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彭文正辭《正晶現時批》痛批慈濟施壓媒體

感謝 正晶限時批的報導與說明 請貴媒體堅持媒體的公信力 及媒體監督能力 為台灣這塊渺小的土地盡點心力 感恩 , 文正 加油 加油 人民支持您 !!

林沉恩 wrote:
我的觀點如下:
1)一邊開記者會,一邊施壓媒體老闆,要媒體配合演出「慈濟已退讓,大家到此為止」的溫馨劇。



單純的疑問

慈濟不做被罵,做了還是要被罵

這些人到底想怎麼樣??

當宗教團體把手伸進媒體搞掉主持人時

網友應該抨擊的是哪個 很明顯不是嗎 ?




媒體 第四權

第四權是約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第四權所指的即是媒體、公眾視聽。源於西方「國民等級」(estates of the realm)的概念。傳統三個等級分別是神職人員(上議院中的神職人員)、世俗議員(上議院中的其他人員)和下議院議員。該詞的產生彙集多位思想家和作家的貢獻,包括埃德蒙·伯克、理察·克萊爾(Richard Carlyle)和19世紀《泰晤士報》的領導人亨利·里夫(Henry Reeve)。里夫在1855年10月的《愛丁堡評論》(Edinburgh Review)上撰文寫道:「今天新聞界已經真正成為了一個國民等級;甚至比其他任何的等級都更為強大」。

第四權的觀點認為,新聞界在憲法里擔負著一個非官方但卻是中心的角色。他有助於公眾了解問題、發表公共見解,因此可以領導和成為對政府的一種制衡。但是要達到這種功能,新聞界就必須獨立和免於受到審查。
林沉恩 wrote:
彭文正辭《正晶現時...(恕刪)


換台偶而瞄到大愛台 串場都是忍辱精進什麼鬼的 可能是內部人真的都很火大了
你看這兩個主持人的發言算不算是未審先判 媒體不公 用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挾媒體公器做鬥爭 丟掉工作還怪到別人頭上
最近炒新聞炒到一些電子公司創辦人身上來了 這些人真的要告不管多少媒體人都可以一起告進去
人要自掘墳墓起來真的很可怕 他們要是稍微想一下就會知道他們在跟這五十年來所有受過恩惠的每個人作對
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的

kjbi587 wrote:
慈濟不做被罵,做了還是要被罵


俗話說: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真的覺得委屈可以考慮解散,幹嘛沒事找事做?
林沉恩 wrote:
備受爭議的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近來引發各方熱議。政論節目《正晶現時批》天天在節目上邀請來賓討論慈濟,一路緊咬慈濟財務及各項問題,遭到NCC關切。今日慈濟主動撤回內湖園區案後,《正晶現時批》主持人彭文正在臉書PO文,表示「慈濟封得了壹電視,封不了我的口,更封不了社會大眾的悠悠之口」,也對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記者會4點聲明,提出7項觀點,要求慈濟做出回答。(恕刪)


看過幾次

走鄭弘儀路線

結果居然還是教授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第四權的觀點認為,新聞界在憲法里擔負著一個非官方但卻是中心的角色。他有助於公眾了解問題、發表公共見解,因此可以領導和成為對政府的一種制衡。但是要達到這種功能,新聞界就必須獨立和免於受到審查


感謝你古狗到這段。

第四權指的是媒體,更正確來說是「新聞媒體」。

如你所言:他有助於公眾了解問題、發表公共見解,因此可以領導和成為對政府的一種制衡

一般常聽到人家喊新聞記者是「無冕王」,
就是因為新聞媒體和記者有監督政府的責任義務。

但我也認為,這解釋應該要擴大到公共議題的領域,
這次的慈濟保護區議題,
我認為就是公共議題,(因為他不是政府單位!)
的確應該受監督批評指教。

然而,當記者或媒體心中那把尺失衡時,
大量、片面、武斷式地強調單一立場的資訊,
卻又無指控違法的實證,無平衡報導,仍不斷放送時,

這就是一種新聞操作。

簡單講,就是他們在往死裏打。

藉掌握媒體發語權行新聞操作之實是可恥的,
所有學新聞和傳播的都懂我在說什麼。


yymmrr wrote:
台灣的電視台參考的收視率報表都是AC Nielson提供的...(恕刪)


既然講到 AC Nielson
不得不提一下 1 月份的新聞

最新上市的《周刊王》報導,台灣電視收視率調查長期由美商公司尼爾森壟斷經營,學者比對分別由尼爾森和系統業者凱擘所調查的結果,讓人懷疑尼爾森在收視率上是否刻意護航綠媒。連政府都看不下去,想要另作調查,導正這股亂象。

民視收視 差距懸殊

尼爾森的調查樣本數僅約1,800戶,樣本戶指稱,尼爾森會贈送禮券、油票作為回饋,被質疑收視戶以中低收入居多。凱擘所屬的系統台約有68萬數位化用戶,以其回傳的資訊進行統計,算是頗具參考價值的全台普查性資料。

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針對50∼55台6個衛星電視新聞頻道,對比調查數據,發現以去年5月19日20:00的每15分鐘收視率為例,尼爾森的排名依序為:TVBS-N(2.13%)、年代(1.87%)、三立(1.84%)、東森(1.72%)、民視(1.47%)、中天(1.02%)。

另一份由凱擘針對相同頻道與時段的每15分鐘收視率調查,排名則依序為:TVBS-N(2.00%)、東森(1.80%)、三立(1.19%)、中天(1.13%)、年代(1.05%)、民視(0.83%)。

張善政:樣本數應擴大

眾所皆知,民視、三立和年代的言論立場,一向被認為對綠營友好,業界質疑,難道尼爾森沒有偏袒的成分嗎?究竟是尼爾森的調查方法有問題,還是凱擘的數位收視戶不愛這3個新聞頻道?賴祥蔚認為需有更豐富的資料來解讀。

2013年3月,現任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在政務委員任內就曾主導成立「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室」,試圖打破長期由美商獨霸收視率調查的局面。張善政當時就強調,尼爾森調查的樣本數太少,在未來數位匯流時代,尼爾森必須想想如何把樣本數擴大,行政院才會考慮採用。

針對學者的質疑,尼爾森回應,兩者研究方法不同,無法比較。尼爾森收視調查個人樣本分布,大專教育程度占41%,家庭月收入15萬元以上為10%,目前台灣官方並無針對家庭社經地位分布普查統計資料,可供研究單位進行比對,不能認定尼爾森調查偏向社經地位較低的用戶。



從以前就覺得這個節目不管是議題也好

還是來賓包含主持人自己的言論都相當偏頗

經常是在假設之中再假設

很多討論的東西都是無憑無據的也能吹個半天

主持人將自己膨脹成自以為代表所有的人

隨便在節目上打通電話給人

不管對方是否有空就硬要對方給你採訪

採訪禮節都不懂嗎?

真以為自己是王嗎?


終於這個節目要下台一鞠躬了!

真是謝天謝地! 天佑台灣!





gatewaya wrote:
既然講到 AC Nielson...(恕刪)



啊...樓會歪掉喔....管妹歹勢啦...

的確有不少學者認為AC Nielson的取樣有討論的空間,
但很現實的是,
現在台灣的媒体都是參考他們家的數據。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