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賴清德總統再談大罷免: 都是人民自主發起 沒人能主導 也沒人能阻止.....

呸..
【都是人民自主發起】
最好是啦,吃飽太閒?
敢作不敢當,完全沒有當總統的高度
標準的:當了xx又要立牌坊
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

他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

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

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

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
king97878 wrote:
https://www...(恕刪)

睜眼說瞎話!
真無齒
聽賴一席話如聽一廢話
小米尼 wrote:
睜眼說瞎話!真無齒(恕刪)


柯義雄

·
《傳是樓冷眼熱看天下風雲》 8075
王崑義《最有「台灣價值」的一天》
王青勇《台美零關稅談判 不能只是單邊倒貼》
時評《別急著對美輸誠》
徐勉生《台灣會不會出現萬曆十五年》
翁履中《對美讓利無籌碼 台灣對策求心安?》
何溢誠《應對關稅 買買買?》
司馬法《賴總統愧對鄭南榕》
李晴果《國難當頭 綠營置身事外》
王崑義《最有「台灣價值」的一天》
全球股市在川普關稅風暴之下,全面殺得血流成河,台股也逃不過這次股災,4月7日開盤後就出現連假後補跌壓力,指數開低走低,上市櫃公司高達1700家打入跌停,創史上最多,終場加權指數慘遭血洗2065點,面對幾乎全面跌停的慘綠狀況,股民只能苦笑,這是最有「台灣價值」的一天。
從股市來闡釋民進黨所高舉的「台灣價值」,應該是大部分股民都可以接受的看法。先來說唐朝王維五言律詩《終南別業》其中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意思是即使去到山窮水盡,亦可從容不迫,輕鬆面對。但是,若以這兩句詩來檢視當前賴清德政府的內外困局,恐怕看不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這種內外環境困局,很多是民進黨政府自找的,或者說是誤判了外在形勢,導致今日的困局。
遠的不說,從掀起大罷免開始,民進黨就在內部找敵人,賴清德雖然口裡不斷地喊團結,卻是任由黨內高層與綠營側翼發起大罷免藍營立委,已經種下朝野難以彌合的裂縫,碰到外在環境的巨變,民進黨要以弱勢執政的力量來抵抗外侮,只能左支右絀,真的拿不出真本事來應對困局。
台灣價值」之一:舔美、跪美

那麼慘綠的「台灣價值」又包容什麼內涵呢?在美國對台祭出32%的高額關稅之後,德國之聲就笑賴政府說:「台灣不報復美關稅,反提擴大對美投資」。是啊,台灣最有本錢的台積電,早已經主動送到美國,可惜的是,美國不僅要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他們是要所有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還要抽台灣所有產業的高關稅,現在民進黨還想加強對美投資,可見民進黨所謂的「台灣價值」,第一項就是舔美、跪美,只要是美國想要的就像狗搖尾巴,舔著、跪著都要送上。

事實上,民進黨主政這些年沒有真正的經濟建設,包括空喊發展生技產業,也不見得有成,所有賴以繁榮台灣的產業,都是國民黨主政時期發展出來的,尤其是電子產業的精準投資更是如此,如今卻讓民進黨輕易地送給美國,美國還不把這些當成是在交保護費,從不承諾保護台灣的安全。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既然美國無法承諾保護台灣安全,那麼自己的安全只能自己顧。可是賴清德政府卻完全誤判形勢,以為把兩岸關係搞得兵凶戰危,就符合美國的政治正確,美國必然會出手保護台灣。
只是,現在的川普政府滿眼都是錢,他們已經沒有柯林頓時期的正義感,起碼在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還會派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到台灣附近就近監視。而這次解放軍對台發動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時,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卻跑得遠遠的,說是要去打伊朗,可見川普政府只會挑軟柿子吃,哪敢對中國解放軍叫板。
「台灣價值」之二:嗆中、挑中

美國沒有膽子以武力對抗中國,賴政府應該早就該看出來,卻沒事挑事,313推出「賴17條」,把中國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讓人以為賴政府很有guts,敢於挑戰中國戰機不斷擾台的行為。
殊不知,把中國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並不是真的要跟中國「釘孤枝」,而是只敢在台灣這邊嗆中、挑中,並藉此把藍白定位是中共的「走狗」,要抓出「中共的同路人」,所以說穿了,「賴17條」洋洋灑灑的想方設法要中斷兩岸交流,可是賴政府既不敢真的斷絕兩岸交流,甚至連國民黨所簽署的ECFA都不敢中斷,可見「賴17條」的目的,還是想在內部找敵人。但是,找來找去,卻意想不到,「中共同路人」竟然都在綠營高層身邊,這才叫綠營尷尬。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話說回來,過去民進黨最怕藍營把台灣「鎖進中國」,所以只要藍營跟大陸簽署任何惠台措施,都會被汙名化。反而,蔡英文推動新南向,把台商都趕到東協投資,但在川普關稅大刀狂砍東協國家之下,讓那些聽從蔡英文跑向新南向的台商不知所措。

