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過客4112 wrote:
是有可能同時面臨缺電與棄電的窘境
只不過是在一年的不同日子中面對缺電與棄電問題
是否缺電要看全年的尖峰負載是否超過當時的電力供應能力
是否棄電要看離峰負載是否低於當時的風光電產量
以去年最低離峰負載日(1月29日)來說,當日的尖峰負載1990萬千瓦, 離峰負載1494萬千瓦
因為離峰負載發生時間為半夜,太陽能停工
因此以該日尖峰負載來估計
2025年 太陽能20GW, 以6成(冬季)來算可發1200萬千瓦
風電6GW,以8成計算可發480萬千瓦, 總合1680萬千瓦, 只差了310萬千瓦
如果太陽能30GW,風電10GW, 則可發電 2100+800=2900萬千瓦
即使動用抽蓄水力電廠消耗電,還是必須棄電才可以


不好意思,我只要實務的結果,給我資訊,
臺灣目前有過因為因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而棄電了嗎?


今年史上最缺電 政院坦言:連冬天都像走鋼索
核二廠2號機確定重啟運轉,行政院高層今坦承,今年是史上最缺電的一年,連原本最不缺電的冬天都像走鋼索,更不敢想像夏天要怎麼過,只要過了今年,新電廠和機組銜接上,缺電問題就會趨緩。

政院高層說,傳統上冬天不太會缺電,但因多數發電機組都安排在冬天進行大修,加上中、南部空污嚴重,燃煤電廠常被迫停機,導致電力供給吃緊,前陣子備轉容量率甚至降到只剩3%左右,亮起夏天才會出現、象徵供電警戒的紅燈;該名官員坦言,今年是史上最缺電的一年,過了今年,新電廠和機組逐步銜接上,缺電問題就會改善。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電力備轉容量率達6%,供電會比較穩定,以今天為例,備轉容量率為6.17%,但考量全年的電力調度,才會申請重啟核二2號機。

徐造華說,今年6月通霄電廠2號機就會試俥,但試俥階段供電較不穩定,正式商轉後則可供應90萬瓩的發電量;林口電廠3號機組預訂11月12日試運轉,但對今年全年供電,已無幫助。此外,行政院去年底已核定新增兩民營電廠,由亞泥投資的嘉惠電廠,以及中油、台汽電合資的國光電廠出線,預計於2020和2021年營運。

根據行政院公布的電源開發規劃,今年備轉容量率6.8%,相當於全年平均落在供電吃緊的黃燈,明年後備轉容量率估可回到10.2%以上、代表供電充裕的綠燈。

(中時電子報)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bcmpxij wrote:
德國買電、賣電的結論還是要付錢給鄰國,這是你目前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真的又差點笑死...
不過既然你有進步了,懂得拿出學者的說法,就先忍住不笑.
恭喜!!

我會把詹教授的補充進去,不過也請你拿出德國賣電付錢給鄰國的證據.

stunmaker wrote:
一方面說綠電不穩,...(恕刪)


關鍵字EEG-surcharge.德國的再生能源附加費用.
對,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直接跟人民收取費用.
所以他們制定的法案跟發展條例EEG 2017 德國再生能源法
明文寫下:
1.綠能保證收購,並優先併入電網
2.優先使用綠能

2017年,德國綠能供應了33%的用電量.你是不是要好棒棒,拍拍手,1/3!
Google老半天也沒看到2017裝置容量比例.
先用2014年的
德國2014年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比例為47% 但2014年的年度發電量,再生能源只有25%.

電力調度跟跨國電網交易是預測跟期貨.並不是倒垃圾.
德國的交易員要先跟鄰國得先溝通好.
今天天氣不錯,太陽很大,我們預測11點~14點我們會電力過剩,我要賣電給你.
然後交易完成之後,德國就必須穩定的供應多少電在11~14點.
給的是綠電?還是核能?還是燃氣?基本上我覺得都併入電網了.你還要計較這東西有多少綠電成分好像也怪怪的.
我突然想到台灣電力公司的綠電沒人買,一堆假環團還有假環保人士只會嘴說:我買不到百分百的綠電我當然不買.
這是假綠電.
這件往事令我不禁在想,難道真的能綠電專線輸出?如果有這種事情的話.
來來來,請看前面EEG-surcharge跟優先使用條款.還有2017年也只佔了33%.
此不是更明顯就是輸出傳統電力到歐陸電網交易?只有33%而已,自己用都不夠好嗎?

