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太陽能發電成本不知不覺中只剩下每度電4.5-6元不等

viccheng1925 wrote:
面積的問題請參考這...(恕刪)


雲呢? .......還不如真的研究其他波長比較實際, 不然天空有雲怎樣完成完全替代核能的野心

如果你可以保證新科技可以將那些以前沒有辦法用的光源拿來發電, 那請問是那些頻譜被吸收, 有吸收後的光譜圖嗎? 不然你也可以詳細說總共那些波段被吸收, 還有吸收多少, 剩下多少, 這都是實驗數據可以得到了的

這最重要, 你就知道人家有沒有在唬爛, 不然你說有, 我們說沒有, 看圖最快

有圖嗎? 貼圖出來這樣大家就可以討論是否為真的

newshunshan wrote:
雲呢? ........(恕刪)

雲的問題前面己經回過了。現在越來越多人在分享實際的數字可以參考,當然也有一些覺得失敗的案例,例如你自己的安裝經驗。
轉門
轉門
轉門
轉門
轉門
僅以此篇新聞回V大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04/169990.htm





九九歸一 wrote:
僅以此篇新聞回V大http...(恕刪)

我貼的是核研所算的數字,總不會連核研所也是謠言所吧?
除了比利時的那個玩具,還有其他國家也造了一些玩具,例如轉門 轉門 轉門 轉門 轉門

一些國家和台灣老是有人認為這個不行、那個不要、這個不可能、那個是浪費的想法差很多,台灣一談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就說轉型、研發,但轉型、研發是需要燒錢的,一談到燒錢,台灣就變這個不行、那個不要、這個不可能、那個是浪費,等別人做出來,我再去做就好了,於是只能做茅山道士,資金、企業外移。
viccheng1925 wrote:
我貼的是核研所算的...(恕刪)


人家只是評估。
套句KP常講的話,用膝蓋想也不可能。
花4兆元台幣。
佔用1%的國土面積
去蓋一個預估全年發電只有當今台灣核能電廠發電量兩倍的太陽能!?
現在的核能電廠連不能運轉的四號廠都算進來才花了4500億左右。
兩倍也才9000億連一兆都還不到。
4兆元足足可以蓋8次核1+2+3+4總共64座核能發電爐。
讓你一樣四號廠都不能運轉。
發電量就已經是4兆元去蓋的太陽能發電廠的4倍!

錢是這樣浪費的哩!?

另外,你連用都沒有還在跟人家使用者討論什麼!?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有錢就是任性......

夜間用電不見得比白天少多少...

頂多取代火力不要燒那麼多煤而已....


基載電力不是那麼好取代的

Wow_Senior wrote:
人家只是評估。套句KP...(恕刪)

請不要只挑自己想看的看,算那個比較,是因為有人認為台灣沒有地可以發展太陽能,那只是在算土地的問題,而那個算1%裡面己經很清楚說明"但是必須要強調,這只是年發電量的比較,並不是用太陽能電站把核能發電廠全部取代就沒事了",要想取代核電,還有很多的問題存在必須解決,例如你提到的4兆(其實現在己經不需要那麼多,而且每年都在下降),就是個大問題,但是適量發展,反而是有助於台灣的企業、就業率、尖載用電,全球大多數的國家都是維持核能佔比,適量的發展再生能,而非一直想著再生能無法取代核能,而不發展。
至於核電廠建造費4500億是目前為止(其實不止,因為核4己經花了3300億了),核4還沒完工,又被封存,這個數字還會一直加上去,加多少還是未知數。而4兆想建64座,問題是光找地就是個大問題,找到地也不能用以前的低價徵收,花的費用也一樣不會少到那去,下一個核5會便宜嗎?我想是有很大的問題,目前好像也沒核電廠是如期完工,都是延期及一直加追預算。台灣的核能因為總總問題而浪費的錢也不會是少數,問題也一樣很多。

另外,按照這個邏輯,家裡沒有安裝核電廠的人,也請不要討論核能。

九九歸一 wrote:
有錢就是任性......(恕刪)

火力是台灣的主力發電,空污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可以減少火力,即減空污又少燒碳,有何不可?不是一定要拿來取代基載才可以使用,尖載、中載一樣是需要解決的一道問題。
前兩天看到一個某聯盟的說

為了尖峰用電,而必須蓋足額的基載

CP值非常的低

台灣的官員低能到不會打算盤,不會變通,降低尖峰不就可以不須基載與備源

啊!真是好棒棒的聰明人!
巴菲特旗下內華達電力簽下破盤太陽能收購價,每度電 3.87 美分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7 月 20 日
德州奧斯汀市一向是喊出最低太陽能收購價的先鋒,不過隨著太陽能成本持續降低,其他電力公司也不惶多讓,當奧斯汀市正在談判低於每度電 4 美分的最新的破盤價時,巴菲特的柏克夏海瑟威旗下的內華達電力公司搶先一步,與美國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簽下每度電 3.87 美分的電力採購價合約,暫居最便宜採購合約榜首。

內華達電力的採購合約價下跌速度,可說讓人無比震驚,因為 2014 年時,內華達電力簽下的可再生能源採購合約,每度電還高達 13.77 美分,相當於 4.28 元新台幣,如今與第一太陽能簽下的採購合約每度電只有先前的 28%,而 2014 年時內華達電力最低太陽能採購價,是與第一太陽能主要競爭對手太陽能源(SunPower)所簽下每度電 4.6 美分的採購合約,相較之下,如今 3.87 美分的合約價便宜了約 16%。這顯示太陽能已經具備成為主流能源的潛力。

太陽能源認為,太陽能在成本上已經可與石化燃料火力發電競爭,將成為日日都是最便宜的能源,第一太陽能也表示此次簽訂採購合約的 Playa Solar 2 太陽能發電計畫顯示,大型集中式太陽能電池發電計畫的建造與營運成本已經越來越低。

內華達電力可說佔了「天時地利」,一方面受惠於太陽能成本持續下滑,一方面內華達州是美國太陽能資源排名第三的陽光普照州,不過,3.87 美分的採購價還是前所未見,受到太陽能價格越來越有利的激勵,內華達州有可能於 2015 年底提出更積極的可再生能源比率目標,在 2015 年達到 20%,2025 年達到 25%。
來源:http://technews.tw/2015/07/20/buffett-scores-cheapest-electricity-rate-with-nevada-solar-farms/#more-99259
Buffett Scores Cheapest Electricity Rate With Nevada Solar Farms
--------------------------------------------------------------------
台灣有些人一直認為再生能源不穩定、發電小,不應該發展再生能源,可是實際在全球(台灣也是地球村的一份子)的裝機量卻一直增加,價格也一再創新低。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