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人才外流第一!2成5出去就不回來了


銀行汽車借款 wrote: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恕刪)


每一段故事,有的很容易放下,有的卻如影隨形,讓有些人掛念、牽絆。

或許吧,那些前往外地打拼的台灣人,在享受經濟果實的同時,也失去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物也說不定。


akazawa wrote:
每一段故事,有的很容易放下,有的卻如影隨形,讓有些人掛念、牽絆。

或許吧,那些前往外地打拼的台灣人,在享受經濟果實的同時,也失去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物也說不定。


不要活在過去,請把眼光放在未來

脫台會失去什麼我不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留在台灣你會失去更多

沒錢、沒前途、沒生活品質、沒車、沒房、沒小孩…
人生要的不就這些嗎?

台灣當年靠著日治時代的硬體建設、美援、其他國家的戰亂
才造就那麼一次經濟奇蹟
但是現在就像宏達電(2498)的千元俱樂部一樣、回不去了
台灣當年的榮景也……回不去了
薪水才是主因,一點都沒錯,連養家都養不了
銀行汽車借款 wrote:
華人的儒教文化本來就不尊重專業
試問,月入六萬的水電工,和月薪四萬的經理,女人會挑那種?
資歷大於位階,位階大於能力
所以華人儒教興盛地區,代表著專制與壓迫,社會無法進步


別什麼事都要扯到幾千年前的儒家文化,(就猜到一定有人拿儒家文化來婊)
不然比我們窮又落伍的印尼ˋ菲律賓ˋ印度 等的,都不是儒家文化
他們為何這麼久了卻先進富裕不起來?菲律賓還全盤西化,他們不早就該成亞洲最強國家了?
新加坡雖然很專制卻是東亞最富裕&最清廉?你說儒家超重的日本韓國都不尊重專業嗎?他們都不進步?

你說的在意位階的女人又是指所有儒家地區女性?別以偏概全好嗎?
如果台灣檢討自己都只會千錯萬錯都是中國文化思想害的(跟中共文革想法一模一樣),那台灣真的也活該等著沒落吧

不然公投全面西化也行,這樣說不定台灣就能超英趕美了呢最好連島名都西化更好~
西化會不會進步,我不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不西化、堅守儒道,會毀掉更多國家
中國史上被儒教毀掉的國家太多了

t19871104 wrote:
你說儒家超重的日本韓國都不尊重專業嗎?他們都不進步?


儒教極重的南韓,最近的掘起只是偶然,傾全國之力才勉強讓經濟有起色

你知道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就廢佛毀儒了嗎?
銀行汽車借款 wrote:
儒教極重的南韓,最近的掘起只是偶然,傾全國之力才勉強讓經濟有起色
你知道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就廢佛毀儒了嗎?


我查到的資料只有寫 日本廢佛毀釋,

請問當時也一併毀掉儒家思想嗎?
謝謝


自問自答

我查到了
「历史6 明治时代
   进入明治时代,1885年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下达了禁止儒教式道德教育的命令。但受宫中保守汉学家的影响,还是引进了教育敕语等儒家的忠孝思想,得到了奖励。 」
儒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http://www.qingdao.cn.emb-japan.go.jp/cn/publicrelations/index_150529_1.html
2015年5月17日
日本国驻青岛总领事 远山茂
好文分享
不過那句「甘願下嫁」就免了
凸顯台灣人觀念的可悲


中國時報  三少四壯集 人間咖啡館   920615

職人願望

長大了想當什麼呢?日本的第一生命(壽險)對全國的小學生做了調查,結果男孩最想當「學者、博士」,其次是足球選手,長年居第一位的棒球選手已經退居第三位,然後第四位是「料理人」,第五位是「木匠」等,女孩子則連續六年排名第一的都是「料理人」,男孩子的志願是受到日本連續有人拿到諾貝爾獎的刺激以及日本舉辦世界足球盃的影響,除卻這樣的因素之外,也顯示日本人對於職人(師傅)尊重以及嚮往可以說是愈來愈有增無減,年輕人在一種製作的「藝」之中覺得埋頭一生而從其純粹中安身立命。

 日本人對於「職人」的歆羨,其實大概是日本與亞洲這些同樣受儒家影響的國家最不相同的地方,因為在中國文化中,這些師傅專注的東西通常都被認為是雕蟲小技,不足一顧,但是日本人覺得職人的技巧以及精粹中都充滿洗練之美以及知性的冒險,這些職人是真正承擔日本文化美的黑手,而且職人的範圍不僅是一些江戶工藝,而是包括現在備受矚目的麵包、蛋糕、壽司、拉麵、雞尾酒或是園藝等,不僅是精密機器、餐飲手藝等甚至各種學術研究或是藝術表演,有成就的人都自己承認或自讚自己是一種「職人藝」,「職人」是至高的價值的展現。