所以,民進黨嗆中、挑中,讓人誤以為是真正的「台灣價值」,其實不過是空心靶子,叫爽的。
「台灣價值」之三:寧美、勿中

現在賴清德不但要從零關稅跟美國談起,又要台灣企業大舉投資美國,真正要把台灣「鎖進美國」,也許綠營人士寧做美國人,也不做中國人,因此,才不會對把台灣「鎖進美國」視作恥辱。

只是,台灣若變成美國的第51州,在外有中國的「一中政策」之下,美國吃得下台灣嗎,還是要讓台灣人當美國的砲灰?所以賴清德若真的務實,就不該單邊押寶,應在美中之間求取平衡,讓台灣走一條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務實工作者,才會讓「台灣價值」有所發揮。如果連這麼簡單的務實作法都做不到,還要繼續舔美、跪美,賴政府還能玩多久?

王青勇《台美零關稅談判 不能只是單邊倒貼》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示,將比照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與美方「從零關稅談起」,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啟動談判。此舉乍看氣勢十足,實則潛藏三大風險:一是談判起點錯置,二是政策架構倒貼,三是讓利回饋機制缺失。若不立即修正,台灣恐再度陷入「先行承諾、事後被動、訂單無門」的談判泥淖。
首先,「比照美加墨」是錯誤對標。美加墨協定乃三國地緣連動、制度整合之產物,與台美高度不對稱的經貿關係不可類比。若未先設置對等談判條件與明確換單條款,即以「零關稅」作為開場,只會淪為單邊讓利。更何況,美國歷來對外經貿談判都非全面零關稅,川普時代更強調「美方主導的公平貿易」,怎能輕信會對台灣全面開放?
第二,政策設計過度傾向「以買代賣」,根本脫離中小企業實況。目前行政院已盤點對美農工、石化與軍事採購計畫,並鼓勵台商擴大對美投資。然而這些「看得到支出、看不到收入」的部署,既無法兌換市場訂單,也無助出口變現。許多中小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訂單」、「通路」、「金流」,不是政府去買美國天然氣,也不是台積電去蓋晶圓廠。國家讓利,卻無制度確保民間受益,形同資源外溢。
第三,整體政策缺乏「出口回饋」與「接單轉化」機制。賴政府若真想提升出口韌性與產業獲利,應在談判架構中納入「換單條款」,即每一項採購或讓利都需對應具體出口目標,透過接單媒合、出口保險、訂單融資等手段,協助企業將談判紅利轉化為現金流。
此外,美方多年來對台科技產品設下管制、對低價商品懷疑產地問題,若我方為求談判順利而一一讓步,卻未換得關鍵市場門戶,等同自廢武功。真正成熟的談判,是以利益兌換為原則,而非政治誠意堆砌。
我們呼籲賴政府,對美談判不是外交儀式,也不是選舉話術,而是關係全台數十萬中小企業能否生存轉型的現實戰場。談判可以有理想,但更需要現實條款。沒有訂單的零關稅,只是另一次昂貴的單方面承諾。
時評《別急著對美輸誠》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祭出32%的對等關稅,引發經濟災難,不僅股市崩跌,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也將面臨寒冬。值此之際,朝野政黨應放下恩怨共赴國難,除了暫停大罷免,更應謀定而後動,先盤點台灣握有哪些談判籌碼,而非急著向川普政府掏心掏肺的輸誠。
川普政府手段粗暴,但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以最快速度解決美國對外的貿易逆差,並且要將美國最想要的產業拿到手,對台灣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半導體產業。


1980年代前期,半導體業曾由日本稱霸,矽谷的英特爾、AMD等公司被追著打,為打壓日本,1986年美方先迫使日本簽署《美日半導體協議》,不久又對日本出口晶片課徵100%懲罰性關稅,目的就在奪回科技主導地位,加上韓國趁機補刀,一舉擊沉日本晶片產業。
儘管台積電已承諾加碼赴美投資1千億美元,但川普顯然認為還不夠。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就表示,即使有50國準備上談判桌,新關稅也不會延後上路,川普還將深入研究,「探討如何把所有半導體製造業從台灣移回本土。」


事實上,經濟部長郭智輝已預計5月組「企業領袖訪美團」,要帶著台積電、聯電等業者與美方進一步洽談投資計畫。台灣引以為傲的護國群山在川普政府的逼迫下,可能拱手讓出大片江山。
台灣半導體產業已被川普盯上,正面臨危急存亡之秋,朝野已無內鬥的本錢,政府當務之急,絕非對美讓稅讓利予取予求,而應盡速謀求對策,確保半導體產業能根留台灣,未來不致被美方以高關稅逼入絕境,淪為當年日本的下場。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