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大廠東元積極佈局綠能,不只投入電動車,19日宣布已與國內幾家離岸風電開發商及國際知名永磁風力發電機製造大廠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承製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定轉子」原型機,為國內第一家取得發電機國產化的公司,讓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取得重要進展。東元表示,由於已簽署保密協定,並未透露合作夥伴名稱。而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包括2025年之前的發電機的定轉子原型機採購,也希望爭取2026至2035年累計釋出10GW的區塊開發商機。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不只要綠色電力,也要綠能「產業」,因此經濟部工業局積極推動離岸風電關鍵零組件國產化,而東元打入的發電機定轉子產品為風機系統的核心,是讓風機轉動發電的關鍵零組件。從陸域風機跨足海上風機,東元將代工發電機其實,東元很早就投入陸域風機製造,於2010年在中國內蒙風場豎立2MW風機並運轉發電,具備永磁式及繞線式發電機相關應用實績,此次則是進一步延伸到海上風電製造。東元表示,要做到離岸風電的發電機,除了發電容量加大外還有三大挑戰:一是考量海上風場維護保養不易,產品可靠度要求高;其次,風機掛在50多層樓高的位置,必須提高發電機的功率密度,體積要小、重量要減輕;第三,為適應台灣氣候環境,散熱能力也是重點。一旦東元電機生產的原型機通過驗證,並導入風力發電機系統廠的供應鏈清單,將成為政府推動離岸風電關鍵零組件國產化的指標。
stunmaker wrote:上緯官方公布的數據正確嗎? 你急甚麼?我有其他事要忙,等一下可以嗎?我記錄的是台電的資料,你要我回答上緯的資料是不是正確,是不是搞錯了甚麼?你有台電公佈資料的連結嗎?很快看了一下上緯去年一月的資料。去年一月有很長的故障時間,想用它來看容量因數大概是怎麼算的。有結果再告訴你。
01newbie wrote:我記錄的是台電的資料,你要我回答上緯的資料是不是正確,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風場是上緯公司所有,你不跟上緯公布的數據對照,要去對誰的數據?難道你家電費帳單不是跟台電電表對,而是跟台水或中華電信對帳嗎?! 你做了那麼多記錄,又不肯跟官方公布的數據比對,那究竟要做什麼呢? 能作什麼呢?
兆元商機啟動 離岸風電進入黃金10年2021-04-28 18:39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台中港方圓3公里的區域,是台灣政府精心打造的離岸風電專區,廠商投入上百億經費投資建廠,將生產數百支的離岸風電大型風機的關鍵零件,在海峽岸邊打造出台灣海上風力發電的綠能長城。包括永冠投資的輪鼓鑄造廠、天力離岸風電的葉片廠、世紀樺欣的風機塔柱工廠,在未來一年都將展新完工;接下來,國際風機巨擘西門子歌美颯、Vestas也在將台中港區,設立先進大型風機組裝廠,打造出一條龍供應鏈專區,正式開啟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建設的黃金十年。《財訊》採訪團隊走訪台中港區,站在緊鄰台中港的三井outlet,朝海邊望去,高達五十公尺的離岸風電基礎鋼座,正一支支地被超過百公尺高的吊車吊起,準備在岸邊試組裝;在台中港的另一頭,剛從歐洲載來的西門子歌美颯風力發電的葉片,約有六十支靜置在港區;不到兩公里遠的金豐機械廠區,也有五十支塔架的鋼柱庫存在旁。到今年底前,這些龐大的巨型零組件,都會運往台灣海峽,將有六十支嶄新的離岸風電機組,矗立在海上。施工人員正在一片黃沙漫漫中加緊趕工中,很難想像,在這個一開口就會吃到沙的地方,未來將成為台灣離岸風電上中下游零組件的製造重鎮。位於台中港的南碼頭廠區,有一塊比中正紀念堂大十倍的土地上,地形地貌已經出現重大的改變。重達五十噸的大型工程車正在廠區忙碌地整地載沙,堆起一座小山丘;走入工地,彷彿到了澳洲挖金礦的礦場。這是台灣永冠總投資七十億元的鑄造廠,預計今年底工廠完工,明年六月台灣第一套大型離岸風電機組輪鼓,就會在此製造。而距離永冠廠區不到五十公尺,就是離岸風機龍頭西門子—歌美颯在台灣投資的大型機艙組裝廠;再相隔一公里,世紀鋼投資三十八億元的世紀樺欣工廠,工廠H型鋼外表已經完成,未來台灣製造的風機塔柱就會在此製造。緊鄰隔壁的廠區,就是天力離岸風電投資二十億元的葉片廠,今年六月有機會打造出台灣第一套國產的大型離岸風電葉片。根據《財訊》報導,台灣離岸風電產業蓬勃發展的願景,正逐步轉變為落入大家眼中的真實風景,外界看起來似乎很平順,但其實得來不易。去年十月時,總統蔡英文接見各國離岸風電產業負責人與駐台代表時表示,期盼國際資金、有經驗的開發商、系統商與台灣廠商合作,共同打進國際離岸風電綠能供應鏈,台灣可以成為亞太離岸風電零組件的製造大國。離岸風電政策是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之一,2025五年離岸風電要達到五.七GW(十億瓦)目標。經濟部則預估台灣離岸風電整體產值逾1.5兆元,未來包含塔架、水下基礎、電力設施、海事工程,風機零組件等,將超過二十多家本土供應商受惠,將是台灣離岸風電零組件發展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