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人覺得這次疫情恐慌感是炒作的嗎?

大翔黑熊 wrote:
恩,落落長長看不完,只看重點回覆:
1.之前本人發過不少疫情文,但是大家都是無視以對,這次發的文想說也跟上次一樣,最後還是以無視收場,只是結果根本人想的不一樣。
2.關於80歲婦人不想排隊,是台北醫院發言人回覆,不是本人聽道塗說,醫院方都這樣說,怎麼不去說他們冷血反而說本人冷血,要是本人冷血上次發的小孩疫情往生文,有人會感到認同嗎?
3.這次疫情本人之所會這樣說,是大家被政府搞得太混亂,反而迷失該怎麼做,如果多多找資料看看輕中重症如何處理,就不會盲目把快篩當成救命藥排隊去買,疫情都過了兩年,總該學會如何防治吧!
4.新冠病毒不是絕症,也不是不能治好,雖然會有後遺症,但是還是會康復,尤其有打三劑疫苗的會比沒打疫苗容易掛嗎?
5.你說的是台北地區,本人當然覺得台北急診門診當然不足,只是地方政府和中央一定會想辦法處理,但是有件事中央該說清楚,快篩陽性後,要怎麼處理,應該等狀況明顯再去醫院檢查,還是沒發生任何狀況再去醫院檢查,畢竟陽性中有些人都打過三劑疫苗,如果打了三劑還不能防中重症,那不是讓人對疫苗失去信心。

1.每個人都很重要、也都沒那麼重要,你發過多少防疫文、有沒有人理,都不代表你可以因此而大放厥詞。
2.發言人很冷血,甚至市長出來說還有空床我也覺得這不恰當,但別人說了不恰當的話,不代表你引用了沒事、不是你自創的,選擇引用不就代表你認可,引用完了再來說不是我說了,這...太專業了吧
3.你真的以為大家是把快篩當救命藥????在現行的制度下,他只是個入口,沒有快篩無法做PCR,甚至許多人沒有快篩是沒辦法出門上班的,醫護人員你覺得他們不懂防疫嗎??但你知道以篩代隔的狀態下,就算你是醫護在特定狀態下你還是得篩出陰性才能出門上班
4.你的說法或許是對的,但現在許多癌症也都不是絕症了,如果他沒有重要性,不會有國際組織把它列為法定傳染病這麼久,還是上網查查google就可以做得比這些專家還專業??
5.你對醫院的運作看來真的不熟,急診不是要加就能加,政府該處理的是落實分流,而不是一邊說不要增加急診負擔,但對於篩檢站一樣採固定量能,超過了一樣引導你去急診,而且每天急診採減量可能超過篩檢站,別用自己想像或者google來的資訊推想現實世界運作的方式,現實不一定遵循"理應當如何"那套模式運作,如果你在防疫一線工作,你就會知道不是台北地區醫院急診量能的問題而已,也不是快篩陽之後,就默默在家等有狀況再就醫,更多規定不要自行想像,目前政府認定的確診還是PCR陽性,依你的說法,很多人要不就帶病到處爬爬走,要不就是被公司記曠職,每個人除了要面對"COVID19",還有平常需要維持的生活
大翔黑熊 wrote:
雖然確診者這麼多,但...(恕刪)


這個問題等你確診之後,我再來回答你。
你把人命當什麼了?
難道民眾的健康生命,在爛政府及其支持者心中,都是拉基?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大翔黑熊 wrote:
生,其中90歲以上老人往生,就有一堆網友大罵時鐘失職要負責,只是本人覺得現在有多少年


媒體肯定有炒作 不寫得好像到處都死人沒人看
我自己跟小孩確診過無症狀出來後 就覺得沒那麼怕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 這病毒嚴重與否看自身的抵抗力
打疫苗與否 基本上我覺得可能影響不大
我自己三劑打滿 az bnt bnt
我七歲兒子沒打過 兩個確診都無症狀 旅館醫院都待過了
現在外出也是口罩戴滿戴好 平常就正常攝取維他命C
看媒體整天報誰死了誰死了 好像很少人去把 確診人數 跟 死亡人數來做比較
只提死亡人數 重症人數 正常人嚇死很正常啊

我是一月底確診的 被我兒子感染 都是omicron 慶幸確診的早
之前不管是進旅館 關懷專線 隔離單 確診書 送負壓病房都很順利 沒什延遲
不過以現在來看 只能說就是亂 一堆人隔離書拿不到 確診書拿不到 每天報確診數量肯定不準確
昨天四萬多 我深深覺得不只這數量的人確診~ 很多還沒登記 不然就是無症狀確診 跟我一樣
現在的恐慌程度跟去年疫情爆發的時候差很多,但是市場中人員確實有減少,而藥局也連續一週每天都有人在排隊在購買快篩試劑,部分的小吃店也開始禁止內用。
但是這些都只是現象,而政府本應該在疫情已經發展了兩年期間,準備好大量的快篩試劑讓民眾能夠確實檢測是否染疫,而政府在這方面的沒有作為是不可原諒的。一堆專業人士在衛福部裡每天二點鐘準時開會報告,而對於從口罩、疫苗到現在的快篩試劑都表現的極為不盡如人意,好在台灣民眾 防範意識強烈,不然以民進黨政府現在的作為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你不恐慌我很恐慌耶。。。。

都超怕傳染給小孩,連路上看到小孩都會離他們遠一點
因為有上班上工要篩及保單理賠的因素...需要篩檢試劑...
沒有買不到就跑到醫院去篩..所以造成醫院篩檢到處人滿為患....
尤以雙北.. 特別是因設篩檢場所不多.人口眾多...
在.YOUTUBE看到確診去篩檢站在公園(桃園)...

感覺雙北反應比較慢...塞爆各級醫院...醫護都忙昏了...
所以感到事態嚴重...
被罵爆...才增開許多專責篩檢站...

以上是從媒體大概了解...

感覺沒有炒作只是頭頭應變能力不夠..變成事實...

對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

選擇清零是沒有藥沒疫苗防治不得已...

有疫苗有藥品的情況下...開放...也還好吧!

這病毒感覺是比感冒要嚴重..傳染力更勝感冒...
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處事態度就變得非常關鍵...
我個人是著重在 預防勝於治療..
媒體有披露就去問就去試...
例如:今天媒體有爆NAC化痰藥...就要去藥局了解...
是否好用..若效果不錯.也可以成為居家常備藥品...
不是嗎???
----------------------------------------
補述 題外話:5/4 去家樂福..看很多人排隊..就跟著去排隊買便當...第一次吃家樂福便當..還附送一杯可口可樂...



吃完便當再喝可樂.....居然沒有痰..(這兩年每天外食吃便當..幾乎吃完都有痰...)
難怪網上有人說喝可樂會有幫助...
今年1/1 ~ 5/15,確診741680、死亡244,致死率0.033%

疫情正處於高峰期,老人與小孩儘量不與人接觸,這陣子忍一忍!

專家說omicron對兒童更不友善,與前兩年的新冠病毒差異大...
大翔黑熊 wrote:
雖然確診者這麼多,但(恕刪)


錯了,綠熊看太多綠媒脫離現實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