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年薪200萬「人生勝利組」,不如富二代

作者自己搞錯吧 只有富二代才是人生勝利組
之前台大畢業生情殺案 媒體也一直說人生勝利組
根本搞錯定義
ebola01 wrote:
年薪為200萬元的中高階白領已是民眾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沒錯 有一次我還為了這件事跟同事吵了一個早上
他一大早來就跟我說在網路上看了一個故事
基本上就是兩個同時出社會的人進了同一家公司
後來比較笨的人比較認真 當上了公司的高層
比較聰明的人比較混 過著吃不飽餓不死的日子
我就說 就算是真實故事 也是天資比較差的人運氣好而已
如果比較笨比較認真就會成功 那更聰明更認真的人怎麼辦?

INNOCE wrote:
很多勵志書籍卻是倒果為因
找到少數的富豪
發現它們都很"努力勤奮,正面思考"
就認為只要人人"努力勤奮,正面思考",就能成為富豪
忽略了其實一萬個"努力勤奮,正面思考"的人中間,可能只有一個會成為富豪
千篇一律的文
ebola01 wrote:
《天下雜誌》指出,台...(恕刪)
二百萬也未必是勝利組,還得看生活方式、開銷、有無負責勒

每年賺二百,吃喝、交際花了多少?房貸繳的錢?養兒養老婆?年紀多少、肝還新鮮嗎?

以上負擔都沒有還算的上手頭稍闊,但跟本看不到富二代的屁股燈!
像這種文章的整體命題就很弔詭。

什麼是「富二代」?這樣的人是憑空誕生?還是某種制度(自由社會、資本主義)運作下的產物?

「貧窮」與「富有」是「相對」或是「絕對」的概念?

文章中所說「年收入200萬」者仍比不上所謂富二代,那麼年收200萬者透過制度的保障,若干年後,其後代對比同世代收入較差者之後代,是否也成為文章中所謂的「富二代」?

僅著眼於「結果」,對於「整體」並無太大幫助。

那麼廢除我國民法中的「繼承」編,或是是消除所謂「富二代」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不是嗎?

ebola01 wrote:
《天下雜誌》指出,...(恕刪)


所以哩?怪自己爸媽沒出息?還是乾脆重新投胎比較快?

人生是自己的,一定要這樣比嗎?
這樣比來比去有就比較開心嗎?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標題所述一定是成立的,
西方也有一樣的問題。
記得去年也有一本【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就是這個課題的探討。

但社會上也有很多人,雖然錢賺得不多,
只以年薪/收入為標準的社會裡,未必被視為勝利組,
但他們活得開心活得有意義活得有貢獻,
無庸置疑地,他們已經是真正人生勝利組的一員了。

哪怕有人說這樣的看法只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
但越是被這樣調侃,更顯得他們越是偉大。

10元便當嬤

不一定要做慈善,每個堂堂正正,
每個不會傷害到他人地追求哪怕微不足到的小小夢想的人,都是勝利之人。
我們如果不學會這樣去看,只想追求那些虛榮的標準,
我們多少也傷害到了自己家中那麼認真在生活的家人。
富二代也是有用小豬撲滿跟很多年薪兩百萬、一百萬、幾十萬,22k的要錢的啊
合法但不合理、社會觀感不好
你願意嗎?
見仁見智啦
無恥的本丸又來了~還是一樣那麼噁心,比以前更玻璃XD

shakerain wrote:
像這種文章的整體命題...(恕刪)


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
所以不會有那種所謂貧富世襲問題
如果你現在不是富二代
那就請自己努力的創造自己成為富一代
教人勵志成為富人的書籍
千篇一律都是
"只要你努力加上勤奮,加上正面思考,就能成為富人"

這些勵志書籍絕不會說
"你要努力加上勤奮,加上做一些黑心事 事後再漂白 拿黃金 打通關 ,才能成為富人"

最後一行 才是真正要變成有錢人ˋ必須要會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