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漢語落後不適合現代技術和媒體?


yobi258 wrote:
之前有個老外朋友 問我說

A隊大勝B隊 ==>A隊贏球
A隊大敗B隊 ==>還是A隊贏球

所以勝也贏 敗也贏 倒底什麼時候才是輸球

台語︰「哇丟系唔甲意輸 A 感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澳撕丁 wrote:
同樣一段話 英文只需中文一半篇幅就可以標達清楚

我寫同一篇報告 英文寫掉一張A4 如果用中文 就是要寫掉兩張

...(恕刪)


信口開河也不是這樣的吧?

如果是純數學、科學符號,
如1+1=2、 HCL ...等,
或是縮寫,如UN,
那我不跟你辯;
可一般用語上中文比起拼音式的英文更精煉,
這是美國官方科學機構都承認的事實--特別是數位化領域。

約20多年前,
NASA有1篇文章,
指出用電腦儲存文字資料時,
中文比英文更節省記憶空間.

英文是1個字母佔1個byte,
中文是1個字佔2個bytes,
而多數情況下,同樣1句話,中文使用的byte就是比英文少。

比方說︰
我是老師。(8個bytes,不計標點符號)
I am a teacher.(11個bytes,不計標點符號和空格)

我明天去台北。(12個bytes,不計標點符號)
I will go to Taipei tomorrow.(23個bytes,不計標點符號和空格)


英文比中文更需要簡體化,
例如experience簡為exp之類的,easy對照difficult差很多,
英文應該簡化字母8個以下,音節最多2個,
要節能減碳,中文繁簡字數一樣多不會變,英文簡體後書就會變薄很多,
英文的字母組合,科學部分較有邏輯但太冗長, 一般用語太過複雜與隨興,
中文字以部首分類,方便理解學習,這方面的優勢很明顯,

18世紀的軍事優勢創造了英文的優勢,20世紀創新科技是由英文語系創造出來的,
英文算是目前最強勢的語言,因為使用這個語言的國家世界最強,

現代技術和媒體傳承自英文,使用英文較方便,全轉換為中文會有隔閡,其他語系也是如此,當然是本國語言與英文並用,但這並不代表英文就是最好的語言,

至於中文,或是中國,還在復興中,國力強才是王道,
rexjian wrote:
信口開河也不是這樣...(恕刪)


你說的這部份是正確的 但中文的精鍊是有代價的

因為英文常用的單字就是硬生生比中文少了很多
本身一開始的詞語量就已經大不同

英文會用一個字 來代替很多意思 所以對新手來說比較好學
例如 幸福 美滿 快樂 都用happy來表示
彈奏 打擊 遊戲 播放 演戲 都用play一個字就好

而中文卻相反的 會用很多字 來代表一個意思 所以美感比較豐富
例如 山中的霧氣 用中文一個 嵐字就可以代表

英文如果學會2000字 基本上可以生活上溝通了
中文如果只會2000字 會非常的不夠用

不過語言這種東西 基本上使用的人越多就越佔優勢 也沒什麼高低之分
這是針對前幾位提及程式碼的意見 (若有不足請見諒)
----------------------------------------------------
首先, 中文 英文 德文... 等 我們平常用來跟別人溝通的語言都是歸類到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s). 而, "所有的"自然語言都是無法直接用來寫程式的! 因為他們都是un-computable.

而為什麼程式裡面會有 print(), show(), raise(), ....等的英文單字呢? 那些其實(很嚴謹的說), 不是英文單字. 他們只是被設定跟我們所用的自然語言一樣而已. 拿C來說, 他的語言包含{a, b, c, d, ...., 0, 1, ..., 9, -, +, @, ..... etc} 這些都是symbols. 而任何由這些symbols所組合成的字, 在C語言裡都是合法的. 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要用中文打造一個跟C語言一樣的電腦語言, 那麼, legal symbols就必須包括 {顯, 示, 寫, 入, .... etc} 但是, 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 今天 s 在語言裡可以組合 sprintf, show, switch, string...etc, 但是, 比如說, 顯 這個字他的確可以有非常多無限的組合, 但是, 有多少個組合是符合中文的語意? 我想大多數的中文單字他所能組合出來且符合語意的會比英文少. 這就是一個缺點. 因為以中文為基礎的電腦語言, 他的set of symbols就會比現今以英文語言為基礎的電腦語言多很多.

