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幾年開始, 為了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 許多網頁採取了數據視覺化的呈現方式
這些網頁為了讓大家能夠不必自己去運算數字, 因此有時候會把原始數據做一些加工
讓大家可以一眼看過去, 就可以了解數據的未來趨勢
這種作法有好有壞, 好處顯而易見, 但是缺點卻是某些加工的數據
如果沒有考慮到某些特殊情況, 就很容易造成大家的誤解
以前面網友參考的網頁 https://water.taiwanstat.com/ 為例

這張圖的蓄水量與 當日出水量都是正確的原始資料
他加工的部份則是 透過蓄水量與當日出水量去計算 剩餘的可用天數
這種做法, 其實隱含一個前提, 水庫的每日出水量是穩定的
在一般的水庫使用上, 這個假設成立的機率還蠻大的
可惜,在曾文水庫上面, 這個假設並不成立
主要的原因就是 曾文水庫 在運用上 是與 烏山頭水庫連動使用
曾文水庫放的水, 會流到烏山頭水庫, 成為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
然後再由烏山頭水庫統一放水給下游使用
因曾文水庫的角色類似於烏山頭水庫的 儲備水庫
所以通常是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下降到一個程度
曾文水庫才會大量放水到烏山頭水庫去儲存
從下圖可以觀察
曾文水庫放了486萬噸的水, 而烏山頭同時間進了468萬噸的水
因此以昨天來說, 整個曾文-烏山頭水庫系統
儲水量只會降低 486-17(曾文) + 198-467(烏山頭) = 200萬噸

因此曾文的放水通常是一個時段一個時段的不連續狀態,
可能最近10天每天放400萬噸的水, 然後接下了10天又完全不放水
網頁的錯誤就在於他沒有考慮 曾文與烏山頭水庫的連動使用方式
而直接以曾文某天的出水量去當分母來計算剩餘使用量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