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空氣品質官方數據疑點大揭密

數字遊戲而已
石帝霸 wrote:
原題: 政府讓空氣...(恕刪)
不是我喜歡吐你,錯誤的統計方法得到錯誤的結論,講再多次都不會變成對的。

我幫你做過萬里,基隆同站回歸的比較



給過你線性方程式


美國因為是大陸型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所以回歸測值不線性,所以需求採用多項式或其他運算方法,但是台灣本身就是線性關係,根本不用多複雜的回歸方程式。



檢驗環保署自動手動方法的論文很多,隨便拿一篇






隨便一篇論文就打趴你的同站回歸不準確的論點。






至於線性回歸的規範,啥slop 1+/-0.1,你真的有搞懂人家在幹嘛嗎?
hareluya6510 wrote:
不是我喜歡吐你,錯...(恕刪)


真不懂你為什麼喜歡自打臉
以下黑字是你的回文, 我直接用藍字回答。

--------------------------------------------------

不是我喜歡吐你,錯誤的統計方法得到錯誤的結論,講再多次都不會變成對的。
.數據&標準都是來自於環保署,slope/intercept也是環保署算的官方數據,所以你是指控環保署用錯統計方法囉?

我幫你做過萬里,基隆同站回歸的比較
我做了2014/01~2017/12整整4年總共76站的,你算兩個站一年的資料就想吐我槽? 會不會太混


給過你線性方程式

美國因為是大陸型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所以回歸測值不線性,所以需求採用多項式或其他運算方法,但是台灣本身就是線性關係,根本不用多複雜的回歸方程式。
台灣的季節沒變化? 不影響測值結果? 繼續往下看你自己貼的

檢驗環保署自動手動方法的論文很多,隨便拿一篇
這也是你自己貼的圖, 藍色虛線(或是直接看灰色"相對誤差"也行,藍色虛線容易被紅色蓋掉)就是season pattern..夏天高估,冬天低估, 該不會你看不懂吧? 真的是相關科系畢業的嗎? 老師會哭哭的


隨便一篇論文就打趴你的同站回歸不準確的論點。
至於線性回歸的規範,啥slop 1+/-0.1,你真的有搞懂人家在幹嘛嗎?
你貼的文出自"空氣中細懸浮微粒手動及自動檢測方法比對規範公告資料.pdf", 你自己貼的文自己都不看的嗎? 自己算算環保署2017的回歸式, 有幾個符合環保署自己的規定的






以前本來不相信, 今天我信了, 原來真有人喜歡自打臉的


石帝霸 wrote:
真不懂你為什麼喜歡...(恕刪)




這張圖的意義在哪?看不懂嗎?
季節性的變化造成的誤差程度,在線性方程式的做圖以及R square就告訴你了。
事實上,不管是用何種fitting curve,誤差都會存在,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加入越多參數或可以改善這個誤差,但是這也會讓整個方程式變的過於複雜,甚至於過度反應某個因素。

至於你整理多少測站,很抱歉我沒興趣知道,我知道的是你提出有問題的測站,在同站回歸的準確度上,就是標準的錯誤統計法,同樣的自動手動做圖,能做出一個張飛一個岳飛,那肯定有一個人的統計方法有問題。我拿的出論文佐證我的統計方法,你能嗎?




環檢所標準檢驗方法後面附的,不是自動測站與手動測試的回歸規範,環檢所只負責檢驗方法。回歸方程式的規範來自環保署。

那環檢所附的倒到底在幹嘛?它不是寫的很清楚嗎?檢測儀器測試規範。不懂?
賣PM2.5檢測儀器的設備商很多,每一家的測值都能拿來回歸成手動測值,並成為具有計算為AQI的指數嗎?答案是不行。
這些儀器要具備這樣的資格,講複雜點就是通過儀器測試規範,講簡單點就是通過認證。
標準檢驗方法後面檢附的,就是一台儀器要通過認證的規範,懂?




這段話現在有看懂了嗎?

打臉?哈!
hareluya6510 wrote:
這張圖的意義在哪?看...(恕刪)


你早上貼一篇文自打臉,晚上又貼一篇文求我打你臉,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啊
叩叩叩,你好。
這裡是麥當勞歡樂送,請問您家水表在哪???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william9688 wrote:
政府或其他人的數據都是假的...(恕刪)


您這句話說對了,尤其是李應元署長.嘴巴吐不出實話來,無能至極,浪費納稅的錢,該滾下台

中南部空污較嚴重 李應元:因機車數是台北的兩倍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09042




石帝霸 wrote:
你早上貼一篇文自打...(恕刪)


原來貼環檢所首頁就叫打臉啊
還是你還在找這份



然後貼標題要來打?
內文可要仔細看啊,別自己貼打自己臉喔。

石帝霸 wrote:
我早已拉黑他了,眼...(恕刪)
我也黑了他,眼不見為淨,心也不煩。
人民強烈的感受,政府不敢、不肯面對,只會修飾和髮夾彎欺瞞百姓,讓人看不下去。
hareluya6510 wrote:



原來貼環檢所首...(恕刪)



以前以為你有料,可惜是場誤會。


一下扯美國是大陸型氣候、台灣氣候比較單純、回歸式不用像美國那麼複雜⋯,結果貼了一篇證實台灣測值也受四季影響很大的論文來自打臉。


被糾正之後不僅一字檢討都沒有,立刻厚顏另闢戰場試圖轉移話題,結果環檢所根本就在環保署轄下,按你上篇廢文所言,檢驗歸檢驗、發布歸發布,那麼是檢驗身體健康的?還是政府錢太多不知道怎麼花?


想起一句笑話:「只會估狗、不如餵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