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0

我不太懂為什麼會有人說柯P甚麼都沒做呢?

JasonQ wrote:
問題的癥結在於'揚...(恕刪)


這次的大雨範圍是北北基,

不然你看哪次颱風西門町那個人孔蓋有噴飛

假設那人孔蓋是舊式的,

也用了很久了!!

表示底下是流暢的!!是時雨量超過標準累積出來的積水~

且重點是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就退水了...柯黑還在高潮

這次熱帶氣旋在北台灣整體狂下大雨,

不是只在台北市下~是全面性的大雨

壓力宣洩上面本來就會是比較大的!!

後面還有颱風阿,如果新式人孔蓋還會噴飛~那就神奇了
無限重生 wrote:
這次的大雨範圍是北北...(恕刪)


1. 只有那個人孔噴飛,所以要注意這個孔是洩壓點。

2. 同一區域不會只有這個孔沒有更新,所以這個位置是管路中的脆弱點。當你把孔封死,未來壓力就會往其他地方流竄。

當你把所有孔都封死,壓力就會在管路中找其他脆弱點突破。

3. 平常不會有機會驗證管路設計或是施工的品質。只有極端狀況才能測試出設計或是施工的弱點。

人孔噴飛是現象,不是結論。

雨水管路遇到大水會溢流到污水管才是問題。(我沒仔細確認,有可能狀況相反)

如果不把溢流狀況改善,而是把人孔固定死...

這叫治標,只是表面功夫。

未來會不會有更嚴重的問題發生,我想...沒人敢保證。(比方說破管造成地下掏空,破管侵蝕其他管線...)


我不認為突然超標的強降雨要責怪任何人,但是如果用粉飾太平的態度解決問題,這種心態的官員比較可恥。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907/1425776/



王世堅秀音檔控蔡壁如威脅廠商 柯P:細節我不知情

王世堅公布一段錄音檔,裡頭明確聽見市政顧問蔡壁如對槮凌公司表示,「現在和你們解約,大家就是法律上見面」、「紙風車也許他們也已經有準備了,所以我們是想說是不是、老闆(柯文哲)的意思是說這樣子,1000萬很清楚切出去給他們(紙風車)」辦遊行」,切出去之後槮凌公司就是辦主燈部分。此外,蔡還答應廠商會按照合約幫忙,例如找市長拍行銷影片,也會幫忙募款。

王世堅痛批,台北燈節是槮凌公司合法得標的案子,13位評審委員有11位評定它第一名,結果地下室長蔡壁如竟然要求廠商切割,把最重要的踩街遊行轉給紙風車,結果最後遊行部分也不是紙風車執行,燈節這麼重大活動被柯一魚兩吃,拿來做自己政治公關,追問柯文哲這樣情況有無違法?

柯答詢時表示,細節應該由觀傳局來回答,其實這個案子總控的是陳景峻副市長,況且講話一定有前因後果,突然拿一段出來講,但王插話反駁,說自己可以私下提供完整版本,但精華片段就是這些,接著再問柯「(市府)可以在廠商合法決標後,私下要求得標廠商,把裡面一大項目分包給指定廠商?」
無限重生 wrote:
馬英九喔...看看多麼弊案~~ 你把柯P任內弊案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這不就是下樑不正上樑歪....(恕刪)


要比任內的官員是吧!
那你忘記警察涉貪柯p還去警察局上班的事了嗎?"下"樑不正"上"樑歪嘛!所以你在暗示柯p"歪"囉?這樣會被柯粉攻擊啦!阿抱歉你本身就是柯粉,那你就是你老闆口中的豬隊友!
JasonQ wrote:
1. 只有那個人孔噴飛,所以要注意這個孔是洩壓點。

2. 同一區域不會只有這個孔沒有更新,所以這個位置是管路中的脆弱點。當你把孔封死,未來壓力就會往其他地方流竄。

當你把所有孔都封死,壓力就會在管路中找其他脆弱點突破。

3. 平常不會有機會驗證管路設計或是施工的品質。只有極端狀況才能測試出設計或是施工的弱點。




你的第一點就有問題,壓力也會在轉彎段產生,管路沒有所謂密封需要洩壓點,除非是阻塞,再來是如果是封死有阻塞,積水不會在一小時內退完!而是會一直積水~

依照這些邏輯就可以判斷就是他們還未替換新的耐揚壓孔蓋~

衛工處優先從壓力差比較高的地方或轉彎段開始改善,目前已將2200多處一般人孔蓋汰換為耐揚壓孔蓋。
本來上星期的急降雨就算有淹水大家都還能體諒,偏偏柯p自己要嘴什麼78毫米以內不會淹,結果你看被老天爺來打臉了
無限重生 wrote:
你的第一點就有問題,...(恕刪)


你知道我文章中的封死是指"人孔蓋"嗎?

底下當然是流動的水呀!!!

我的文章那一段跟你說發生淤積!!? 你是有被害妄想症喔!!?


你在管線轉彎處本來有人孔可以洩壓,現在把人孔固定在原位,水壓不就衝擊轉彎的管壁以及轉過去以後的管路?

第一合理的設計是避免不同管路溢流擠壓管內流體。
第二合理設計是在無法避免的管線轉彎處設計洩壓,降低管路壓力。


最差的做法,就是只把會噴飛的人孔蓋封閉或是固定。

JasonQ wrote:
最差的做法,就是只把會噴飛的人孔蓋封閉或是固定


底下流暢最好的作法當然是壓力相對比較大的地方用耐揚壓孔蓋去蓋著阿~

這樣水才會由管道流通,不然是要壓不住像噴泉一樣嗎

管道是一整體的.底下要多做也要一直能延伸一個整體的規劃阿...又不是挖一個蓄洪池
無限重生 wrote:
底下流暢最好的作法當...(恕刪)


抱歉,我發現我錯了!

我忘記你認為林洲民做得很好了...


我不應該花這麼多時間跟你解釋這麼基本的工程設計問題...
JasonQ wrote:
抱歉,我發現我錯了!...(恕刪)


這麼專業怎麼會想說讓人孔蓋噴飛也不換新型的
所以才會有要提升為88公釐時雨量宣洩的難度。

你挖管線來洩壓不用考慮整體路線,然後一個北北基一起大雨,是全面性的,不是還有什麼空間可以減少壓力
  • 11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9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