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stosais wrote:
近幾年新加坡電影裡都...(恕刪)
大哥,你也太會飄了吧。
從 Khui 飄到 毛利人,再從紐西蘭飛到新加坡,現在又是福州話。你講了一大堆,但這和全羅符號有什麼關係?
不是有輪子就可以上路,你把國外四輪車講的再好,全羅符號這個拼湊的三輪車還是沒法上高速公路。
還有,麻煩解答一下那個 Khui 是什麼東西啊?
我請我美國同事試著發一下音,他看我像看到鬼,真是國際接鬼。
skistosais wrote:
近幾年新加坡電影裡都有大量的福建話啊~
廣播電台一樣有福建話節目啊~
都一樣很受歡迎啊~
skistosais wrote:
本來福建話是新加坡華人社群中的共同語;
很多馬來人、印度人也都是跟著講啊~ (那時候多民族都在講福建話,多快樂啊~)
新加坡先是壓抑福建話推華語。
之後又在1980年代逐步廢除華校制度,所有的學校都
一律採用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言,遂導致英語成為
新加坡最強勢的語言。
廢除華校制度會影響新加坡競爭力嗎?不會嘛~
廢除華校制度就是新加坡學生不用全部學文言文了。真好。
skistosais wrote:
所謂「文化認同」(C...(恕刪)
skistosais wrote:
所謂「文化認同」(Culture Identity)為對一個群體(族群、國家)
或文化的認同(感),其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語言、習俗規範以及
無數的集體記憶,從而形成對某一共體的歸屬感,並藉由體驗文化活動
、生活型態與文化商品提升對某特定文化的認同程度。(引)
新加坡用權勢剝奪人民的「文化認同」終將自食其果。
這一點,馬來西亞就做的比較好。馬來西亞不但播原音台語劇,還有24小時
播福建話的電視台。甚至還自己拍福建話的連續劇:
看,人家的福建話也有用羅馬拼音啊~
(將來,懂福建話的馬來西亞人,都會想來台灣觀光的)
skistosais wrote:
看,人家的福建話也有用羅馬拼音啊~...(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