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arak16803 wrote:
基本上如照執政黨的作為來說 沒有行政命令及備查這件事
可由去年9月政爭砍老王和近二週立委們的作為等看出
更重要的是執政黨主席昨天才說服貿6月一定要過 (所以沒有已過的問題)
簽署推政策又搞那麼多事外加法學博士的主席該是最瞭解可行性之人
他沒阿斯海默症不是 ?
jamesli1979 wrote:在國際現實下,世界各國怕得罪中國,多不敢和台灣簽下國與國間的貿易協議,除了中南美洲幾個小國,因過去長期受台灣資金恩惠,才敢和台灣簽幾個無關緊要的FTA.
兄台你所說的很好 我..我們還只能專注在祖國市場 與日本貨韓國貨相拼
勝算能有幾多?.(恕刪)
必須大陸簽下ECFA,和其他相關後續的子協議後,其他國家才敢放手換約.
紐西蘭新加坡便陸續和台灣完成貿易協議.
相對的韓國早和歐盟 印度 美國等大經濟體完成貿易協議,享有關稅優惠.且也即將和大陸完成協議.
有些人覺得台灣只要核心技術強化,有沒有國際貿易協定的5~10%優惠,不是很重要. 我覺得不認同.產業轉型說的簡單,實作並不容易,非三五年就能見效.產業轉型和關貿協議應該要雙管齊下.
逛街買東西,同樣的品質等級的商品,差5%就能改變消費者的決定,除非少數獨特的規格產品.
沒有一個國家的所有產業都能享有50%以上的高額利潤,敢說5%的關稅優惠不重要.台灣卻想把自己綁死.
韓國的汽車和電子產業原本技術就優於台灣,加上關稅優惠就有如虎添翼的優勢.
日本有很多獨特的技術和產業優勢,但日幣貶值10~20%,對整體競爭力和經濟幫助效益就浮現.
但藉由貨幣貶值的方式,會造成內需產業的重大打擊, 藉由關稅優惠的方式,雖也是有利有弊,但傷害較小些.
越南自從和美國簽下TPP後,大陸的製鞋業和紡織業就轉進到越南,享受0關稅的優勢,讓越南經濟起飛.
台灣也空口想和美國簽TPP,但台灣反對黨和民眾對美牛美豬和農產品的仇視態度,只想挑對台灣絕對有利的軟柿子吃,美國又沒欠台灣或想統戰台灣,美國怎會願意和台灣簽TP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