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承認吧,原生家庭才是你買房or不買房的主因!

哪肯定啊
Vincent666888 wrote:我只能說你再舉多少個...(恕刪)
20年前用10萬買AAPL, 現在就能賺到4500萬, 大概可以換到2間新北市的房子
用10萬的資金投資, 會很難嗎??
這兩年AI喊的震天響, 2年前投入nvidia, 也有10倍的收益.
跟風是有多難?
致富的方法一大堆, 你自己都視而不見, 能怪誰?
Vincent666888 wrote:
這個問題,無解!
所以大家都在說
投胎比投資重要
投胎比唸書重要
投胎比什麼都重要

你努力一點
你兒子比較不會後悔投胎在你家
胖鬆鼠 wrote:
20年前用10萬買AAPL, 現在就能賺到4500萬, 大概可以換到2間新北市的房子
用10萬的資金投資, 會很難嗎??
這兩年AI喊的震天響, 2年前投入nvidia, 也有10倍的收益.
跟風是有多難?
致富的方法一大堆, 你自己都視而不見, 能怪誰?

關鍵是沒有早生在30年以前的台灣!(Z世代、千禧世代現在剛好被割韭菜)
說的真的很對,其實政府就是用這種方式清洗低端人口
只是不能明說,畢竟是民主國家,要講究人權,只能做不能說

台灣真的是被建商統治的國家
我是覺得大家不要對著樓主吧
或許樓主也只是提出一個議題讓大家多方向思考而已
不見得是他沒錢買房在抱怨

原生家庭的價值觀也是影響的因素
而且可能是很大的因素
但是買房不買房也不等於有錢不有錢
或是人生有沒有出息
在我來說
這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我繼續講小故事

我有一任前女友是醫師
但是他的原生家庭並不富裕
他的收入挺不錯的
存款也是相當的多
而問題就在這個存款相當的多
他認為投資跟賭博沒有太大的差別
所以他就是存銀行
他認為存錢很重要
所以他就一直存著不用
平常的生活還過的很拮据
每個月能用的錢
比一般上班族還少
我後來才知道
他爸以前做投資賠了很多錢
所以他小時候過的蠻辛苦的
因此不投資而且盡量存錢
買房不買房
他就認為要住有院子的平房
不要市區的大樓
這些都是源自於他的原生家庭
其他像是他家跟他說要把手機的電用到完再充
這樣手機壽命才會久
我跟他說那是過去才是那樣
鎳氫電池之後電池記憶效應就減少很多了
鋰電池這樣做反而壞的快
他完全不聽
他只相信他父母那套
所以說原生家庭有沒有影響
我認為有
而且還不小
不是只是有不有錢的問題而已

故事二
我有個朋友是某銀行的三代
他連跟我們朋友出去玩
換代幣的時候
他都會算多換代幣的價差
然後說好聽是幫大家換錢
實際上他都玩不要錢的
但是算再精都比不過賴皮的
有的人說欠著
後來根本沒給他錢
後來大家都各自忙於生活
我們比較少聯絡了
但是前幾年看到新聞
好像在他的主導之下家裡事業維持的不錯

故事三
有個朋友家裡是某傳產集團
這個朋友就是吊兒啷噹的性格
但是他對於有能力的人都非常尊重
逢年過節都送禮
花錢不手軟
也有些人把他當人傻錢多的佔他便宜
前幾年他家公司出了點問題
他才一開口
很多人就願意幫忙
有次在他家聊天
他才跟我說他爸一直以來都有給他所謂的“交友費”
就是要他去跟有能力的人往來

所以說原生家庭有沒有影響
我認為是有
而且還很多
甚至不是只有價值觀
甚至還有父母的所謂培育方向
但是耳濡目染的身教影響力還是相當巨大的
我有朋友抱怨自己父母講話苛薄脾氣大
這個朋友後來也是講話越來越苛薄脾氣越來越大
我有個朋友抱怨自己父母的做人處事卡油貪心佔人便宜
後來那個朋友也是慢慢的出現卡油貪心佔人便宜
所以說
只是有沒有錢買房嗎?
我想可能是更多方面的吧
就像我覺得我父母愛碎嘴愛管閒事
其實我現在也是一樣愛碎嘴講故事
愛管別人閒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台灣住宅自有率非常高,就是老一輩大部分有房子。沒房子的是特例(20%)。
年輕人如果不要飄來飄去,住老家就可以,人生會很輕鬆。而且老房子坪數通常不小,三代同堂也不太擠。
非得漂泊的,租房子就好,退休回老家住。
隨著人口減少,買房需求也會減少。
現在的小朋友大部分有房子可以繼承。

為買房痛苦的,是自己想不開。
Vincent666888 wrote:
當很多人在說
房價這麼高,年輕人怎買?

其實背後的含義是
原生家庭經濟弱勢的年輕人怎買…..

除了房價很高
另一方面是因為普遍低薪

人口太多 導致勞力變得不值錢
看很多人都是在編勵志的故事,沒錢拜託不要再去想買房的事情
如何投胎到富貴家庭?
約2500多年前就有位智者無私地傳授方法了
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氏門中不捨一人!
迷惑已久的孩子們,入佛求法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