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文言文比例8成 台文學者:搶劫本土教育

skistosais wrote:
近幾年新加坡電影裡都...(恕刪)


大哥,你也太會飄了吧。

從 Khui 飄到 毛利人,再從紐西蘭飛到新加坡,現在又是福州話。你講了一大堆,但這和全羅符號有什麼關係?

不是有輪子就可以上路,你把國外四輪車講的再好,全羅符號這個拼湊的三輪車還是沒法上高速公路。

還有,麻煩解答一下那個 Khui 是什麼東西啊?

我請我美國同事試著發一下音,他看我像看到鬼,真是國際接鬼。
fkang2 wrote:
大哥,你也太會飄了吧。

從 Khui 飄到 毛利人,再從紐西蘭飛到菲律賓,現在又是福州話。你講了一大堆,但這和全羅符號有什麼關係?...(恕刪)


咦?

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看不懂他的邏輯啊?~
乾脆以後歷史就念台灣史就好
這樣也輕鬆很多,幾百年歷史而已

國學也不用念了
只要看幾個台灣作家的詩歌散文就搞定

關帝廟、媽祖廟也收起來
台灣人要拜自己台灣人的神
比如莫那魯道或⋯或⋯或其他

故宮古董全歸還中國,以後裡面要放台灣文物
讓外國觀光客看看什麼叫真正的台灣文化

總督府這日本殖民精神象徵也拆了
要蓋自己台灣人的總統府

其實乾脆中文就不要學了
這是中國語,等於是外語,即然要學外語
直接學英文就好提升競爭力,以後學校只准說英文,說中文要掛狗牌


skistosais wrote:
近幾年新加坡電影裡都有大量的福建話啊~

廣播電台一樣有福建話節目啊~

都一樣很受歡迎啊~


吾非新加坡人, 你寫的內容, 或對或錯, 我無法驗證. 節錄一段維基百科中對新加坡的描述:


但自從1980年代由新加坡政府主導的「 講華語運動 」(類似於中國的「 推廣普通話 」)之後,新加坡媒體使用方言受到了諸多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從而導致大部份的年輕新加坡華人無法有效地使用漢語方言。 此外新加坡政府對電視、電台的華語節目也有嚴格的限制:例如從臺灣與香港進口的閩南語和粵語影視劇就必須用華語重新配音後才可以播出或上映。






skistosais wrote:
本來福建話是新加坡華人社群中的共同語;
很多馬來人、印度人也都是跟著講啊~ (那時候多民族都在講福建話,多快樂啊~)

新加坡先是壓抑福建話推華語。

之後又在1980年代逐步廢除華校制度,所有的學校都
一律採用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言,遂導致英語成為
新加坡最強勢的語言。


廢除華校制度會影響新加坡競爭力嗎?不會嘛~


廢除華校制度就是新加坡學生不用全部學文言文了。真好。


不用學文言文, 我也非常贊成.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抑制方言], 會影響競爭力嗎?不會嘛~. 當年, 學校中講台語要罰錢, 經濟成長率也不會比進10年差啊? 我們要多學學新加坡[抑制方言]的政策. 第一步可做的是撤除國內大學中方言語文學系和國小鄉土語言教學, 這些錢補助偏遠地區學生午餐, 多好啊.

所謂「文化認同」(Culture Identity)為對一個群體(族群、國家)
或文化的認同(感),其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語言、習俗規範以及
無數的集體記憶,從而形成對某一共體的歸屬感,並藉由體驗文化活動
、生活型態與文化商品提升對某特定文化的認同程度。(引)

新加坡用權勢剝奪人民的「文化認同」終將自食其果。

這一點,馬來西亞就做的比較好。馬來西亞不但播原音台語劇,還有24小時
播福建話的電視台。甚至還自己拍福建話的連續劇:



看,人家的福建話也有用羅馬拼音啊~




(將來,懂福建話的馬來西亞人,都會想來台灣觀光的)




skistosais wrote:
所謂「文化認同」(C...(恕刪)


那麼過度強調本土教育,不也是剝奪某些人的文化認同嗎? 文化不是只能由特定群體定義的,當A在批B進行文化搶劫的時候,卻忽略自己也在幹同一回事,真的要學什麼,該是由民眾自己決定,不是這些自恃文化菁英的少數綁架多數。現在看到小孩拿回的本土課文就頭大!

