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熱、熱、熱」,今日「風力發電」0.28%!

台中要求中火減少燒煤發電囉~
小騙子的好棒棒風電,
終於要在夏季閃亮亮登場囉,
希望經濟部正視能源局數據,
勇敢的把中火關起來,
讓好棒棒風電有機會發光發亮!

啥?夏天沒風,風電少又不穩?
不能關中火?
豪洨!
小騙子的能源局數據怎麽可能假!?
一定是台電藏電!!
民進黨騙!騙!騙!錢到那裏去啦!合理懷疑是上下其手,不然為何會拼了命也要花大錢做風電呢!!!還說台灣是最大的風場!!!風到那去啦!!!騙子民進黨!!!

炒什麼炒 wrote:
20190703_0919...(恕刪)


20190704_1200

炒什麼炒 wrote:
20190704_1...(恕刪)


Po數據做啥,
Po給經濟部長看啊!
讓他關中火啊~~
不是風電好棒棒??
公視的政令宣導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發佈日期:2019年7月1日

https://youtu.be/6xBWGWy5Ug8?t
核一 拜拜了
7人的環保團體在抗議
嚇死人的人數
拆了核一廠然後再蓋燃煤電廠 到時農民的茶葉還可以喝嗎?
還是有茶葉了 肺腺癌了也無福享用了
stunmaker wrote:
你如果堅持用一個月一個月看,那核電廠換燃料棒的容量因數是零.
可是......核電廠每18個月才要換燃料棒,換完之後可持續以超過95%的效率發電。不知你最愛的離岸風電在大修完之後的發電效率是?

stunmaker wrote:
你要笑死誰啊?? 你就是個連41%的容量因數怎來的都搞不清楚的人,
居然好意思檢討我不審視本身的主客觀因素??
你連最基本...最基本的公開數據都不知道欸...
居然有臉先開口檢討別人??? 你要不要先從檢討自己開始??
首先,我可是依照你提供的數據來打你的臉。海洋竹南的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37.9%。
再來,如果你要提出說服人的理由,當然是要你自己提出數字、出處;怎麼還要別人搞清楚你的想法?這思考邏輯...不行啊。
第三,我把你所"能源局按照潛力場址風速推斷公布的平均值,然而每年風況不同,風場之間自然也不同"所推斷出的年平均容量因數=41%代入你提供的海洋竹南的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37.9%,得出一個海洋竹南在未來七月的月平均容量因數應該會是...(41/37.9)*11=11.9%的結果。這才算是審視條件。


stunmaker wrote:
1.就算只有37%跟德國,英國,丹麥比也不差,中國離岸風電多少?? 答案給你自己看.
喔,跟德國、英國、丹麥比也不差,就代表適合台灣?又來了又來了...不審視自己的主客觀條件,急急忙忙又要拖外國人下水。
stunmaker wrote:
2.夏天發電少不是不開發離岸風電的理由,只要風電發電總量越多,
減碳效果就越好,如果你還是看不懂沒關係,我轉貼請過客4112兄的話來教你.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我的老天鵝啊!夏天是用電高峰,但是風電發電少只好靠其他發電彌補;可是你主子現在可是要大力燒煤、燒天燃氣耶...你說這叫減碳?
啊,我知道了,你的意思就是冬天風力發電多,其他發電可以減少,這樣就減碳了。
這完完全全就是爸爸媽媽平均有一顆睪丸的概念。
iijima_ai wrote:
容量因數不是興建電廠的標準;興建電廠還要考慮能源來源的維持是否不易(天然氣存量國安危機 經濟部擬提高自備儲槽容積天數)
stunmaker wrote:
你看看,你又暴露對本地的條件完全不了解的醜態,沒關係我免費教你.
[延伸問題1]: 是否有足夠的儲存槽跟天然氣接收站?
答: 天然氣事業法修法,
2019年至2021年安全存量7天,儲槽容積15天;
2022年安全存量8天,儲槽容積16天;
2025年安全存量11天,儲槽容積20天;
2027年安全存量14天,儲槽容積24天.
那個......我跟你說興建電廠要考慮能源來源維持,你跟我講未來有足夠的安全存量。能源問題能像你這樣先蓋再說嗎?這種邏輯來討論能源議題,不覺得會誤國誤民?
iijima_ai wrote:
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燃油發電最髒)
stunmaker wrote:
火力核能懶人包MKII問題19. 請你好好做功課.
那個......我跟你說興建電廠要考慮是否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你跟我講認為「火力發電比汽機車的空汙多」這也是錯誤的講法。這就像人家說:行人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才安全,你回:坐公車比走路安全。這邏輯...不行啊。
stunmaker wrote:獻醜?? 核電換燃料棒時只有0算不算獻醜??
我講的是離岸風力發電在正常運作時,在2017/07竟然會出現11%的月平均效率;你居然提核電廠大修更換燃料棒的時候沒辦法發電。這邏輯...不行啊。
**************************************************************************************





用一些網路上的搞笑圖,目的不外乎激怒對方,使議題失焦,讓真正的重點淹沒在口水戰裡;再不然就是用這些沒有內容的圖片掩飾自己說詞的錯誤。

我們把問題拉回來...來,請你勇敢地告訴大家:你為何支持一個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不到40%,而且在最需要電力的2017/07,月平均容量因數竟然不到年平均值的1/3的離岸風力發電?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imhung wrote:
養小朋友有任何'錢...(恕刪)





你祖罵又沒小孩,也沒後代,關我屁事


沒票的事,老娘才不幹哩

當選拉
iijima_ai wrote:
是......核電廠每18個月才要換燃料棒,換完之後可持續以超過95%的效率發電。不知你最愛的離岸風電在大修完之後的發電效率是?

