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在外甥畢業典禮看到這個!

cchcchcch wrote:
但在政治意識形態上,這恰恰是某些人所希望達成的「模糊化效果"



回答得太好了!

請告訴我不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回答是甚麼?
我這人不喜歡凡事從政治的角度看事情
喜歡從政治角度看事情的人,通常都不太客觀

一般人不談政治說出的話
被政治化意識形態染紅的例子太多
這社會太政治化會造成的社會撕裂現象很深遠
物種都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
人類不會排除在物種之外

所有的種族戰爭都是這樣引起的
種族滅絕屢見不顯
即便現代化也無法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

政治只有黑的,沒有是非
所有沾染政治的都會被色彩分色排列
那是區分種族的方式,是展開鬥爭前的手段
是準備流血的先兆

其實很多結果都能從開始就知道
但是政治利益凌駕在生命自由之上
這才是政治家最大的目的
用所有人的自由與生命來換取個人的利益

這些人都是垃圾
cchcchcch

那你自己去問阿 然後像我一樣貼上來給大家參考阿

2025-06-19 10:49
哪有姑娘不戴花

我是台灣人因為我在台灣出生,我也是中國人,因為我爸在江蘇出生,給大家參考一下^+++^

2025-06-19 10:57
iamaminimalist wrote: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我還真去了四行倉庫看謝團長
旁邊有一條路叫晉元路

這年頭連說自己是中國人都不行了

因為政治惡鬥,讓人民分裂,而且我發現激進的政治狂熱者越來越多

有一次我在自助餐吃飯,一群老人在看新聞(哪一台我就不說了,反正就很吵的那一台)

忽然有個老人問我,阿弟仔你支不支持大罷免?

我說自己不談政治,請他找別人問

那老人忽然就暴怒說:"你那麼愛中國就滾去中國呀,為什麼要住台灣?"


我心想...我就是要避免衝突,所以不答,想不到不答也有事,不答就變成愛中國

所以我覺得台灣是不是已經病的不輕了?
哪有姑娘不戴花

跟他說你愛美國、日本,他可能就會閉嘴了^++++^

2025-06-19 10:59
更具娛樂性的來了!
我把同樣的問題去問DeepSeek:



世界上有幾個簡稱為"中國"的國家?
其完整國家名稱及英文縮寫各為何?
明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的簡稱若一樣都稱"中國"會令人搞混, 卻仍喜歡且堅持說簡稱"中國"的人, 是不是意識上或潛意識就是希望兩國被搞混?



你好,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让我们换个话题再聊聊吧。

宮 二 : " 世 間 所 有 的 相 遇 都 是 久 別 重 逢 "
我就問

到底為什麼說個"中國人"就一定要被套上兩岸議題和政治議題?

還要被強制扣帽子說是潛意識要模糊化?要親中?

我就說拒絕意識形態了還硬要凹?

到底是誰司馬昭之心?

喜歡潑人髒水再來指責別人?有病嗎?


中國人就不能是指種族?

新加坡馬來西亞所自稱的華人不也是中華人的簡稱?

那麼中華人種和中國人種我認為廣義上是一樣的

但我不強制別人要怎麼自稱,因為我懂得尊重且不扣人帽子

不過說到自稱華人,我也認為挺洽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的中國的那個中國的AI的回答真是令人!
宮 二 : " 世 間 所 有 的 相 遇 都 是 久 別 重 逢 "
cchcchcch wrote:
喜歡說"中國"嘛... 少數的7.2%人的司馬昭之心....

少數?
如果考慮到對岸的10幾億人,
誰少數還說不定咧。

畢竟我前面就說了,
這世界是有實力跟拳頭大的人說話,

台灣的青鳥、蟾蜍以及黑熊等這些飛禽走獸,
再多也只不過幾百萬人而已,

就連掌握權力的民進黨,
看到解放軍的飛彈越過領空,連屁也不敢放,
能期待這些飛禽走獸有什麼實力嗎?

另外,
話再說回來,
如果民進黨跟獨派那麼有信心,
認為自己佔多數,
那為何不敢獨立建國?
明明獨立黨綱還在啊,
為何還孬種龜縮的躲在中華民國這把有"中國"兩個字的大傘底下?
好好好, 7.2%喜歡怎麼解釋, 你們高興就好, 民主國家很能包容的.

請你們繼續多多利用真香的言論自由.

我雖不認同你們, 但我會和你們一起捍衛你們真香的言論自由的.
宮 二 : " 世 間 所 有 的 相 遇 都 是 久 別 重 逢 "
cchcchcch wrote:
好好好, 7.2%喜歡怎麼解釋, 你們高興就好, 民主國家很能包容的.

請你們繼續多多利用真香的言論自由.

我雖不認同你們, 但我會和你們一起捍衛你們真香的言論自由的.

怎麼感覺你這段話,

是在婊畜生民進黨以及到處出征的綠營側翼跟蠢蛋青鳥蟾蜍們,
把不認同牠們理念的其餘60%的人都打成中共同路人。



烏都禾黑 wrote:
我祖輩大肚番自然不是...(恕刪)


呦,原來是個番啊
就國家法律上
我們都是中國人


法規名稱: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
第 43 條
消防栓之消防立管管系,應採用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之鍍鋅白鐵管或黑鐵管。


中國輸出入銀行(簡稱中輸銀、輸出入銀行、輸銀),是依據《中國輸出入銀行條例》,在中華民國財政部監管下所設立的國營之輸出入信用專業銀行,因此,每年的年度經營預算都需經立法院審議後方可執行[1],該銀行設立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政府經貿政策,為國內廠商提供進出口授信與輸出保險等金融保險支援,積極協助廠商拓展對外貿易與海外投資[2],特別是對於新興市場及高政經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拓銷,輸銀為協助廠商搶得先機,亦有提供政策性輸出保險的服務

中國輸出入銀行條例
沿革
中華民國法律
维基百科條目:中國輸出入銀行

中華民國 67 年 7 月 11 日 制定14條
中華民國 67 年 7 月 21 日公布總統(67)臺統(一)義字 2547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14 條
中華民國 73 年 4 月 6 日 修正第1條
增訂第12之1, 12之2條
中華民國 73 年 4 月 16 日公布總統(73)華總(一)義字 1849 號令修正公布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 1010134960 號公告第 4 條第 5 款、第 7 款、第 11 條後段所列属「財政部」之權責事項,經行政院公告自九十三年七月一日起變更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15 日 修正第4, 11條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1 日公布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400077221號令修正公布第 4、11 條條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