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wave18 wrote:
所以韓如果搞不出來...(恕刪)
韓搞不搞得出來我不知道,那柯皮四年兩萬戶公宅搞出來了沒?

nwcs wrote:
你是要確定一定會賺錢之後才幹?
那你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因為等你確認完還沒開始做,人家早就做完了
選舉和股票一樣,選的是一個希望和願景,沒在包贏的,選民也不會抱這個不切實際的期望,頂多就4年任期到再來搏杯一次.
而且我上面說了,公共建設用意不在本身賺錢,不然照你的標準,也不用造橋鋪路,火車高速公路也不必蓋了,因為這些本身都注定是賠錢的,而且台灣公部門有個很好玩的慣例,那就是不與民爭利,會賺錢的都優先給民間承做,那些賠錢貨都是政府自己撿來用納稅人的錢來幹.
雖說如此,也是有一堆政客藉機上下其手,包工程賺價差,2兆風電和上兆前瞻,我就是把他歸類在此,最有名的應該是台中龍龍的千億元一人海水採礦,真的是國際性的大笑話.
拜託別再用賺不賺錢來衡量這個摩天輪,還是改成愛情產業鏈,比較能讓人了解他的本質?
chih_haohung wrote:
但目前高雄市的財政 負債接近3000億
任何公共建設/交通建設 一定要精算實質效益, 否則韓國瑜選前的政見就是要解決這近3000億的負債, 不是背道而馳
愛情產業鏈能產生多少實質效益, 工作機會會多少, 薪水會是多少(這才是關鍵)
高雄不缺工作機會 而是薪水比起北部來說差了一大截
搞了一大堆工作機會 但都是低薪的, 北漂青年也不會回來啊, 更別說台灣首富了
nwcs wrote:
這和公共建設一樣,要靠周邊效益來彌補
例如它本身所帶動的經濟活動或房地產
討論本身賺賠其實意義並不大
或是說並不了解觀光產業
就好像有人說韓國瑜目前搞的都是小兒科,不如搞其邁的高科技,才是發大財高大上,但很多人忘了高雄縣區是農業縣,你先把市民餵飽了,再來做更高階的投入和轉型甚是提升,是比較實際的做法,而且也沒說這2者不能併行.
事實上韓國瑜是先投入自己比較有把握的農產品行銷,這也是他最人民的政見承諾,但另一方面他也沒拒絕科技業的投資,高雄長庚醫美,華邦電子IC,鴻海軟科..其實也都同步在進行,就拚經濟這一塊,他大概會比總統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