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

日本統治台灣50年幹了些什麼

民智......不在討論範圍內 井蛙會呱呱呱 就是好井蛙
mirko99 wrote:
你沒去過阿里山喔抓到(恕刪)


快點把根據連結提供一下
5000年是由誰去鑑定的?

你不知道也沒關係,畢竟未必是樹木專家
但起碼也該提出新聞出處吧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你應該PO出鄭成功在台灣使用過的公文,上面是寫“永曆”,歷史不該由後人亂解釋

同理,你也應該PO出鄭成功在台灣使用過的公文,上面是寫鄭成功自創的國號,
歷史不該由後人亂解釋。

鄭成功只是出生在日本,6歲就回到福建。一直在福建讀書學習、考取秀才、廩膳生,
而且鄭成功多次以反清復明的口號,攻打清朝的東南沿海。
日本除了能證明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在日本出生、成長到6歲返回福建之外,
還能拿什麼證明鄭成功和日本的關係?
由此至少可證明鄭成功與明朝的關係遠遠大於與日本的關係。稱呼鄭才是符合史實。
29x5x5x2 wrote:
你不知道也沒關係,畢竟未必是樹木專家
但起碼也該提出新聞出處吧


連結給你囉
恨日本人嗎?
恨日本人嗎?
恨日本人嗎?
台灣島隆起來數十萬年
沒有5000年神木?
這是簡單的邏輯
對現在沒有或很少
恨日本人嗎?
他們砍得很爽
民智......不在討論範圍內 井蛙會呱呱呱 就是好井蛙
日式美學 vs 中華民國美學
SteveJTY wrote:
同理,你也應該PO出鄭成功在台灣使用過的公文,上面是寫鄭成功自創的國號,
歷史不該由後人亂解釋。


荷蘭人是把鄭成功建立的王國稱為 " Kingdom of Tungning ",不是稱為 Ming(明)
那時候其實大明國已經滅亡了

之後大清幾百年都有反清復明的異議人士,但你不能把那些人還稱為 "明國人"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mirko99 wrote:
連結給你囉恨日本人嗎(恕刪)


你給的是在台灣的神木,是證明沒被日本砍去嗎?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給了你一棵神木的訊息連結
就認為30萬棵神木沒被砍過?
還是訝異我太快吐嘲你了
一時不知該怎麼回?
那棵4800歲神木
在深~~~~山
日本人再多統治十年
台灣就沒有半棵神木囉
口憐啊 這存在幾十萬年的島嶼
民智......不在討論範圍內 井蛙會呱呱呱 就是好井蛙
29x5x5x2 wrote:

荷蘭人是把鄭成功建立的王國稱為 " Kingdom of Tungning ",不是稱為 Ming(明)
那時候其實大明國已經滅亡了

之後大清幾百年都有反清復明的異議人士,但你不能把那些人還稱為 "明國人"


那是荷蘭的觀點,其他絕大多數的歷史學者,在寫鄭成功在台的這段時間,
都是“永曆”做為年號,曆史學者不是笨蛋,不會自行補腦鄭成功是“永曆”
做為年號,一定有根據。
就算鄭成功其實不是用“永曆”這個年號,而有一兩是笨蛋學者誤認鄭成功
是用“永曆”,也一定會有認真的學者拿實證出來反駁的。

多數學者認為對的,也不曾有學者拿實據出來反駁,你只憑想像就要推翻?
鄭成功的公文

有阿

要不要看看

就不用準備雞排了

鄭成功就有公文以明朝自居反清復明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90479

蕪湖叛,以書降鄭成功;成功謂張煌言曰:『蕪湖,上游門戶;倘留都不旦夕下,則江、楚之援日至。控扼要害,非公不可』!煌言至蕪湖,傳檄郡邑。

檄云:『恢複天下兵馬鎮國大將軍鄭,為義切君親,聲援南北,計圖恢複,布告同心,鼎造中興,早膺上賞事。竊惟王者一統,治服四夷。大義嚴於春秋,首言尊攘;豐功勒於秦、漢,不諱鞭驅。粵我大明朝三百年基業,德配唐、虞;先皇帝十七載憂勤,功侔天地。胡天不吊,國步多艱:一禍盛世之頑民,再遘滔天之逆子!肆予荼毒,繼被腥膻。裂冠毀冕,羞比沐猴;斷髮文身,慘同人彘。寡人婦而孤人子,不聞塞上鴻飛;南走越而北走胡,盡是長平坑卒!慘矣黔首靡遺,幸而蒼天悔禍;東南占天子之氣,四海獻赤帝之符。恭遇皇帝陛下神武天授,仁孝性成;英協高皇,勛追成祖。文稱師濟,武列糾桓。不期而會者,海外十四國;同心而應者,土司三五營。連袂雲、揮汗雨,誰云越士三千;左帶河、右礪山,不弱秦關百二。領滇、黔而鎮巴蜀,牧養秦、晉之郊,群空冀北;踞湖南而跨嶺表,擊楫閩、越之隈,小視江東。惟鐘山壞土,乃十七帝之英靈於茲憑式;南國士民,受三百年之恩養報效於今。先取金陵,肇開皇業。獨是麻、黃為蜀地之咽喉,英、霍為楚、豫之指臂;左連東吳、右通濠、泗。其間削籍勛耆、埋名隱逸、忠臣義士、劍俠奇人,細柳聞天子之詔,尺土龍蟠;大樹振將軍之名,千尋虎穴。矧崇山久成鐵籠,峻壘願借金湯。凡我同仇,義不共戴!勿奪先聲,徒成烽火之戲;矢為後勁,同堅背水之盟。且一戰而敬謹授首、再戰而貝勒成擒,招來萬億游魂,屈指二、三餘孽。於此人力,可卜天心!瞬息夕陽,爭看遼東白豕;滅此朝食,痛飲塞北黃龍。功永勒於汾陽,名當垂於淝水。世受分茅,勛同開國。謹檄』。

怎樣?
  • 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