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遷以前,台灣雨量相當充足,但是因為地形關係,雨水不容易留住,民國53年石門水庫啟用前,部份北縣及桃竹地區夏天是經常會缺水的(親身經歷,當年我們住的地方離美軍顧問團很近,當限水/停水時,附近人家就會動員家中成員去美軍顧問團排隊取自來水) ,那時廣播電台在夏天常會播報農民因為爭奪灌漑用水而鬥毆的消息,石門水庫建成後幾乎就沒這些問題了;大台北區是在翡翠水庫建成啟用後也不太缺水了;可是雖然如此,國民黨執政時期,每當水庫水位低到某個百分比時,政府就會開始呼籲節水,同時也會責成空軍在雲氣適當時在集水區實施人造雨,人造雨成功的話,旱象多少能夠得到些疏解,因為有政府做實事,故而有人會認為台灣不缺水,其實那是因為事情做好了的關係。這幾年氣候改變,今年雨不來了,但是在有政府,會做事的黨執政下,卻沒看到政府窮盡手段去做什麼節流或開源的事(有啦有啦!有挖了幾口深井啦!) ,只是等,等,等,等老天下雨。歡喜做,甘願受,大家就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