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轉貼]原來我們都被玩了!? 黑心律師的告白:頂新案檢辯審三方心裡不敢講出口的真心話

teddy6313 wrote:
仔細看了一下似乎沒...(恕刪)


那倒是,
依照你的貼文內容
廢食用油易出現「丙烯醯胺」
陳俊成解釋,「丙烯醯胺acrylamide」是由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類與胺基酸「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在120℃以上的溫度下 反應所形成,也是梅納反應(Maillard反應,讓食物變黑與產生風味)的一部分。如果肉體保存不良導致微生物孳生,烹調時進行提油加熱,會促進「丙烯醯胺」的生成量,而一般利用符合衛生條件的肉體在合格製程下所產製的豬油,「丙烯醯胺」是不會超標的。
由於劣質豬油的原料,主要來自高溫加熱的廢棄禽畜下腳料與廢食用油回收再製,陳俊成推斷「丙烯醯胺」含量會非常驚人。陳俊成說,除了因為廢棄禽畜下腳料充滿細菌等微生物,回收的油炸廢油也會有非常多的「丙烯醯胺」,因為油炸肉類時,通常會先進行醃製,醃料中不乏可見蔗糖及澱粉,在肉類本身含有天門冬醯胺的情況下,經過高溫油炸,會使油炸油中含有丙烯醯胺。

目前「丙烯醯胺」是未檢出,
二審時高檢署不妨提提看,
倘若二個指標數據的顯示是一個正常,一個異常,
那二審應該會很精彩..........期待

補上另一個連結: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6737/

文章後段記載
"對於陳俊成的說法,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陳惠芳僅表示,「丙烯醯胺acrylamide」
、「3-單氯丙二醇酯類3-MPC ester」、「氯離子」與「雞油、魚油的反應」這些在
食用油脂精煉加工的過程後,幾乎都消失,列入檢驗項目的意義不大。"

不知道這段說法會不會成為變數.....
teddy6313 wrote:
加驗丙烯醯胺或許結果會不同!
為何餿水油竟能檢驗合格?食安專家批:根本驗錯重點...(恕刪)



有驗丙烯醯胺喔!
但結果是「未檢出」。

請看法院附上的檢驗報告!



yymmrr wrote:
有驗丙烯醯胺喔!但...(恕刪)

引述今天在中國時報的社論 :
記者快來抄?主流媒體不能失格

最近發生的一樁事例,恰巧可以為這種負面效應做一個見證。日前彰化地院對頂新食品案做出無罪判決,輿情譁然,紛紛發起抵制頂新產品行動,台大校長也宣布台大「無限期抵制」。但一位自稱在該校食科所任職者在臉書爆料,指頂新早先裁掉所有台大食科所背景員工和實習生,欺負了台大,台大卻無對策,現在台大終於有機會「霸氣滅頂」。這則訊息在臉書曝光後,立即被許多主流媒體大幅報導,但幾乎所有報導都只是「引述」,內容大體一致。

這中間只有一家媒體記者做了查證,意外發現了事實真相。主要是因為去年10月間頂新案瀰漫的社會氛圍下,台大食科所決定主動跟頂新解約並終止合作,台大食科所背景的員工和實習生因合約解除而離職,並非如爆料者所指,是因為法官的無罪判決所引發的後續報復與扺制,頂新也不是無理革除具台大食科所背景員工。更離譜的是,這位所謂助理教授並非食科所教師。

這樁事件的始末,有幾點徵候確實令人有些不安。首先,鬧了這麼大的新聞,從頭到尾竟只有一位記者鍥而不捨地查證到底,而且就算查證到真相,也沒有多少人理會,其他的記者幾乎就是依著臉書內容照抄,顯見在媒體芸芸眾生中,這位查證的記者只是罕見的例外,其餘記者都習於只引述而不查證,爆料的內容有錯,全部報導就跟著一起錯到底。但是,針對消息來源進行查證,本來不就是媒體記者的基本動作嗎?何以如今在引述社群媒體的內容時,竟自動省去了這個基本動作呢?

試想一下,今天有多少新聞是來自於Ptt、爆料公社?
網民在網路上不經查證的言論都可以登上新聞版面,
用聳動的標題去鼓動民眾情緒,這是媒體的責任?
去年那張根本與事實不符[地溝油],那可不是檢察官的[證據]啊!
要抵制黑心,先抵制爛媒!
uto231 wrote:
引述今天在中國時報...(恕刪)

沒差啦~
如果連一個最高學術機構都跳出來喊抵制
我想這已經不是媒體的責任了
從台灣加油變成口號開始
就表示沉淪這種事,已經是無可挽救的事實了
你想想
連台大都沒出面澄清了,是為什麼?

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再能理解
所謂事實的真相有多麼重要
反而喜歡聽謊言
喜歡聽加油添醋的故事

那是一種社會階級鬥爭運動的開始
我想我們正走向某種形式上的階級鬥爭與文化大革命運動
媒體失能與失衡的問題,只是加速這項運動進行的速度

不過別擔心,就像一艘船一樣
所有人擠在同一邊
一定會翻船
但是總有些人會活下來
無論是合力把船翻正,還是搭上另一艘船
而這些人,才會真正了解到
這社會需要的不是盲目一面倒的言論
理性的中堅才是維持穩定的條件
然後又持續一段長時間的和平
繼續輪迴...
總之....這些不合理的過程,都是合理化的人類社會行為之一

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讓自己有能力在危險發生時
活下來
想盡力阻止這項悲劇的發生,那是危險且愚蠢的
因為搞不好還沒等危險發生,你就被憤怒蒙蔽的眾人給結束了
所以,看戲吧,沒有辦法預測的劇情
才是最有意思的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沒差啦~
如果連一個最高學術機構都跳出來喊抵制
我想這已經不是媒體的責任了
從台灣加油變成口號開始
就表示沉淪這種事,已經是無可挽救的事實了




閒聊版大咖來時事版發言,見解果然精闢入理

uto231 wrote:
引述今天在中國時報...(恕刪)


說實在的,在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連記者想亂報,沒多久就被揪出來了,說媒體能真的一手遮天也未必吧。真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明顯。

teddy6313 wrote:
說實在的,在現在資...(恕刪)


我想媒體應該從來沒有要隻手遮天的想法,
它們要的只是銷售量、收視率,
縱論日後證明媒體是錯的,
媒體應該不太會出來道歉吧.....^^

lovejerry999 wrote:
我想媒體應該從來沒...(恕刪)


說實在的,黑心媒體跟黑心食物一樣可惡,為了遏止這種不求證的歪風導致當事人的名譽或是金錢上之損失,是否能發起報導不實當事人就提告的運動呢?免得讓大眾被誤導阿!
teddy6313 wrote:
說實在的,在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連記者想亂報,沒多久就被揪出來了,說媒體能真的一手遮天也未必吧。真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明顯。(恕刪)


食品有黑心商人
媒體會沒黑心記者嗎?
真相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明顯嗎?
你真的相信嗎?
犯罪案件在未經法院審結定案前
所有的指控皆屬未定
記者有否平衡報導?
在報導前給涉案當事人喊冤的機會?
偵查不公開
在頂新案完全看不到蹤跡
政客運用媒體達成政治目標豈在少見
黑心商人很多
黑心記者恐怕更多些吧
大蝸牛 wrote:
食品有黑心商人媒體會...(恕刪)


還有沒有擔當的政府和政治人物也是問題。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