要扯東南亞的福建話,不如先去金門走看瞭解一下,我在金門待了十年,一到新加坡和當地華人朋友一聊,開口那個腔就知道和金門同腔的,問了就知道東南亞那裏從金門來經商的後代一大堆。問題是,台灣炒這種話題一堆,可曾看過金門人沒事跟著瞎炒的? 金門人很重視文化活動,福語母語相關活動很多,還有人在創作歌謠,但華語文化也沒少,而這些都是自願參與自願欣賞、樂意推廣,沒人動不動就批別人文化搶劫、族群剝奪什麼的。
苦過的,就知道那些東西可以用來欣賞、充實內涵,兩者並進並存或互有消長都順其自然;像台灣太閒的,才會把某些本無罪的文化拿來當爭鬥籌碼。要說文化...嗯,後者才算現在正港的台灣文化吧? 不如以後國小就開始教"台灣文化鬥爭學"如何? 資優生還可推甄直升政治系。
skistosais wrote:
所謂「文化認同」(Culture Identity)為對一個群體(族群、國家)
或文化的認同(感),其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語言、習俗規範以及
無數的集體記憶,從而形成對某一共體的歸屬感,並藉由體驗文化活動
、生活型態與文化商品提升對某特定文化的認同程度。(引)

新加坡用權勢剝奪人民的「文化認同」終將自食其果。

這一點,馬來西亞就做的比較好。馬來西亞不但播原音台語劇,還有24小時
播福建話的電視台。甚至還自己拍福建話的連續劇:



看,人家的福建話也有用羅馬拼音啊~




(將來,懂福建話的馬來西亞人,都會想來台灣觀光的)


說的真好
閩南語漢字被羅馬拼音符號取代的話
還真是強制剝奪人們對閩南語的文化認同

只要看這麼多層樓的回應
就知道漢字羅馬拼音符號
是無法取代閩南語的漢字

別再意圖用政治權勢剝奪人們對漢字的文化認同好嗎
更何況認同漢字羅馬符號化只是極其少數搞不清楚狀況的極少數人

你貼的圖片上是漢字旁邊的羅馬拼音
只是人家的注音符號
而且還是老共的漢語拼音
不是要去中國化嗎
怎還拿老共的漢語拼音來說嘴呢

因為馬來西亞還是有很多非漢人
所以加上注音符號
請問台灣除了外籍人士
或者極少數老一輩不識字的長者
誰不懂漢字呢

日本漢字上也有片假名輔助拼音

別再飄了可以嗎
漢字羅馬拼音符號化在台灣沒有市場啦
因為違背了你自己強調的文化認同
從台文系所招不到足額學生
就可以得知了

台灣很自由
你愛怎麼學閩南語
只要不妨礙他人
沒人會管你怎麼學怎麼寫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skistosais wrote:
所謂「文化認同」(C...(恕刪)


敗給你了
沒錯
前後顛顛倒倒的邏輯
讓我想起
所謂的馬路三寶
自成一格

管妹刪吧

skistosais wrote:
看,人家的福建話也有用羅馬拼音啊~...(恕刪)


現在是啥情形??學台羅文會使人思考及邏輯推理能力下降嗎

人家的羅馬拼音是當讀音還是當成文字使用?

你寫了一堆 卻沒一個國家打算用羅馬拼音取代漢字系統 包括台灣
還貼個那啥?馬來西亞電視台?
你乾脆貼中華民國教育部網站好了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字典

你現在是要來和教育部一起巴台文學者的頭了嗎?

alaok008 wrote:
高中課綱除了歷史公民...(恕刪)


看起來很假

請再看一次

是真是假 自行判斷

現在高中國文教科書文言文比例達65%,但是如果再加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國學常識,以及老師為了應付考試在教的「中國文學史演義」,整個文言文教學時間,已經超過80%,這對小孩子無疑是種折磨。

文言文其實還好

可增加記憶與邏輯跟推理能力

記憶: 記起來 是否引經據典 是知識還是垃圾 就看個人
邏輯: 文法本身就是邏輯 文言或其他外國語皆然
推理: 歷史典故 鬥爭五千年 教大家厚黑 早點社會化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