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4B進彰中會不會是原住民保障名額?今年阿里山國中的學生都進入公立高中(非全是嘉中),除部份學生是原住民身份,所有學生的多元學習分數都是滿分,因為學生少,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校外比賽活動,這部份變成優勢。12年國教後,擠大校、大班會讓學生吃虧。至少要當幹部就排隊排教久,更不用說代表學校去比賽。
教育部大方向是對的,現在應該是過渡期,一個好的制度不是為10%的會讀書的精英設計的,而是至少為70%的國家未來棟樑所設計的。在這種社區化高中的演進下,並無所謂的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的問題。大家關念要改變了。
現在的國中是社區化,經過三年後,會讀書的依然會讀書,這些小孩一開始也沒跑去私立國中。想讀書的留在社區高中會有更多的讀書時間。甚至還可靠繁星上去。社區化不是去明星化,給孩子更正常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小孩以後的人格發展。家長要學習放開以前的思維,社會才會進步。
ellon wrote:這樣成績好的和成績不好的混在一起.是好學生影響不好的學生.認真讀書.還是不好學生影響好學生.一起沈淪.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有影響嗎? 成績好就一定是好學生嗎?成績差就一定是壞學生嗎?
nungchao wrote:痛苦?試問如果改成大學聯考低分高就的學校是台大你讀不讀... 當然要讀如果讀不下去 以後再打算但有這種機會 你不會去讀嗎講什麼進去會很痛苦 那以後再說了10個人會有9個人進去念的不要再酸葡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