文末.德國燃煤發電佔40% 核能13% 天然氣 12%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bcmpxij wrote:
發電機組都安排在冬天進行大修,加上中、南部空污嚴重



說得好 說得妙
給你拍拍手




bcmpxij wrote:
不好意思,我只要實務的結果,給我資訊,
臺灣目前有過因為因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而棄電了嗎?


我之前文中有提到2025年之前,台灣還不太需要面臨棄電問題
但是2025年之後隨著綠能規模繼續擴大就難說了,
但是2025年之後台灣就不缺電嗎??
下次台灣的缺電噩夢將從2021年開始...

當然以上發言的前提是儲能系統未能銜接上來

stunmaker wrote:
說得好 說得妙
給你拍拍手


喔!!學跳針哥一樣開始跳針了嗎?

要不要回答我409的問題??

以下為409樓我的內容:

stunmaker wrote:
我沒有參與以核養綠公投連署,但是我支持公投
(很久以前就講過了. 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反覆問?)
更何況我要討論的是現實與真相,不是立場,更不是為什麼公投背書.
舉例來說,如果我成天大喊請連署東奧正名公投,不就代表我在事實面前已有(支持的)立場??
但我要的是只有事實沒有立場.


支持火力、太陽能、風力發電,還是支持核能,為何不敢說??
只有事實沒有立場,這是代表中立嗎?對你有利時比較方便跑向另一方的懷抱??



另外,你別一直轉移焦點,你以為火電的危害就只有PM2.5?
溫室氣體、重金屬污染你考慮進去了嗎?這些物質不會破壞環境?


深澳電廠和天然氣發電一樣「乾淨」?學者:台電沒公布重金屬污染
空污學者莊秉潔:再怎麼乾淨的煤都會排出「重金屬」
《天下雜誌》報導,莊秉潔說,相較於天然氣機組不會排出重金屬,燃燒煤炭發電,會排放戴奧辛、砷等重金屬致癌物質。過去研究報告也發現,舊深澳電廠運轉期間,深澳及鄰近鄉鎮呼吸道及肺癌顯著高於全國平均值。但深澳電廠評估報告完全未揭露重金屬相關排放資訊。



stunmaker wrote:
夏天火力發電全開,空氣很好
冬天大修,空氣不好
然後某人得到結論都是台中發電廠的錯...??


前幾樓你說夏季空氣品質很好,你要不要進來看看這篇文章??
夏季燃煤火力全開,中部空氣依然好棒棒!!!





stunmaker wrote:
結論是地球上現在沒人能知道火力發電造成多少PM2.5??


以現在的科學早就能將近代的火力發電、工業、汽機車等等把PM2.5數量化了,你還在睡嗎?

要不要仔細看我所以貼的文章??

臺中市環境保護局:台中發電廠全廠之PM2.5排放量為1,244公噸/年。---->這就是你所謂的無法數量化?

有關台中發電廠的PM2.5排放量及占比,環保署、市府及民意代表引用之數據不甚一致,其差異原因為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數據?
依據國家排放量清冊TEDS 9.0版,台中發電廠全廠之PM2.5排放量為1,244公噸/年。按TEDS 9.0,中部空品區之原生性PM2.5總量為14,941公噸/年,其中固定源排放量為3,388公噸/年,故台中發電廠之PM2.5排放量占中部總量約8.3%,若僅計固定源之占比,台中發電廠則占中部空品區固定源排放總量之36.7%。



中火發電PM2.5只佔1%? 中市打臉經部 : 14.5%啦!

