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方偏遠,交通不便,物流不易成本高,其實並不適合做全家老小旅遊的景點.(濃縮型的旅行這樣費用一定很貴)
我覺得墾丁適合特定族群的專題旅遊
像是專門針對衝浪客 潛水客 這些一來就預備停留期間從一周到一兩個月的這種主題客人 .
墾丁非常適合Long Stay 一到兩個月,就純粹放鬆心情,每天看山看海,喜歡隨處探索,無所事事的初退休族群.
墾丁就是海景,陽光,冬季也溫度宜人,匆匆來去,走馬看花趕集式的旅程規劃一點趣味都沒有,來墾丁就是要時間多的人,做沈浸式體驗最南端風光,就是慢活慢活.
旅行時間拉長的客人旅宿交通成本才會攤平拉低,下面重點是墾丁能提供這樣平價的食宿服務內容嗎,用觀光區的觀點,價格隨熱門時段與否調漲,這是不行的,都沒人來了還調漲個屁.
這類Long Stay 客人也不需要昂貴豪華海景第一排,也不需要天天大魚大肉的,這些都留給主題客人自行規劃安排,甚至自己煮食也是選項.
讓墾丁變身為慢活村,放鬆村,養身村,主題村,可能更有長遠發展.
當年墾丁發跡就是靠春吶 春浪 海角七號 滿街比基尼辣妹.這些個短期發酵主題讓墾丁跌跌撞撞紅了二三十年.但隨著時間流逝,現在這些主題都不稀奇,也該換個經營主題了,再不改頭換面繼續沿用老主題,佔著海灘花陽傘做生意的模式已經被台灣人深惡痛絕,用腳投票,墾丁商家還沒感覺嗎,當地政府沒有感覺嗎,必須政府帶領當地商家一起來規劃思考,沒有政府當火車頭,光靠民間零散的財力是成不了大事的.
沒人肯來是最大問題,人來了,錢自然就進來了,錢進來~地區經濟就活絡了,經濟一活,大家都雨露均霑共享榮景不是嗎.
1.客源不能侷限台灣,搞抗中保台,基本上已經把大陸有錢一批客源排除了,光是台灣人應該無法一年平假日都填飽樂園的需求量
2.房價太貴,不調整,難以有優勢
3.當地跟周邊居民必須配合統一開發維護,不能隨心所欲想搞啥就搞啥開發,會顯得雜亂無章(意思是,不要蓋個鐵皮屋就要做生意,要有點配合當地環境的建築)
4.話說,進墾丁大街前的公墓,怎都沒有整頓的意思?台灣人該拋掉土葬思維,往環保樹葬走,讓公墓公園化,不然很殺風景
結論:很難....慢了...台灣已經很多產業都慢了

weipulee wrote:
未來的墾丁該如何轉型...(恕刪)



國旅貴爆!遊客哀怨過年4晚「墾丁住宿快10萬」
到南臺灣旅遊避寒,屏東墾丁南灣沙灘,連過年時也是艷陽高照。不過網友抱怨,一家四口過年去一趟5天4夜,訂到的墾丁四人房一晚要價1萬5千元,甚至將近2萬元,等於全家一個過年光住宿費就噴了快10萬,直呼貴桑桑。
交通部觀光局也公布2022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去年觀光旅館平均住用率48.06%,比前2年提升但還是歷史第4低,而且住宿價格變貴許多。2019年客房每晚均價只有3756元,但到了2022年客房每晚均價為4195元,貴上1成也創下歷史新高。
以各縣市客房每晚均價來看,去年南投縣均價達1萬5151元,為全台均價的3倍多,緊接為花蓮縣的7169元,宜蘭縣的6970元,嘉義縣5988元。旅宿業者分析,近年面臨勞動力短缺,加上電費、油價、基本工資、成本上漲,房價調漲是必然趨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