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離岸風電=納智捷翻版?(內有懶人包)

superbaba wrote:
不過根據遠見做的問卷有高達6成以上民眾都願意多花錢買綠電,多數皆為年輕人



高達六成.....?

去看看台電的綠電認購額度是多少吧

就是嘴巴很會講 當要掏錢的時候 每一個都給你裝做不認識




adison35 wrote:
我只問一件事國外(...(恕刪)


不懂比較各國國民所得有什麼意義? 這是單一事件針對單一國家,各國情況本來就不同,難道各國文化環境都是一樣的? 遠見作出問卷當然也有包括支持反核或廢核,結果跟公投一樣,支持核電續用,我個人也是支持核電但綠電同樣要並行,而且大大可能不知道綠電未來首要是賣給使用工業用電的企業,民生用電仍是以台電供應為主,主要是彌補工業碳排放問題,不管有沒有綠電問題,電業法越來越開放是事實,未來台電也不再獨大,會有更多廠商加入競爭行列,到時對我們是利是弊還有很大討論空間

superbaba wrote:
不懂比較各國國民所...(恕刪)


要看國營事業不再獨大,電力開放的後果,英國就是很好的例子,下場嘛!
民進黨有天跑去國民黨家,四處看了一下,民進黨驚訝的說:你收入又沒有那樣多,為什麼家裡能夠這樣奢華呢?

國民黨把民進黨帶到窗戶邊,指了指遠處的橋,看到那座橋沒有?這座橋的十分之二在這屋,所以這屋當然漂亮。

後來國民黨跑去民進黨家,四處看了一下,國民黨驚訝的說:你黨產比我還少,為什麼比我家還奢華!

民進黨把國民黨帶到窗戶邊,指了指遠處的發電風扇,看到發電量了沒有?國民黨說:沒有啊,沒有發電啊!民進黨說:嗯,這就對了。

如有雷同,純屬那個巧合啊!
superbaba wrote:
不懂比較各國國民所得有什麼意義? 這是單一事件針對單一國家,各國情況本來就不同,難道各國文化環境都是一樣的?


這是各國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評估.所得高的國度容錯機率就比較高.
所以離岸風機是在歐洲先開發的.
當然,現在比這個實在是有點穿越了.
畢竟離岸風機已經發展快30年了(1991年丹麥有第一個離岸風力發電風場)
技術來說算是成熟了.不存在甚麼地方還要當成"新開發/新研發"新式,全新設計風機的高額開發費用.
僅要不要先簽訂合作備忘錄進行試水溫的實驗風機架構.
比如現在某個被甩的外商跟日本簽訂的就是這種玩意.
根本就還沒到談要多少錢收購的地步.連建構實驗風機要以多少錢收購其電力都還沒開始談!

至於文化不同的問題,你沒說我還沒覺得有差.
一說還真的是喔,台灣文化真是太恐怖了.
現在是2019年了,全球沒有躉購風力了,全部都是競標,因為已經30年的發展下來根本就沒有需要鼓勵廠商來大膽嘗試開發了.
隨時都有堅固好用的產品送到全球各個角落來安置!
真是太恐怖的台灣政客貪污文化!

superbaba wrote:
而且大大可能不知道綠電未來首要是賣給使用工業用電的企業


當然沒這種操作,你誤會的很嚴重.
企業迄今仍然只有REC贖罪券可以買而已.
這當然也不是企業專屬.

superbaba wrote:
民生用電仍是以台電供應為主


不管哪種用途的電力,在台灣都是由台灣電力公司供應,除非有人自己架設發電廠來用.
比如台塑集團的氣電共生.
至於中南部很多中小企業自己架構屋頂太陽能.說真的是要多鼓勵他們多多架構,因為根據統計.
他們都是自用居多,但是,就是這個但是.......發電量低到跟沒有沒兩樣.
講比較白一點的就是加減用!

superbaba wrote:
主要是彌補工業碳排放問題

想補這個最好是從國內另外兩個大汙染源下手.
第一就是:火力發電
第二就是:汽機車排放
現有的狹義再生能源是幫不上忙的.
廣義再生能源一直被全球的科學家強烈呼籲中,能有效的抑制溫室效應就是靠他了.
沒錯,就是核能發電

superbaba wrote:
電業法越來越開放是事實,未來台電也不再獨大,會有更多廠商加入競爭行列,到時對我們是利是弊還有很大討論空間


我想你肯定沒看過電業法是啥.雖然我也是看過才覺得DPP莫名其妙的將他搞成要修改過才能開放台灣的電力市場.
大致上跟你講一下電業法講啥,講得是電力公司的社會義務跟行政規範之類而已.
沒有甚麼將他改開放點就能怎樣怎樣的奇妙說法.

