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SSDD wrote:一蓬3經過兩個損壞的海底電纜點,第一個點深度約47米,第二個點深度約150米,影片留言說一般大型油輪錨鏈約300多米,我問Gemini 也得到相同答言 方便提供兩個損壞點的座標?目前查到纜線船一直在 57.0128 / 19.381停留 應該是在修復纜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4_Baltic_Sea_submarine_cable_disruptionsWIKI針對這件事件有總結確實沒有很深! 如果深度沒有很深, 那是有機會的~不過WIKI自己也說了一句重點: In General about 200 undersea cables are cut or disrupted annually,[5] due most frequently to unintentional damage from fishing equipment or the anchors of ships.[6][7]一般來說,每年約有 200 條海底電纜被切斷或破壞,[5] 最常見的原因是捕魚設備或船錨的無意損壞。還是等調查出來再做一個決定. 大家不要太神經質
會不會過兩年後發現真相原來是.....--------------------------------------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案調查結果 德媒揭烏克蘭「直徑行動」混合戰真相2024/11/21 08:47(11/28 10:21 更新)圖為北溪2號管線2022年9月底發現第4處洩漏點。(圖取自瑞典海岸防衛隊網頁kustbevakningen.se)(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1日專電)波羅的海近日傳出2海底電纜遭切斷,引發國際關注。與此同時,2年前震驚全歐、導致德國能源危機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案「混合戰」真相日漸浮現,明鏡週刊昨刊載調查結果與作案過程,精彩宛若電影情節。2022年9月26日,連結德國和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和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遭炸藥破壞,震驚全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經2年深入調查,20日揭露這起破壞行動的幕後細節與動機,勾勒出這場地緣政治事件全貌。烏克蘭主導「直徑行動」為揭開北溪管線爆炸案真相,明鏡週刊調查團隊,深入歐洲多國情報機構,透過訪談情報人員、潛水與爆破專家,分析數據與機密文件,甚至租借爆炸行動中使用同一型號帆船進入海洋,模擬爆炸小隊行動過程。調查發現,這起由烏克蘭安全部門策劃、代號為「直徑」(Diameter)的歐洲史上規模最大海底基礎設施破壞行動,花費僅30萬美元(約新台幣982萬元)。低成本行動計劃的成功得益於烏克蘭爆炸小隊的機密計畫,該小隊約有12名成員,包括潛水員、軍人及平民,他們經烏克蘭安全部門長期訓練,指部分成員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有密切聯繫。在事前準備期,「直徑」爆炸小隊在基輔郊區的一處湖泊多次演練,除了炸彈測試,也針對潛水嚴格訓練。執行任務當天,烏克蘭小隊使用了一艘名為「Andromeda」的租賃帆船作為基地,在德國東北部港口「羅斯托克-瓦爾訥明德」(Rostock-Warnemünde)登船出發,將偽裝成壓縮空氣瓶的自製炸彈,悄悄運往波羅的海上北溪天然氣管線目標地點。潛水員使用聲納設備在海中尋找北溪管線的位置,並以「標記繩」確定炸彈的安裝點。破壞管線的炸彈由一名退休爆破專家設計,內部填充高性能水下炸藥,能有效穿透天然氣管線的鋼材和混凝土外殼。明鏡週刊採訪執行任務的一名潛水員表示,雖行前多次演練,過程仍出現不少失誤,例如爆炸裝置未能固定、潛水時因水下視線不佳而無法順利找到管線。然而,烏克蘭小隊最終仍成功安裝6顆炸彈,於2022年9月26日引爆,造成「北溪1號」A管線及B管線各被炸斷200多公尺;「北溪2號」A管線炸毀10公尺,對整體管線系統造成毀滅性影響,致使俄羅斯無法繼續向歐洲輸送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