環保署、衛福部、經濟部今(5)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台中火力發電廠產生的PM2.5占全台中市總量不到1%,引發各界質疑。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卓冠廷轉述市長林佳龍的意見回應,台中火力發電廠是中部地區最大空汙來源,排放PM2.5占台中市總量14.5%、硫氧化物占63.6%、氮氧化物占39.2%,影響空氣品質相當嚴重。

經濟部在立法院答詢時引用台中市政府委託執行研究指出,台中電廠緊鄰海域、遠離市區,又受到當地盛行風的影響,煙氣經過高效率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處理,再經過高煙囪排放,對區域空氣品質影響已微乎其微,台中火力發電廠對台中及中部空品區PM2.5的影響「不到1%」,所以中火應不是PM2.5主要污染源。

針對這樣的說法,環保局長白智榮說,沒有要和中央對立,但根據數據顯示,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台中市空氣固定汙染源的最大宗,只要空汙狀況達到警戒值,就會要求中火降載。

台中市環保局列出數據證明「中火是台中固定汙染源的最大宗」,全市每年PM2.5排放量8498公噸,所有工廠都算固定污染源,排放量達2690公噸,「這其中有一半都是中火貢獻的,排放量1244公噸」,等於全市15%的PM2.5都是中火排出。


另外,有立委要求台電應全面降載20%,並自2018年開始減少生煤使用10%,直到40%的要求。對此,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台中市政府早已有相同訴求,明文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須在自治條例公布日起4年內削減40%生煤用量。

台中市政府表示,台中電廠列為重點管制對象,透過嚴格標準,中火於106年投入92億經費於1-4號機的改善工程,也啟動11、12機天然氣機組的環評機制,並規劃發包140億的室內堆置場工程案,這是台中電廠設廠近30年從未有的改變,經大家的努力,讓台中電廠動起來,市府希望還要更快,也期待立委能站在中南部民眾的立場,督促經濟部儘速推動改善工程。





stunmaker wrote:
1.這明明就是陳立誠,吳作樂博士跟經濟部的觀點,我如實貼出.
2.你到底有沒有仔細看? 陳立誠講台中火力發電根本不是在大愛講堂!!是在謝金河的節目!!
真是亂七八糟...
3.我從頭到尾追求的是真實的數據,而不是抹黑,所以我才會一直補充可靠來源的證據,
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如果火力發電廠不是PM2.5的主要排放者就應該還人家公道!!
而火力發電是主要碳排放者,就要承認!!
正如同福島核災沒有造成任何人死亡一樣.不能因什麼人討厭核能就昧著良心說謊!!


文章我也貼出來了,你只想看你所能接受的


2017年10月06日的新聞-->經濟部企圖掩蓋台中「空汙」事實? 林佳龍再轟報告搞錯
過去針對台灣中部地區的空氣汙染問題,《ETNEWS新聞雲》做了一系列的專題報導,............(中間一小段就不貼出來,有興趣的網友請點網址連接進去觀看。)

於是,在中部12個測站都紫爆的11月9日,台中火力發電廠進行了27年來首度的降載,試圖減緩空污,然而,環保署堅稱中火降載無效,還以監測資料表示,台中火力發電廠的降載只減少了1.46%的污染,總結降載無助於減空污。

但是,莊秉潔表示,台中火力發電廠共有9個發電量550MW的機組,9日進行降載時,卻僅降載180MW,降載的比例只佔總發電量的約3%,「沒有感覺是因為減太少了,如果可以減一半,應該就能有明顯的感受。」

補充:這裡指的「9日」是指過去2015年11月9日的事情,拜託你開懶人包也用心點閱讀內容,還在那裡說時間點對不上!!
2015年11月10日的新聞-->台中空汙紫爆 火力電廠27年來首度降載
台灣中部地區多處空氣汙染指標達最嚴重的「紫爆」等級,台中火力發電廠應當地市府協調,做出設廠27年來首度降載決定,台電發言人李鴻洲10日表示,由於此次空氣汙染嚴重,讓台電打破以往「經濟考量」的調度模式,決定站在社會公益立場,降載發電、減少空污排放量,「要實施多久,就看整個空汙的嚴重情況維持多久。」

