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zolin168 wrote:
不簽也不會死
可採取日本安倍經濟學的方式
只要台灣人願意拋開產業外移的心結
安倍經濟學,是可用的
假設,下次總統換民進黨執政
北京就會採取,兩年前對付日本的方式
中指一切政治經貿商務觀光活動
所以,如果民進黨高層們夠精明
現在就要有一套經濟政策模型
對外貿就是利用東協
為生產基地,向外輻射
對內,大力的解除國營機構的壟斷
引進外資持有民營化後的國營事業體
放棄補貼與開放進口農產品
不要去保護那從業人員約只佔就業人口5啪的產業
保護那幾啪的人口,就等同18啪的道理一樣
只有開放與放棄補貼,才能平衡國內的大宗食品物價
大幅度的放寬金融整併,政府不要管太多,搞什麼公公併
我還母母併哩,尊重市場機制,由市場自行決定誰併誰
這種政府下主導棋的併購方法,無疑是步入,2001年日本的金融改個政策的後遺症
其後遺症就是,雙頭馬車或是三頭馬車,山頭林立,誰都不服誰,派系彼此鬥爭挖蒼疤
陷對手於不義
例如像半則植樹的劇情一樣
台灣的金融產業人士包括政府,一直把服貿的金融開放當作台灣金融業的未來
其實,中國人才不會笨得讓你大賺人民幣
開放單一省福建可持股超過51啪的單一綜合銀行與設立村鎮銀行
這種開放宛如是給湯喝,而且還是有毒的
中國近幾年的錢荒與公司債違約風暴層出不窮,剛好這些可由你們台資來資助
那些,中國四大銀行做不來也不可能做的中小企業融資,也由台商來做
而不幸的,中小企業在擔保品與信用薄弱之下,其風險也越大
萬一發生金融風暴時,受害的是台資銀行而非中資
所以此時此刻金融業不是投資中國的時機
更重要的移民政策,也應該鬆綁,否則在10年台灣就步入現在的日本一樣
整個國家缺少活力
改革開放越大力,往後的成就越大
向中國頃斜不是台灣的唯一道路
況且中國猶如日正當中的太陽,接下來就是日落西山了
...(恕刪)
安倍經濟學已經快自爆了.......你還要台灣去用那個自爆經濟學?
媚中軟中但最愛台灣的辜老先生身家有60億唷
而且根據他的說法是賺中國的錢才是愛台灣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