即得利益者所需
而產生過度的保護政策
以及對很多在歐美都視為不正常的得利手段視為正常
加上任何事情都可以泛政治化(如義美的食安問題、奇美的聯合壟斷以輿論洗成韓國對台灣的商業競爭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