據悉,台中火力發電廠共有10部機組,每部發電量為55萬千瓦,目前有1部機組正在進行歲修,台電評估後決定,其餘9部機組各降載5萬千瓦,因此共減少100萬千瓦發電量(含歲修的55萬千瓦),不過,一但空汙面臨最嚴重情況,每部機組可進一步降至45萬千瓦(降載10萬千瓦);至於電力缺口將由天然氣電廠補足,對此,李鴻洲指出,所幸夏季用電高峰已過,目前發電量應足以因應。

李鴻洲提到,隨著東北季風逐漸增強,粉塵一旦被吹散,空氣汙染程度也會好轉,因此降載的時間應不至於太長,但如果空汙持續存在,台電會考量民眾健康,盡量配合各地方需求,未來也將和地方政府簽定標準作業流程,同時制定環保調度原則,屆時會有更完整的考量。

談及台電此次降載決定,李鴻洲說:「因為空氣汙染比以往嚴重,台電決定打破以往的觀念,站在社會公益立場,提出環保調度的思維;至於這個(發電機組降載)要實施多久,就要看整個空氣污染嚴重的情況維持多久。」



經濟部說中火不影響空汙?台中環保局:數字會說話
台中市環保局列出數據證明「中火是台中固定汙染源的最大宗」,全市每年PM2.5排放量8498公噸,所有工廠都算固定污染源,排放量達2690公噸,「這其中有一半都是中火貢獻的,排放量1244公噸」,等於全市15%的PM2.5都是中火排出。

環保局說,台中的空汙指標裡,中火排放的硫氧化物佔60%、氮氧化物佔40%,總粒狀物佔5%,只要台中市空汙狀況達到警戒值,就會要求中火降載。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Wow_Senior wrote:
Google老半天也沒看到2017裝置容量比例.


下面這個網頁有詳細資料,不過沒比例與pie圖
https://www.energy-charts.de/power_inst.htm

Wow_Senior wrote:
電力調度跟跨國電網交易是預測跟期貨.並不是倒垃圾.
德國的交易員要先跟鄰國得先溝通好.


印象中現在的交易已經是即時需求了,不太需要事先溝通
不過這個不是很確定,有錯誤歡迎更正
bcmpxij wrote:
喔!!學跳針哥一樣開始跳針了嗎?



你自己回到第一頁看仔細
你寫的這些內容,包含碳排放,重金屬全部都在懶人包裡面
而且遠比你提供的詳實正確.

其他人都看到了,剩你堅持跳針怪誰呢??

林佳龍那篇新聞甚至早在風電懶人包就寫進去了,不知道領先你多少...

過客4112 wrote:
能源統計月報 選發...(恕刪)


我還是沒搞懂.
同一頁的發電量看到的106年度也才187715.6百萬度
但電力消費居然高達 261,392,795 千度.
我說這第二個電力消費是不是涵蓋了汽機車的燃油也算進去了.
不然,光第一個發電量統計,是跟台電的自發電量統計1804.88億度相近
加上民營的也才2310.8億度.所以我才納悶了,那2700億度哪來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我還是沒搞懂.
同一頁的發電量看到的106年度也才187715.6百萬度
但電力消費居然高達 261,392,795 千度.
我說這第二個電力消費是不是涵蓋了汽機車的燃油也算進去了.
不然,光第一個發電量統計,是跟台電的自發電量統計1804.88億度相近
加上民營的也才2310.8億度.所以我才納悶了,那2700億度哪來的?



脫隊太多又不做功課...過客兄真的很辛苦!!
這題我幫他回答

總發電量2700億度
總消費電量2600億度
台電自發電1800億度
台電購電(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多的...等等)500億度(2300=1800+500)
你問差額是汽電共生(直接用掉,沒進入電網)


  • 2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