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的案例增加!若篩檢量不增加,是否變成可防可控的假象嗎?

coffeejulice wrote:你才滑坡
記者說的是真實總檢驗量6~700
你說的是檢驗量能全開的上限2500~3000
我一拳可以打200磅, 誰規定我每拳一定要打200磅, 我可以打50磅裝弱阿
呃,對阿
中時記者說的是檢驗量落在6~700
我說的是目前台灣檢驗量上限在2500~3000
這哪裡有衝突嗎?
檢驗量能上限>>真實總檢驗量
所以很多人才質疑為何不擴大篩檢
這個質疑是合理的,個人不反對
但中時記者向陳時中提問的方式與內容並不合理
如我在16樓所說的
中時記者的提問方式充滿滑坡謬誤,甚至有先射箭再畫靶的疑慮
在中時記者的提問中一共出現了三個假設
「以控制篩檢量的方式,維持每天6~700件的篩檢量」
「以控制篩檢量的方式,維持每天6~700件的篩檢量,不讓確診總數增加」
「以控制篩檢量的方式,維持每天6~700件的篩檢量,不讓確診總數增加,來呈現出台灣現在還沒有社區傳播的假象」
滑坡謬誤的資訊如下,這部分如果有問題,我們可以再討論
維基百科-滑坡謬誤
MBA智庫百科-滑坡謬誤
而阿中部長一貫方式就是一定要旅遊史, 接觸史先匡列才篩檢
但這必須存在一個前提假設---就是沒有境內傳染, 因為旅遊史, 接觸史主要只會發生在境外移入
所以這種篩檢的前提是沒有境內帶原者潛伏才能成立
但新冠病毒的無症狀輕症狀很多,
質疑的人怕的就是其實境內帶原已經存在,
既然檢驗量能上限>>真實總檢驗量,
擴大篩檢讓自認有疑慮者主動申告篩檢, 有助早期發現, 可以降低傳染數R0, 有益於於減災
但顯然, 阿中部長為了守住沒有社區傳染的美名, 堅持不擴大篩檢
(擴大篩檢有助於減災, 但卻暗示社區傳染的可能, 所以阿中部長死都不要)
你個人猜測的部分我不評論
但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武漢肺炎的話,要去哪裡篩檢呢?
167家指定採檢醫院看這裡
先這樣,還有問題的話再來討論
algerno2 wrote:
不只喔.....到3(恕刪)


這圖怎麼跟最近公佈有差 ,我還特地找中時的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00315001490-260405

會不會英國國旗、誤認成澳洲
我覺得先從前幾天防疫中心回答的方式來看問題在哪裡!
標題:檢驗量能與韓、武漢有落差?指揮中心:盲目篩檢沒有意義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3-03/373940
內容如下: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台確診第42例,對於無感染源的案例變多、院內感染也擴大,是否要再放寬篩檢標準,對此,執行官周志浩表示,現在的範圍已經擴的很大,不用有旅遊史,只要醫師懷疑病例,就可以進行篩檢,盲目的篩檢並沒有意義。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2)日國內新增161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目前累計通報2,450個案,含42名確診(今日新增第42例)、2,135名排除,餘隔離檢驗中(154名初驗陰性、其餘待檢驗)。
而無感染源的案例變多,院內感染也擴大,有媒體提問,檢驗量能與韓國、武漢相比是否有落差,對此,周志浩表示,目前台灣的檢疫量能可以檢驗2450件,接下來很快就可以達到一天檢查3000件,現在每一天大概檢驗6、700件中,除了偶爾會發現一件陽性外,其他都陰性。
「盲目篩檢要衝1、2000件很容易,但沒有意義」,周志浩表示,現在篩檢的範圍已經擴的很大,不用有旅遊史,只要經過醫師第一線的篩檢及專業判斷,加上調查有可能感染的跡象才會做檢驗,這也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kevin721202 wrote:
對岸與韓國都有執行方(恕刪)
他們都是三採?我的疑問其實很簡單:
要如何做到大規模的3採?精準度太低的1採,不是反而會誤判形勢,第1次採樣沒事,然後發病了,不知該向誰討?

大規模採樣,如果只是初步過濾,那不如採目前措施,把精力省下來,以體溫當作粗篩,正式採檢等你發燒之後再來,這樣病毒數比較夠,誤放機率相對減低?

台灣目前只是選擇可以承受的對應手段,當然有其風險,但在成效尚可的情形下,沒必要增加風險和負擔,這是公共議題,每人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予以公評,但動不動就說在造神?對神明也是一種不敬。

如果你選擇忽視台灣的實際情形,外國的月亮永遠比較圓,那我也無話可說。

就如我上面說的:看醫院就診人數就知道,當醫院出現如國外擠滿人的時候,或是自台返回外國而確診時,同時政府確診人數偏低時,政府掩飾大規模流行才有說服力。還是有誰要負擔所有相關費用,幫全台灣人民做3採求一個真相的,不然只是在哈囉?

