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omicron的60歲以下死亡率萬之分二,台灣人死於交通意外的機率是萬分之一,是誰在製造恐慌?

致死率相差14倍!林氏璧:不要再說Omicron只是小感冒
tdbigman wrote:
稍微看了一下,資料的(恕刪)


這篇是國內神經醫師的看法
===================================
https://tw.news.yahoo.com/omicron%E5%B0%8E%E8%87%B4%E8%85%A6%E9%9C%A7-%E7%A5%9E%E7%B6%93%E9%86%AB%E5%B8%AB%E9%80%99%E6%A8%A3%E8%AA%AA-064505707.html

再者,大多數研究是基於住院病患所做的,但全球感染患者遠比住院患者更多,就算是針對非住院患者所做的研究,也可能有取樣誤差的問題。此外,就算有很多研究報告,但缺乏標準化的客觀檢查與報告格式,腦霧的比率可能因為取樣或檢查項目不同而有差別。身處於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年代,已有研究指出一般社會上的壓力、憂鬱、焦慮等比率開始上升,因此Long COVID等慢性症狀是得病本身導致、亦或身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所影響,尚無法完全釐清。

而Omicron病毒是否更會導致腦霧?陳志昊回應,並不清楚,一來因為Long COVID的定義至少要等12周以上,而目前此病毒株肆虐全球僅兩個月,就算會導致其症狀,但發生比率、病因或腦部影像的發現,是否與過往的如Alpha、Delta等病毒株有所不同,目前尚不得而知。
tdbigman wrote:
不對喔!台灣的第一劑(恕刪)


問題是英國高齡長者的施打率高出我們很多

而高齡確診者是佔據醫療資源的大宗
過客4112 wrote:
而Omicron病毒是否更會導致腦霧


我有問過北醫的神內醫師,腦霧不是醫學名詞,
也就是腦霧不是病,醫學上相對應的病應該是自律神經失調。
Kevin567 wrote:
依你的智商,是不懂為什麼疫情死亡率低,還是要大力防疫,就是怕再突變、再擴散。

你有問你媽媽,打字機打錯字後要不要改,還是就直接送給主管?

真搞不懂,要帶風向,也是要有基本程度,每次貼文、每次被打臉,這樣好嗎?



不要這樣啦,人家是台大? 政大? 出身的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