再來.你是多看不起台電啊?你肯定不知道他是世界銀行評比在電力取得這個項目當中連續三年取得第二名的超A+電力公司.
當然,這個殊榮只到2018年而已,(退步到第八名).主因就是蔡英文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
另外,能跟台電競爭的電力公司(世界評比),清一色都跟台電一樣,都是公營的.
仍然保持第一名榮耀的韓國電力公司更是獨佔韓國市場.

至於有所謂電業自由化的國度.其國內的電力公司都表現得很糟糕!你哪來的自信啊!?我真的很懷疑!

總之.再不支持核能,大夥就一起等死吧,差異就只有在18層還是16層待遇而已!反正真要有末日審判那天.不用懷疑.
身為全世界平均碳排放是全球人均3倍的台灣人,注定下地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這是各國對風險的承...(恕刪)



哈哈哈,我想無須多爭了,從字裡行間就看得出大大強大核電主觀意識,所以被扣上什麼東西也自然不奇怪了,我也沒說過看不起台電,不曉得這個認知從何而來,針對綠電首先販售工業用電企業這點談的是未來,你相信也罷不信也罷,未來政策會說話,另外,核電本該被支持,但綠電同樣要被支持,這個前面都講到爛了,不過大大可能非核電不用了,所以我們就各自擁抱支持的理念即可,但我一直不理解大大把離岸風電當作單一商品模板,認為所有地方皆使用同一模板套用即可,這邏輯蠻奇特的,離岸風電很明顯就是需要配合地形、風向作調整,照大大說法離岸風電才會成為毒瘤,因為根本沒有量身訂做。
關於電業法,主要是要表達電力市場未來將開放,但這點有利有弊,討論空間還非常大。但大大似乎完全不認同開放自由化市場,不曉得是不是過於悲觀主義,還是只想走保守路線老路? 我想從大大的文字間已經流露出來了~
superbaba wrote:
哈哈哈,我想無須多...(恕刪)


因為他本來就是啊,不然哩?開發30多年了開發假的?
你當一樣從零開始的越南風場跟美國風場能競標開始低於台幣3元的價格是哪來的!?

其實我周末看了一下沃旭的台灣離岸風力考察資料
確實評估下來沒有5.8會賠錢.
台灣離岸風力有幾個風險.
實際面:
1.台灣海峽風力不穩定,太強跟太弱.畢竟台灣不是信風帶.
2.台灣海峽深度造成施工困難
3.台灣海峽確實會有摧毀風機的強風.(維修費用)
也就是說,甚麼台灣有全球最棒的風場是騙人的謊言!
政策面:
台灣政府要求在地採購.輔導相關廠商還有產品要檢驗等等的相關費用.

光實際面,他們還有能力處理.就光後面這個政策面的變數太大.
但也很好笑,就全球都是工廠的角度去看,難道就有一樣都是LV包包,在巴黎生產跟在越南生產就有品質差距的問題?
當然不,輔導幫忙當地的廠商,供應商就近供應本來就是成本考量.這本來就不應該是當地政府要考慮的事情,而是廠商自己的事情.
也就是說根本就不用將這個列入躉購價格考慮!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躉購制度,而是廠商出價來競標!

此外,我不是核能本位主義,而是電力需要穩定供應主義.
只要有任何能源能24小時365天穩定供應而且零汙染零排放.我都支持.
只是目前只有核能辦得到而已.
沒有大量的核能當基礎,發展甚麼鬼綠能的都是用口號在騙錢而已!
這點連德國都是!他依賴的就是法國的核能!
台灣當然也是能如法炮製啦,拉條台海電纜,依賴中國的核能也可以!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