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文言文比例8成 台文學者:搶劫本土教育

各族群尊重福佬是最大支所以學習河洛話
但福佬現在卻得寸進尺強迫其他族群要放棄自己的文化全部歸化成福佬.......簡直莫名其妙

文言文是用繁体字的優勢
可以更快速溝通增加時效
像簡体字
后來是好的
有兩個意思
後來是好的

后來是好的
在繁体字意思就很簡單的
皇后來是好的
但繁体也有缺點
上手比較難
不易快速推廣

用電腦來比喻就是
壓縮檔跟非壓縮檔

台語無法成為國語的主因是感情太豐富(有八音)
轉換成文字
不易用簡單的幾個文字
就完全詮釋發文者要表達的意思
像上述的
后來是好的
可以用簡單的台灣國語翻成
拗來細豪A
但把東西硬搶過來時東西是好的也可以同樣講
拗(音調不同)來細豪A
這時就需要看前後整句話
才知道這段話在講什麼

國家的競爭力不只是表面
國民間的溝通速度也是競爭力的一環
如果連最基本的語言與文字
都不能完全傳遞要溝通的原意
要像玩含著水傳話的遊戲那樣
給A字條講 今天要出遊
傳到Z就變成寫出 晴天搖出油
大家都笑很開心
而且越離譜笑的越開心
但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這種情況
能不出現光問路就能當街打起來
就要偷笑了
這種台文一推廣, 應該台灣百分99的百姓都會成為文盲

我建議陳立委和相關台文推廣志士可以先從辦報紙開始, 自給自足, 自行承攬廣告, 肯定十年內可以達到人人懂台文, 家家愛台文的境界 (如果半年內這個報紙沒有破產的話)


goblinlord wrote:
這東西一旦推行下去,...(恕刪)
難怪台灣教育會搞到這般田地,

學國文的目的,正確來說應該是學文學的目的。

不外乎增進對外與人的溝通,不管用口語表達或是書信往來都好。

對內也可增進個人涵養,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何必拘泥於哪國的文學。

難道從小到大,除了讀課本上的文章

就不能去涉獵其它課外讀物。



有些人的視野就是這麼狹隘偏頗,

偏偏要在文學領域戴上政治型態的帽子。



學生哪會管你是文言文,白話文,台灣文學,外國文學,

如何生動活潑的教學,引經據典的闡述,進而引起學習的興趣,

才是重點。











HappyDavid wrote:
我想讀滿蒙回藏四族的...(恕刪)


你這段話就有點歷史的缺失了,蒙人拒絕漢化,藏回未統治過中國,但是滿族人卻不敢稱滿文為中國文字。
不知道為何要在這種議題上做文章,完全就是一個在搞族群對立的議題,語言不是溝通的工具嗎;一堆人說方言你聽不懂最終還是要有一個可以互相搞懂對方的語言吧;也許北京話成為大家共通的語言是讓人不爽,強要所有人都學會台語難道不是一種覇凌,覇凌原住民客家人等等;這種精神和這些人所標榜的自由民主精神怎麼感覺完全背道而馳且不尊重他人。語言的發展本來就是動態的,會隨著時代不同有所演進,各種語言皆然,台語本來就不是所有發音都有相應的文字可以記載,自然口耳相傳某些部分會伇失,硬要大家全部都用台語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倒不如要求大家把英文學好,才是真正增加國家及個人競爭力的方法吧;沒有人想過,以後和我們競爭的是大陸人,若外國人要和大陸人做生意,臺灣有可使力之處就是語言上可以當做做生意的溝通工具,所以第一自然是華語,第二就是英語。
Irene1058 wrote:
甚麼是台文學者??
拜託別再鬧了 好嗎~


臺文:中國閩南語的臺灣版,反正根本不是這島上土生土長的語言。

robert_ren wrote:
其實如果要去中國化,台語應該發展自己的文字,捨棄中國字,這才是徹底的王道...


不是早有文字設計了(學朝鮮諺文的)
或是這種疑似越南文拼音的版本:
Lán-lâng senn--lâi tsū-iû, 咱儂生來自由

要本土化請跟菲律賓一樣,大膽使用真正的臺文-南島語系當自己國語,不然在喊500年本土化沒用


sun911 wrote:
客家人和原住民都沒說話了..
台語在台灣算弱勢????
廢除國文(中文)好了,以後再也沒得吵


贊同,把美式英文當國語算了,美國好歹也是管臺灣的老大吧~~~加上又減少學外語的時間浪費
而且英文當官方語言,那些民族主義派也不敢嘰嘰歪歪,因為人家是世界上最強大語言,一舉兩得~!!
(不過民族主義者照樣會批英文搶了臺文教育

s851028 wrote:
不知道為何要在這種議題上做文章,完全就是一個在搞族群對立的議題,語言不是溝通的工具嗎;一堆人說方言你聽不懂最終還是要有一個可以互相搞懂對方的語言吧;也許北京話成為大家共通的語言是讓人不爽,強要所有人都學會台語難道不是一種覇凌,覇凌原住民客家人等等;這種精神和這些人所標榜的自由民主精神怎麼感覺完全背道而馳且不尊重他人。語言的發展本來就是動態的,會隨著時代不同有所演進,各種語言皆然,台語本來就不是所有發音都有相應的文字可以記載,自然口耳相傳某些部分會伇失,硬要大家全部都用台語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倒不如要求大家把英文學好,才是真正增加國家及個人競爭力的方法吧;沒有人想過,以後和我們競爭的是大陸人,若外國人要和大陸人做生意,臺灣有可使力之處就是語言上可以當做做生意的溝通工具,所以第一自然是華語,第二就是英語。


今周刊文章說
台灣的「語言國力」退化中

依照這篇文章,我的結論是:
臺灣下一代會中文越來越差,英文也不行,只有臺文嚇嚇叫,會不會是臺灣未來的寫照??
本土派大獲全勝 真好
其實別管這些所謂的台文學者有多麼義正詞嚴,講白了他們就是要搶地盤,最近幾年台語文系所招生情況不是很好,再加上少子化,而且台語文系所學生畢業了沒什麼出路,再不趕緊搶點地盤,這些台文學者就要回家吃自己了。

依個人絕對主觀不負責判斷,全國的台語文系都可以砍了,留一兩個所就好,也省得在那裡誤人子妹,浪費學生生命。
aowo wrote:
個人支持增加台灣文學比例
文學在於作者藉由文字所想表達的思想、意涵
各有其價值,看到某些網友認為台灣文學就是「小品」,真是令人搖頭
美國建國才兩百年,所以美國文學都應該填海囉?


不要再比喻美國是臺灣了好不好
美國聚集了全世界的人才,人家的文學確實影響力也是足夠。(當然古典名著還是歐洲為主)
臺灣文學幾乎僅限在地ˋ鄉土(電影電視都一樣),影響力也就是僅限這座小島。

臺灣是自認為哪裡可以跟美國相提並論啊?政治上文學上都拿美國來比喻臺灣喔,有沒有搞錯。。。真的很匪夷所思。

臺灣文學要增加100%隨便那些政客啊,反正為了本土文化傳承嘛,隨便唄。
中國文學/文化沒有臺灣人去學習又不會滅亡(反儒家角度來看 那些中國古典文學都是奴隸思想學不得),
你說是不是?日本人ˋ歐美漢學家都會去學,不差臺灣人ok。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