(語法跳過 - 因為C語言的語法 跟中文/英文語法是不一樣的東西)

以佔用的記憶資源來說, printf(); 佔了 8x9 = 72 bits. 但是以UTF-8(一個中文單字是 1-4 bytes)來說, 顯示(); 可最多佔用 (4+4)*8 + 1*3 = 67bits. 因此, 我們可以說 中文在這方面會有優勢(甚至可以只說 顯(); ) 因為中文的語意是'壓縮'過的. (我對unicode沒有很多的接觸, 有錯請更正)
(PS. 為什麼換算成bits是因為電腦在執行的時候是只有0和1)

最後, 最重要的, 我不否定中文能夠作為一個'科學'語言, 也不否定如果有時間和資源, 絕對有可能創造出來一個程式語言是由中文構成的. 但是, 值得嗎? 創造一個新的語言不只是語言本身, 還需要很多別的modules, libraries. 要不然沒有什麼多大的用處. 所以說啊, 我覺得英文只是佔了先機(早發展了一百多年...).

但是, 如果真的有一天量子電腦出現, 我想用中文來寫程式或許有那麼一點的優勢, 但是, 所有的library都要重新創造也是很痛苦的.


若(!有錯){ 請指教(); }


(如果有人想了解多一些有關一個語言是不是能夠用來運算, 可以多讀一些 Formal Languages and Computation, Automata Theory, Turing Machine 裡面有很多數學去證明是否能夠用來運算, enjoy!? lol)
沒有人否定中文的藝術性及文化性,

在下也不是從英文觀點來看, 純就標題所言,

中文在現行的數位時代, 無法有效率的儲存及使用, 比英文效率差,

最明顯的差別在於 英文版的 WINDOWS 和中文版 WINDOWS 的速度差異.

在早期的 DOS系統更加明顯, DOS下使用中英要進 中文系統 (那時有倚天, 國喬等等)

進中文系統就是繪圖模式, 比文字模式效率差很多,

英文用1個BYTE (ASCII)即可表示所有字母, 中文1個字要2個 BYTE,每個中文字都要建立字碼, 及字型檔.

相較起來, 中文的儲存及使用比英文效率差很多,

不可否認, 我們使用中文習慣了, 對一個中文字能表達的意境都有體認,

中文的文學家也都用詞精簡, 但用詞精簡就會造成各自解釋, 所以中國的文字獄也是層出不窮.

我無法想像電腦是由中文為基礎發展的話, 在那個資源(RAM/CPU/MEMORY)缺乏的時代, 要如何解決...

StefanL wrote:
最明顯的差別在於 英文版的 WINDOWS 和中文版 WINDOWS 的速度差異.

在早期的 DOS系統更加明顯, DOS下使用中英要進 中文系統 (那時有倚天, 國喬等等)

進中文系統就是繪圖模式, 比文字模式效率差很多, ..


之前有網友貼了這篇擺脫不了的一隻手

原本日本研發出很好的漢字電腦系統,美國為了避免讓亞洲人取得先機,用經濟制裁的方式,強迫它消失,把市場讓給DOS,WINDOWS~~
VincentLu1021 wrote:
沒有人否定中文的藝...(恕刪)


英文用1個BYTE (ASCII)即可表示所有字母, 中文1個字要2個 BYTE?

問題大部分有意義的字

都非一個英文字母



常常一個中文字的

對嗎?

StefanL wrote:
這是針對前幾位提及程...(恕刪)
因為現今的電腦與程式編寫發明人都是使用英文體系啊,
如果發明人是華人或日本人,
整個方式會有不一樣的轉變。
漢字用在電腦上的確是有困難的, 如果電腦的指令都用漢字打會有多困難? 當然有人辯駁說用無蝦米之類還是可以很快, 但是那是要另外掛模組才能用的東西, 而且西歐字母則有原生的ASCII碼可以對應, 當要直接檢查整個memory dump時, 至少還可以直接知道內容, 如果是中文, 誰知道兩個BYTE組成的中文字是什麼?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