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rohiro wrote:
這年頭連唬爛都不用打草稿了
是有規定共同創辦人不能當處長只能當董事是嗎?
人家董事長都沒出來說高不是共同創辦人,你這路人甲倒是說的頭頭是道阿
你應該回去把我的文看清楚,
第一,
按照當年時序,
科智2014年3月成立,
高從2013年8月24日到2014年8月3日,
除了12月下到1月初有20天,
其他時間都在「出差留學」中,
她是要怎麼共同創辦?
她又是要怎麼在創辦之初就擔任業務處長?
第二,
資策會的推薦函中,
只有說她「參與輔導」,
完全沒有「創辦」這兩字。
第三,
顏均泰沒說她不是,
那顏均泰有出來說她是了嗎?
ichirohiro wrote:
還甚麼高階經理人兼差就沒問題,你夢到的吧
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還是寫在聘雇合同好嗎
能不能兼差完全是看合同還有董事會決議
我說的是高階人事兼任其他職務,
尤其是像卓政宏這種兼任非營利組織的理事/監事/董事,
這是常見的事,也是社會上能接受的。
但一般員工同時擔任兩家「不同」機構的「全職」工作,
(所以,不是假日公餘兼差外快,也不是同一家公司或同一集團的跨部門任務),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有點難以想像,
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應該算是特殊狀況,需要有所解釋。
當然,要照規定來,
他那些兼職,是不是都是在他2019年1月出任資策會執行長之前的事呢?
那麼當資策會董事會聘他的時候,
照你說的,
應該是通過董事會決議、簽過合同了吧?
沒關係,
大家標準一致,
卓政宏把他的事交代清楚,
高虹安也把她的事交代清楚。
ichirohiro wrote:
最可笑的是為了貶低他的時候,就說高弘安只是一般員工,不能兼職
你也知道他是一般員工阿,不是資策會裡面甚麼特權高官
那個一般員工敢違法兼職還這麼大辣辣用兼職員工身分出現在現職公司舉辦的各種場合
你應該把我32樓的文看清楚,
我沒有因為高兼職而「貶低」她,
我是質疑高誇大自己的豐功偉績。
在科智創立的那個時間點前後,
她不太可能「共同創辦」,
也不太可能擔任業務處長,
即使是資策會幫她吹噓的推薦函上,
也根本沒有這樣的字眼。
這是她的習性。
大馬1251 wrote:
高虹安輔導的資策會衍生的科智企業(ServTech),以「Servolution」的創新解決方案,
成功擊敗20個國家2萬支參賽隊伍,勇奪Intel全球挑戰賽分組冠軍。
況且高虹安都代表資策會領獎
上面影片也是資策會提供
你要說資策會完全不知情嗎
第一,
影片中很清楚
高是代表科智(Servtech)參賽,
不是代表資策會。
這在資策會的年報中也分得很清楚:


即使是拿同樣的科研成果Servolution去參賽,
2013年的南京賽就是以創研所的名義參賽,當然,那也是因為當時還沒有科智:

第二,
資策會當然知道科智參賽得獎,
資策會某些人可能也知道高原來是資策會員工、現在是科智處長,
但有哪些人知道高是專職或兼職?
如果知道高是兼職,有哪些人知道高的兼職是照規定走的?
我猜,
讓影片以資策會名義上架的人,
可能不清楚這些吧?
第三,
當時的執行長吳瑞北已經明確表示,高的兼職案並沒有送到他那裡,
現任執行長卓政宏也明確表示,資策會沒有高的兼職案資料,
但當然是有主管知道且准許或指派高去科智當處長,
就像當然是有「很欣賞她的主管」知道,
她在2013年底正式申請人才培育專案之前,
就已經以「出差留學」的名義去辛辛那提念了三學期的博班。
所以,
高把當時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能請出那位主管來為她作證,當然是更好。
第四,
事情釐清之後,
如果一切都沒問題,那對高來說,當然很好;
如果不幸有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或是因為社會觀感不佳而影響高的選情,
那都是高必須誠實面對的個人歷史。
如果高覺得不必須說清楚,
那當然也是她的選擇囉。
第五,
我前面已經說過幾次,
像高這樣的兼職狀況,
在私人企業中並非絕對不可想像,
但也絕非稀鬆平常、人人可為的慣例。
即使她當時領了雙薪,
只要她的老闆挺她,
我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至於選民有沒有意見,那是她自己的選戰攻防評估問題。
我的貼文重點一直很簡單:
誇大自己的功勞,是她的習性,
科智創辦是如此,參加APEC、Intel競賽是如此,
資策會幫她寫的推薦函上提到的許多成就,同樣也是如此。
2014科智企業得到intel大獎擊敗20個國家2萬支參賽隊伍,高也和總經理顏均泰一起領獎
其實高是不是創辦人也不太重要,不過一堆證據可以證明她是資策會優秀員工
現在因為選舉被民進黨打成十惡不赦之人,真的太好笑了,都當人民是笨蛋不會思考?

turtlins wrote:
按照當年時序,
科智2014年3月成立,
高從2013年8月24日到2014年8月3日,
除了12月下到1月初有20天,
其他時間都在「出差留學」中,
她是要怎麼共同創辦?
她又是要怎麼在創辦之初就擔任業務處長?
ichirohiro wrote:
你是活在石器時代嗎?
人在美國就不能共同創辦!?
那他人在美國又怎能參與輔導成立?
你前後文自打臉速度接近光速啊
哈哈哈~
任何可能當然都有可能啊,
你要這麼體貼,
我也不能阻止你啊,
只是對我來說很沒說服力而已啦,
哈哈哈~
而且
高自己拿出來的資策會推薦函,
在許多事情上都極力誇大高的貢獻和成就了,
但還是不肯用上「共同創辦」這種字眼,
只肯寫「參與輔導」欸,
哈哈哈~
除了高的自我介紹之外,
到底還有哪裡看得到高「共同創辦」的說法啊?
哈哈哈~
其實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找顏均泰出面來幫高虹安背書啦。
顏均泰才是創辦科智的真正關鍵人物,
科智的關鍵技術Servolution有三大內涵,
ServBox、ServAgent、ServCloud,
其中最關鍵也最成熟的就是ServBox,
而顏均泰就是長期投入這項技術的研發,
2010年就以這項技術拿到iF設計大獎。
可惜,
在44樓的shenomenon1110所提供的科智內部影片中,
開國四元老有顏均泰,沒有高虹安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