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鄧小平南巡的意義? 90年代的中國,是不是真的很窮?


台灣向後退 wrote:
所以後來國企倒一堆...(恕刪)


国企成片改制垮掉其实对于南方影响并不到,主要是北方,尤其东北影响极大,乃至东北至今经济不好还是当年国企改制的后遗症和政府乱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

过去中国的国企包天包地包山包海,一个劳动力的生老病死国企全包了,也因此那时候的国企有幼儿园,有学校,有医院,有电影院。这些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东西成为国企的沉重负担。南方因为私有经济和引进外资早,而且涉及面广,所以并没有产生东北那样可怕的下岗潮,甚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方还有过吃公家饭的国企员工或者政府公务员自愿离开体制的下海创业潮。也因此国企改制对南方影响并没有北方那么夸张。

政府很想把南方的经验复制到北方,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棘手问题那就是,让那么多下岗工人再就业搞三产——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谁来消费这些服务业的问题,结果陷入恶性循环。早在胡温时期就提出了振兴东北的口号,做法现在看来却如同智障:国家输血、政策扶植、经济过热、宏观调控、企业危机、国家输血、政策扶植、经济过热、宏观调控、企业危机……如此循环。等到政府不想输血了,东北的问题一下子全暴露出来了。

台灣向後退 wrote:
1990年代那時對...(恕刪)


你可以说中国有些地方还非常穷,无论你怎么描述穷都可以,但是别拿茶叶蛋作为参照物,因为你在羞辱所有中国人的智商。
一个段子:

毛主席:“人民能吃饱饭了吗?”
我们:“都吃多了,减肥呢!”

毛主席:“资本家还存在吗?”
我们:“生意都做到外国去了!”

毛主席:“钢产量超英赶美了吗?”
我们:“唐山市的产量都超过美国了。”

毛主席:“跟苏修的论战赢了吗?”
我们:“他们自己解体了!”

毛主席:“帝国主义打倒了吗?”
我们:“我们自己就是了!”

毛主席:“那我的文革呐?”
我们:“闹到美国去了!”

hunterwaye wrote:
你可以说中国有些地方还非常穷,无论你怎么描述穷都可以,但是别拿茶叶蛋作为参照物,因为你在羞辱所有中国人的智商。

放心,這種無知言論羞辱不到別人。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台灣向後退 wrote:
至於有人提到茶葉蛋,對岸到今天確實還是有些地方每天吃不起一粒茶葉蛋,我可不是說笑的。

你這種論述
也很適用與台灣某些低端角落
尤其是在寒冬季節
因為沒錢就活活餓死、凍死
台灣新聞媒體的報導也屢見不鮮

中国这么大,他说的吃不起茶叶蛋的人口随随便便都能找出几千万啦。。。。官方定义的贫困人口还有四五千万呢。中国的贫困标准前几年的是年收入低于3000人民币。
不过这最后几千万要脱贫是真的很困难。因为都住在穷山恶水最不适合人居的地方。大概只能移民才有办法脱贫。

iantsai74 wrote:


你可能不知道的幾...(恕刪)


因為89年的事情剛落幕,
西方國家抵制中國,
鄧小平希望從經濟方面著手,
化解民間積蓄的不滿,
那時候新聞最常看到的,
就是對岸下崗工人的問題嚴重,
當時在西方的抵制聲中,
台資港資表現最賣力,
對岸最該感謝的是蔣經國,
他在兩岸政策的開放,
適時地為對岸注入強心針,
九十年代的大陸其實已經比較好了.大哥大,呼機已經很多了.94年我就有自己的電腦了386.
香煙以外煙為主,良友.希爾頓.摩爾.很流行. 起先這些外煙不過三四塊人民幣.
好像是93年.突然香煙猛地大漲了近10元.
當然和台灣人的生活沒法比.

prettyguy wrote:
因為89年的事情剛落幕,
西方國家抵制中國,
鄧小平希望從經濟方面著手,
化解民間積蓄的不滿,
那時候新聞最常看到的,
就是對岸下崗工人的問題嚴重,
當時在西方的抵制聲中,
台資港資表現最賣力,
對岸最該感謝的是蔣經國,
他在兩岸政策的開放,
適時地為對岸注入強心針,...(恕刪)

你跟我讀的是同一本歷史書嗎?

1989年64後,中國才被西方抵制,在那之前中國跟西方關係好得很。但1989年的蔣經國還能『當時在西方的抵制聲中,適時地為對岸注入強心針』?他當時還在世?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ready1cn wrote:
毛主席:“那我的文革呐?”
我们:“闹到美国去了!”


幫更新:
毛主席:“那我的文革呐?”
我们:“闹到台湾去了!” .....
正腐助大家吃萊豬,配核食, 用心涼苦。>>>>>>>>> 大馬女子來台讀書被姦殺,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