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歐美改的稻米能種改的小麥呢? 小麥和稻米尚無合法的基改作物倒是大陸可能已經淪陷了, 以前實驗後未處理乾淨;導致市售稻米可能很難分辨是否基改作物先前有人想在菲律賓試種基改稻米, 結果是被人放火燒掉
從人類有農業以來就已經在用基改作物了只是古代是直接把好吃的作物跟耐氣候的作物互相配種配成功了就繼續種只是現在可以不需要使用配種這種耗費時間的方法可以直接使用基因技術把可以強化作物的基因修改進去只要這個作物種出來、是對人體沒有毒性的就可以吃所以實在是搞不懂一堆人在反甚麼基改作物
橘子紅了 wrote:所以實在是搞不懂一堆人在反甚麼基改作物 "傳統自然雜交篩選"怎麼可以與"動物、植物基因混亂交換來改變植物性狀"混為一談?歐盟力擋中國BT63基改稻米入侵歐陸,難道是反應過度?基改法律,依循歐盟規定就對了。註:中國政府並未批准種植BT63基改稻米,但已失控。最後變成台灣的軍中伙食或營養午餐,我看也是遲早的事。
橘子紅了 wrote:從人類有農業以來就已...(恕刪) "育種"跟"基改"是兩回事!以下例子簡單的來說:育種(雜交): 白人+黑人,或是黑人+黃種人,同物種之間交配,生出來的都是人!基因改造(轉殖): 將豬的基因殖入人體,將不同物種基因轉殖,那就不知道是豬還是人!
sean1972 wrote:美國出口都標飼料級了...(恕刪) 不是這樣吧…在CBOT的大宗原料採購單上,黃豆應該只有分級(一級豆、二級豆…),而沒有分食品級或飼料級,一般台灣的公司是買大宗黃豆進來自行精選,但若向美國的食品公司採購已精選過的黃豆,當然只能以食品的名義報關,也就是國內所謂的食品級,但原料的來源也是一樣的啊…
kolovos wrote:"育種"跟"基改"是...(恕刪) 植物對植物間的生殖隔離不像動物這麼絕對,要不然對超級雜草的問題就不會這麼謹慎。另外物種間相關性越少,基因的預期效果越不可確定,拿動物的基因轉殖到植物中本身就是捨近求遠,科學怪人式的謠言就別信了。育種本身就只是比較慢的基因改造,完全獨特的基因本來就很少,很多都是同一段的不同版本造成的不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