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總統府春聯。前所未見!語意不通!

oaixuol wrote:
遠因
就是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大家都沒機會接觸台灣在地的文學。大家都是受害者。」並說「這些陣痛正提醒我們,認真研讀台灣在地文史,是刻不容緩的大業,與其口水橫飛,不如各盡心力,誠懇面對祖先遺留的文化。」...(恕刪)


好像也沒錯兒...小弟不知有賴和哩!...不過比較疑問:怎沒有用"台文"書寫...

不過:還是要怪...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oaixuol wrote:
說的真好!! 但是犯了國朝與倭人的大諱.... 君不見樓下的尚書大人髮夾彎了,點點點



自自冉冉爭議 台灣文學館長改挺總統府:值得肯定

..(上略)...對此,廖振富今早於臉書再度撰文表示,「身為台文館館長,雖然有自己學術上的看法, 但也尊重民間各種討論及見解…總統府此次節錄賴和醫師的詩集,一方面把台灣文學作品介紹給大家,一方面藉由賴和的詩句,和民眾慶賀新年,也值得肯定。」廖振富指出,「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大家對台灣文學這麼陌生?…遠因就是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大家都沒機會接觸台灣在地的文學。大家都是受害者。」並說「這些陣痛正提醒我們,認真研讀台灣在地文史,是刻不容緩的大業,與其口水橫飛,不如各盡心力,誠懇面對祖先遺留的文化。」..(下略)......(恕刪)

夠機靈,文化部長或教育部長候補應該排到第一名了,恭喜恭喜!
king97878 wrote:
好像也錯兒...小弟不知有賴和哩!...不過比較疑問:怎沒有用"台文"書寫...
不過:還是要怪...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


賴和生平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一生剛好橫跨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出生彰化,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

◆出身民間,回到民間

賴和的出身沒有非常顯赫。祖父賴知因戴萬生事件(1862~1864年)起義失敗,心情鬱悶而嗜賭。但賴知強韌的個性,迫使他戒賭改學「弄鈸」,並以其技藝,改善家 庭經濟,購置田產,培育後代,其子賴天送(賴和的父親)還沒能受教育,成長後就以「道士」為業。賴和的祖父以「弄鈸」為業,父親又是道士,都和民間習俗有 密切關係,這種小傳統中的生活,深刻影響賴和幼年的階段,也使得他從小與民間有一體感。往後,賴和同情弱者,站在弱者的立場,是本性的自然流露,不全屬 於意識型態的層面。

經過賴家兩代的努力,從一無所有到成為地主, 才有餘力送賴和入書房唸書。賴和十四歲(明治42年,1907)拜黃倬其先 生,在小逸堂學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奠定他日後寫作的坦途。十六歲(1909年)考進台北總督府醫學校(後來的「台大醫學院」),杜聰明、翁俊明等,都是他的同班同學,蔣渭 水則是低他一屆的學弟。醫學校畢業後,就職於嘉義醫院,其間回彰化與王草女士結婚,後因無法容忍日本醫生和台灣醫生間的不平等待遇(台灣醫生薪水較少、也 不被重視),大正6年(1917)回到彰化開設「賴和醫院」,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1918年二月前往廈門,供職於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大正8年(1919)七月從博愛醫院退職歸台,在廈門期間已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大正10年(1921)十月台灣文化協會成立,謀台灣社會、文化之發展,賴和也參與其中、被選為理事,往後更投入講 演、《台灣民報》編輯工作;大正12年(1923)十二月因投入文化協會的活動,在「治警事件」中第一次入獄。

在「新舊文學論戰」中,他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大正14年(1925)「二林事件」發生後,十二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大正14(1925)年發表台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散文〈無題〉,15年1月1日發表白話 小說〈鬥鬧熱〉;昭和9年(1934),台灣最大的文學社團「台灣文藝聯盟」創立,賴和被推舉為委員長。昭和16年(1941)十二月八月,珍珠港事變當天,再度被捕入獄,約五十日,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 殖民地下被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沈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1943年一月三十一日逝世,行年五十。

賴和,終其一生,以醫術救治人的肉體,以文學剖析台灣被殖民的諸多面向,其文學作品採「寫實主義」的手法,啟蒙、左翼、抵抗性、反殖民、本土--皆可從賴和的文學 中窺見其身影,且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被譽為「台灣文學之父」。
來源-賴和文教基金會
king97878 wrote:
好像也沒錯兒...小弟不知有賴和哩!...不過比較疑問:怎沒有用"台文"書寫........(恕刪)

TfhC wrote:
賴和生平賴和(1894...(恕刪)

沒有用羅馬拼音寫台灣文學的,

一種就賴和這種, 會讀寫漢文, 漢詩的,
另外一種就龍瑛宗(1911-1999)這種, 因為成長於殖民的中後期, 一開始只能用日文寫台灣文學的,
龍瑛宗自學克服語言障礙, 七十歲出版首篇中文小說《杜甫在長安》(1980),
這種老兵不死的寫作魂其實相當了不起,






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

破除階級思平等,掙脫強權始自由



喜愛賴和的人對『自由』這兩個字應該不會陌生,我認為賴和的文學作品的靈魂就是自由、平等,充滿了對窮人的憐憫與對殖民者剝削的抗議。
總統府在被指出對聯有錯(當然,賴和基金會出版品的文字就錯了),理應向專家求證,而不是為了面子將錯就錯另外凹出一翻解釋。
至少,在我看來這對在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非常不敬。
oaixuol wrote:
說的真好!! 但是犯...廖振富指出,「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大家對台灣文學這麼陌生?…遠因就是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大家都沒機會接觸台灣在地的文學。大家都是受害者。」
「牽拖」的意思就是
東拉西扯的找一大堆理由來搪塞彌補自己的糗態或錯誤!
執政最頭痛問題 總統:網路假新聞
台灣讀書人在清朝學古典漢文(漳州音、泉州音、廈門音、客家音...);
台灣讀書人在日本時代學日文、古典漢文(台語音、客家音)、台語文讀音漢文、
台語白話音漢文。

賴和算是台語白話音漢文的先驅,他的創作有很多漢字借音,例如:

1926年賴和的<<鬥鬧熱>>:

快快快快(鑼的響聲,不知有什麼適當的字),銅鑼響亮地敲起來
,「到城裡去啊!」有的孩子喊著,「好啊,去啊!」「來來!」
一陣吶喊的聲浪,把孩子們和一條香龍,捲下中街去。......

註:
「快快快快」就是台語「快車」的「快」,賴和取其近「鑼的響聲」。

google:漢文 台灣 簡史
google:台語簡史

看賴和的文章不能用今日普通話/國語的漢字讀音來看。





skistosais wrote:
賴和算是台語白話音漢文的先驅,他的創作有很多漢字借音
看賴和的文章不能用今日普通話/國語的漢字讀音來看。
...(恕刪)


那你覺得自自冉冉幸福身如果是冉是借音來表達什麼?
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是自自冉冉
然後可以接幸福身跟歡歡喜喜相對
還是幸福身會發出台語白話音自自冉冉的聲音?
借音不是用在這邊的
辛苦了,

對了你的
skistosais wrote:
google舊新聞:中國南寧假投資, 台灣被騙百億。

思考重點:被騙金額追了多少回來?主謀有沒有抓來台灣審判?

思考完了沒?跟大家分享一下?
考慮到現在一堆人
"應該"寫成"因該" "既然"跟"竟然"分不清
一開始以為是把自在寫成自再
然後又少一橫造成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