 日本獨特的執拗的美、細緻的美,其實就是這些職人所培養出來的,職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自尊以及講究,對於使用的道具以及材料講究,有濃厚義理人情,所以作品具有巧心而且貼心,然後對錢不執著,是無可救藥的老頑固。

 因為很專注、很純粹,所以職人氣質是非常迷人的,許多師傅其貌不揚,但是居然都娶到了天仙般的美女,這些美人妻都是說因為讓職人氣質所魅,所以甘願下嫁;最近日本很有名的搞笑諧星內村光良與朝日電視女播音員的德永有美鬧緋聞,在此之前也有多位共演的女播音員都愛上他,其實這也是因為日本的搞笑諧星有很濃厚的專業意識,所以在錄影前後都很認真地協商、排練,因此這些美女都對他肅然起敬,發現他「並非僅止於搞笑,而是不折不扣的職人」,這種關係好像是電影導演與女星之戀吧!男人真的是在全神貫注時最為吸引人的,日本人所謂男人的美學大概便是這種專注的精神吧!日本《泥河》、《死之棘》導演小栗康平最近與許多日本男人一樣迷上打蕎麥麵,因為蕎麥麵要打均勻很不容易,與打烏龍麵用蠻力也多少能成事不同,有各種講究,如小栗說的「講究之中有男人的美學吧!」職人藝有讓男人足以自迷自戀的各種要素在,所以讓許多男人甚至拋棄既有的社會地位與收入真的開始學藝去當江戶玻璃切工師傅等呢!

 真的,想起來,日本連小說家也都說自己的創作過程像是職人般,不斷地蒐集材料,然後吸收融匯,再與自己的一些構想串連在一起,因此也都非常工整,小說中也幾乎沒有事實或是考證錯誤的,所以少有一瀉千里的大作,像是非常細膩的織錦絲絹的作品較多,而且像赤川次郎以前還一天都一定寫二十張稿紙(八千字)即使現在他也是稿子沒寫完不睡,這樣寫了廿七年,森村誠一則寫了四十年,他們也都自許是「寫作的職人」。因為是職人,所以所有的作品都會傳達出人的溫暖,感人的力量強大無比,或許因此許多日本作家筆下的壞人也都充滿人性而賺人同情呢!極端地說,日本的水泥職人鑽研不斷,結果用神祕土(硅藻土)而砌出會呼吸的牆壁呢!這些職人氣質也是今後日本社會發展唯一的依靠吧!

 好的作品被稱為是「手藝的極致」,是會冠上職人的姓名的,是可以流傳萬世的,所以像京都的和果子或是泡菜相傳數百年,職人認識自己的角色,不懈地努力而創出一個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時代,也因此日本人孜孜刻刻埋頭的傳統很深,那樣甘於當職人的表情,是日本人所特有的,職人們常說「能找到自己可以投入的對象,是最高的幸福」,這樣的職人氣質也讓日本人熬出許多讓世界共鳴、肯定的東西,除了動畫等之外,日本人已經曩括了世界麵包冠軍以及世界蛋糕冠軍,這些歐洲人傳統手藝已經都讓日本職人悟得精髓,甚至現在連義大利菜也都一樣,許多日本年輕人在十幾歲便去歐洲學藝,東京附近有四千家義大利餐廳,比羅馬多,許多義大利人都贊不絕口,甚至在巴黎復興法國傳統料理的「王樣」,是一位日本的偏遠的喜界島出身的吉野建。

 職人是師傅,是日本藝術的源由,日本的畫家自稱自己是「繪師」,中文辭典都將職人譯為「工匠」,而且中文的「匠」與「藝術家」簡直有天壤之別,因此大概小男生說自己志願當木匠,會被家長阻遏,而不會有人稱讚他「好酷呦!」,這時候我會覺得日本小孩還蠻幸福的,能盡情地做職人夢呢!
不回來的有部分是因為理念不同 鄉民不准他們回來的

小豬是個很好的例子

菜鳥一名 希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andy0617 wrote:
就是那位引用一堆謬誤資料反核的旅日作家嗎?
感謝分享,純推不下。


除了反核那幾篇以外
其他文章沒什麼問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