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合理,但是可以想見,所有的物價又要全面上漲了。「因應運輸費用增加導致成本上升,所以不得不調整售價」......這麼喜歡加稅,怎麼不去調整那牌照稅呢?一堆車子的排氣量搞那種1799CC的,為何不改成每100CC為一個級距來課徵稅金呢?中華民國萬萬稅!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怎麼把隱性變顯性?...(恕刪) 如果我自己的2000CC 汽車來看,一年牌照稅是11230,燃料稅是6180,就單單算燃料稅好了,如果刪除固定的6180,改每公升汽油增加4.6元,我一年開8000公里,大約800公升汽油,我只要繳 800*4.6=3680元的隨油徵收燃料稅,這種好的政策,20年前早該實施了。
Snow wrote:雖然每年不用固定繳一大筆燃料費,但直接看到的就是油價變高 不養車的民眾應該會是最倒楣的一羣,油價大幅上漲後的通膨效應躲不過,包括計程車在內的大眾運輸工具漲價可能性逃不了.營業用車要求補貼的的政治壓力不可能全擋下,總稅收不變的原則,就是左手交右手,最後很可能會灌在燃料稅費率上.
以前馬英九執政時就有考慮廢燃料稅改能源稅了,根據賦改會研究報告,能源稅將整併現行貨物稅、汽燃費及石油基金,課徵標的包括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燃油、液化石油氣及核能,碳稅則再加上燃料油、煤炭及天然氣,未列入核能;開徵第一年,汽油每公升能源稅及碳稅合計8.96元,第十年則是26.15元,較現行稅費調升16.6元,開徵第十年,汽油每公升售價將逼近50元。物價上漲是最讓一般民眾擔憂的地方,如果可支配所得未同步成長,恐將影響到民間的消費意願,造成民間消費的緊縮。想省錢,政府不會讓你那樣好過的,呆呆的台灣人總是為有錢人省錢,像車庫有好幾輛車的再也不用繳很多的燃料稅了,又可以多買幾輛車了.
luzibin wrote:如果我自己的2000CC...(恕刪) 6180/4.6=1343公升/12月=112公升每月112公升*10公里=1120公里/每個月22天上班=50公里/每天通勤所以開2000cc車子的民眾只要每天通勤來回超過25公里,就比現行燃料費多,還不包括六日如果遠程出去玩。會付更多!現行吃到飽的不要,偏偏要按公里計費,嗯!開多少付多少,開得越多付得越多,這才是公平正義,使用者付費,燃料費不改,台灣不會好呀!
除了燃料稅改成隨油徵收,牌照照稅也應該修改,仿效英國改成以出廠認證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課稅。如果出廠驗證時排放量超過國家標準,應仿效歐盟以等比級數方式加收稅金英國汽車稅課稅方式https://www.gov.uk/vehicle-tax-rate-tables/overview歐盟對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規範與課稅罰額http://ec.europa.eu/clima/policies/transport/vehicles/cars/index_e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