離岸風電的全年容量因數平均41%,每個月依風況不同有高有低. 已經告訴你很多次了,
真記不起來可以向醫師求助.
什麼...換完燃料棒? 你不是最愛一個月定輸贏?!
還是終於發現自打臉? 發現不能用一個月了??

有進步有進步...

iijima_ai wrote:
首先,我可是依照你提供的數據來打你的臉。海洋竹南的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37.9%。
再來,如果你要提出說服人的理由,當然是要你自己提出數字、出處;怎麼還要別人搞清楚你的想法?這思考邏輯...不行啊。

你是要笑死誰啊??
再提醒一次你是個連41%容量因數怎來的都搞不清楚的人,
這是能源局的公開數字,不是我的想法!!
你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37.9%也是海洋竹南的實測容量因數,不是我的想法!!
你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容量因數...不是用想想出來的!!

iijima_ai wrote:
第三,我把你所謂"能源局按照潛力場址風速推斷公布的平均值,然而每年風況不同,風場之間自然也不同"所推斷出的年平均容量因數=41%代入你提供的海洋竹南的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37.9%,得出一個海洋竹南在未來七月的月平均容量因數應該會是...(41/37.9)*11=11.9%的結果。這才算是審視條件。

(41/37.9)*11=11.9% ?? 什麼笑死人的東西?? 請解釋給大家聽.
七月...? 你知不知道海洋竹南早就施工停機了??

iijima_ai wrote: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我的老天鵝啊!夏天是用電高峰,但是風電發電少只好靠其他發電彌補;可是你主子現在可是要大力燒煤、燒天燃氣耶...你說這叫減碳?
啊,我知道了,你的意思就是冬天風力發電多,其他發電可以減少,這樣就減碳了。
這完完全全就是爸爸媽媽平均有一顆睪丸的概念。

再麻煩過客兄回答你一次

過客4112 wrote:
減碳,則很少是看短期的統計,如月份或是季節
通常是以年份為統計的依據
因此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最後結果都會歸入年度統計

過客4112 wrote:
而每年的用電量是固定的,因此再生能源發得多,自然火力就會發得少
因此談論減碳不會用備援的角度討論(備援角度是討論缺電問題)
而會以實際上的發電量來討論
由於目前台灣是以再生能源為優先併網提供用電,
因此只要再生能源發出一度電 其它的發電途徑就會少發一度電


iijima_ai wrote:
那個......我跟你說興建電廠要考慮能源來源維持,你跟我講未來有足夠的安全存量。能源問題能像你這樣先蓋再說嗎?這種邏輯來討論能源議題,不覺得會誤國誤民?

你的意思是燃氣儲存槽不能先蓋?? 一定要先蓋燃氣電廠...再蓋儲存槽??
這是什麼天兵邏輯你來解釋一下.
你問天然氣我就回你天然氣儲存,有何錯誤?? 難道我要回應燃煤儲存??

iijima_ai wrote:
那個......我跟你說興建電廠要考慮是否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你跟我講認為「火力發電比汽機車的空汙多」這也是錯誤的講法。這就像人家說:行人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才安全,你回:坐公車比走路安全。這邏輯...不行啊。

你別想亂扣帽子.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前太空中心主任吳作樂說的.
我提供的各個專家對電廠空氣汙染影響的看法,而且兩陣營並陳.
蓋電廠前做環評是基本常識.

iijima_ai wrote:
我們把問題拉回來...來,請你勇敢地告訴大家:你為何支持一個2017/05~2018/04年平均容量因數不到40%,而且在最需要電力的2017/07,月平均容量因數竟然不到年平均值的1/3的離岸風力發電?

已經回答很多次,單月容量因數不是用來衡量
是否採取發電方式的唯一評斷方式. 否則歐洲不會興建太陽光電!!
你的邏輯行不通所以不敢面對歐洲!!

德國太陽光電(2018)


德國風電(2018)

Gerden wrote:
法國的生活開銷與年均所得多台灣多少

好問題!!
中國的生活開銷與年均所得多台灣多少?! 請回答.




allen_yeh wrote:
我只知道同一年度 中華民國有廠商標2.x元/度
但是大有為的政府就是要用5.x去躉購

你顯然不知道法國同一年價格差距是0.15歐元0.044歐元!!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