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明 wrote: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因為良心退出,現在被撲天蓋地的追殺!所以高端這一次解盲還有公信力嗎???這些審查委員不會屈就空心菜渣的淫威就放行過關嗎?如果沒有經過國際認證,這種謀財害命的疫苗要強迫大家來打嗎?太可惡了,這根本天理難容!!! 話是你自己說的,可不是陳院士說的,你要是被國產疫苗公司告,可別說你是轉述,因為陳院士可沒這樣說。高端解盲還有沒有公信力?都還沒看到數字跟實驗步驟資料,誰知道?有沒有公信力不是誰講的,等資料出來看過了才知道。沒有國際認證就是謀財害命的疫苗?誰是國際認證?你知道科興疫苗跟國藥疫苗開始施打時,除了中國,還有哪個國際單位認證嗎?所以那是謀財害命的疫苗?同理,英國開始打AZ疫苗時,誰認證了?---陳院士從來沒有質疑過高端疫苗、或者聯亞疫苗的安全性或者可靠性,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他提出的意見是程序上,台灣不應該在國產疫苗臨床三期期中報告出來,就以EUA授權上市,他認為這對於未來國產疫苗的全球化是一種負面的行為。他是"同意"國產(包括高端疫苗)疫苗在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且通過審查後,開始給民眾"施打"。這跟他的反對意見矛盾嗎?並沒有!反對三期期中之前就授與EUA,這是因為國際慣例不符,其他各國(除了中國的科興)的疫苗在各國、各地區相關機構授與EUA的標準,都是三期的期中報告完成(不是三期完成,目前只有一家完整三期完成正在申請正式上市,其他都是期中通過後取得EUA開始施打,目前處於三期試驗中),才授與EUA。這對於國產疫苗未來全球接軌、上市,是一個逃不過的程序。當然,像是科興、國藥,也都是國內先施打,之後才全球找其他單位(如WHO)授與EUA,但台灣可以走這個程序嗎?怕是不行,WHO到時候一定會擋,所以基於保護台灣國產疫苗,陳院士認為一定要等到三期臨床的期中完成確定,才能由政府給EUA。這個程序,不可能在七月份完成,甚至,九月分都不太可能完成。簡單的小結:陳院士反對國產疫苗在八月前,以EUA方式予以生產上市,如果這樣做,市政府政治干預,而不是科學有效。----但,陳院士沒有反對七、八月,讓民眾施打高端或者聯亞疫苗-----在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且審查通過後。這是很理性的判斷,一個疫苗通過二期臨床,其實已經具備緊急狀況的生產需求,是可以開始施打的,但他的理由也同樣很政治性的在保護政府,這要對民眾清楚說明,疫苗還不是完成完整臨床的狀況,安全性有,但風險同樣存在。民眾在施打前,需要自己負擔相關的風險,因此施打國產疫苗在現階段,只要通過二期臨床試驗,陳院士認為應該以二期擴大試驗的方式,來進行民眾的施打,除了告知相關風險外,也要告知民眾,打完這階段的國產疫苗,未來在國際疫苗護照框架下,不一定能獲得認同,白話一點說,在沒有足夠的疫苗狀況下,打國產疫苗也是一種選項,安全性的標準依照二期解盲後的實驗數據可做倫理判斷安全,但效力尚需更多實驗去證實,所以施打的人,好處是比不施打多,但也不是沒有副作用,而且未來如果有出國需求,可能要再打別種疫苗。===這是我從幾方面看完一些陳院士的說法後,從個人角度去解讀陳院士的想法。
The vaccine should be tested on politicians first. If they survive, the vaccine is safe. If they don't, then the country is 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