當然各國政府也不是笨蛋,我上面也提了,等快篩劑問世後,才是全面採檢之時,也是疫情慢慢平息的開端,擴大採檢是對的,只是現在實施有困難,沒必要當你身體虛弱時,還故意去搬大石頭去把自己給壓死。
Xho5 wrote:
呃,對阿中時記者說的(恕刪)


最大問題,採檢所的認定採檢標準, 對於帶源無症狀是如何處理?
採檢標準 :
石崇良強調,設置167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並不是「想驗就驗」,須符合社區監測通報建議採檢對象條件,包含:
1.發燒/呼吸道症狀個案,且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接觸史

2.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


這還是跟台大公衛呼籲的還是有一大段落差阿!
最主要是不放寬擴大採檢標準時, 那又不更加強國境管制。
這個模型是不是上下都有漏洞消不掉?
nwcs wrote:
台灣算是相對細膩的對應,建議多比較,就知道和國外差多少,根本甩開其他國家8條街,這都要感謝2件事:
.1995年:行政院長連戰,硬推全民健保。
.2003年:SARS給台灣的慘痛教訓。


加一件

2020年:人民防疫警覺性高不甩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政令宣導。
nwcs wrote:
他們都是三採?我的疑(恕刪)

篩檢方面有上面的考量,
但塑造防疫第一,
相對極度安全,
不知該算誰頭上,
愚民政策不是不好,
要看時機點用,
有些愚民真的是傻傻的.
macross_sato wrote:最大問題,採檢所的認定採檢標準, 對於帶源無症狀是如何處理?
採檢標準 :
石崇良強調,設置167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並不是「想驗就驗」,須符合社區監測通報建議採檢對象條件,包含:
1.發燒/呼吸道症狀個案,且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或接觸史。
 
2.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
 
 
這還是跟台大公衛呼籲的還是有一大段落差阿!
感染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資料很多這邊不贅述
懷疑自己感染的人,經就醫後由醫師判定是否需進行採檢
若確有需要,但原就診醫院無法進行採檢時
則轉診至目前開設的167處採檢院所
民眾自行做第一次判斷
就醫後由醫師做更嚴謹的第二次判斷
判斷有需要才送檢,到這邊應該沒任何問題
 
那帶源無症狀如何處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難題
就有一個中國的案例是有一名確診者,從確診到痊癒出院的整個過程都無症狀
但即使是無症狀的感染者,依然能夠傳播病毒給別人
基於此點,我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希望能擴大採檢標準
 
回過頭來看,何謂無症狀?
沒理解錯的話無症狀應該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除了有確診武漢肺炎外,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就跟一般人沒兩樣
(上述紅字有錯的話請指正,若與實際狀況有巨大偏差,那後續的論述可以直接PASS)
 
如果台灣現階段存在這類型的感染者
那在篩檢資格上他可能會因為不符標準而無法進行採檢
進而導致可能的大規模感染,這肯定是不樂見的
 
但問題來了,既然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就跟一般人沒兩樣 (除了有感染外)
那要以何種方式放寬採檢標準,好讓這些有機率存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採檢?
綜上可知,現階段若要放寬標準到讓機率存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採檢
那其實就跟放寬到全民皆可採檢是沒什麼區別的
 
然後這就牽涉到了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醫護與一線人員的負荷能力
若確有必要,那放寬採檢標準或訂定新的採檢標準肯定是必要的
但相對的一線與醫護人員就得負荷更大的工作量與壓力
而當負荷過大乃至於無法負荷時,則可能導致醫療系統的崩壞
崩壞的醫療系統更不可能負荷原先就已過大的壓力
最後就是死局
 
換句話說,任何標準的訂定、放寬或限縮都必須得嚴謹
並考量到是否有足夠的能量得以負荷
若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就實施現階段未必能負荷或是非必要的措施及採檢標準
只會白白浪費有限的資源,甚至可能導致台灣走進死局
 
其實寫到這邊才發現44樓已經把我想講的大多都講出來了,而且講的也更好
這邊引用44樓的一段話,順便奉上5分,做為這段的結尾
當然各國政府也不是笨蛋,我上面也提了,等快篩劑問世後,才是全面採檢之時,也是疫情慢慢平息的開端,擴大採檢是對的,只是現在實施有困難,沒必要當你身體虛弱時,還故意去搬大石頭去把自己給壓死。
滿滿的大樓梯 wrote:
白目記者被公幹,剛好(恕刪)


他說,在排練期間,偶爾要壓住咳嗽,此外都還好,2天後,在國家交響樂團人員的建議下,他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他的支氣管有輕微感染,開給他一些用藥,醫生跟他說,他不需要做新型冠狀病毒篩檢。
他說,在排練期間,偶爾要壓住咳嗽,此外都還好,2天後,在國家交響樂團人員的建議下,他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他的支氣管有輕微感染,開給他一些用藥,醫生跟他說,他不需要做新型冠狀病毒篩檢。
他說,在排練期間,偶爾要壓住咳嗽,此外都還好,2天後,在國家交響樂團人員的建議下,他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他的支氣管有輕微感染,開給他一些用藥,醫生跟他說,他不需要做新型冠狀病毒篩檢。
他說,在排練期間,偶爾要壓住咳嗽,此外都還好,2天後,在國家交響樂團人員的建議下,他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他的支氣管有輕微感染,開給他一些用藥,醫生跟他說,他不需要做新型冠狀病毒篩檢。


還有家人去世求助無門 開記者會才檢驗的那位

不知道算不算?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