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99.9%是輕症,何懼之有?

台灣很有可能成為新冠培養皿喔

也許變種之後,死亡率大增,因為沒人控制,人口也很多,可以大幅度傳染,不用怕傳染不到人

所以不需要潛伏期,直接發病也安全......
JOB HO

美國一直都是最大的培養皿,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都不戴口罩了。台灣大概還沒那個資格。

2022-05-02 17:40
Jevon wrote:
說的很好,不然樓主怎..(恕刪)而不是缺東落西,放生民眾

不知您家裡缺啥了?!
形而上1006 wrote:
2022年1月1日至...(恕刪)

臺灣估計400萬人會確診

而且預估是一個月內

400萬 * 0.1%  = 40000

臺灣有一次收治 40000人的能力嗎?

而且現在死亡率低

是因為醫療量能還撐得過去的狀況

等到稱爆了

你確定死亡率或重症率還會這麼低嗎?
夏米克

4000人三個月,只要沒有太多鯛民占用醫療資源 全台應該是可以消化的掉的,所以一般民眾才想說長痛不如短痛吧。

2022-05-04 10:16
crazydiamondc

幹~ 40000 還是4000你搞清楚吧

2022-05-04 13:43
hangtings wrote:
台灣很有可能成為新冠...(恕刪)

建議先去科普一下"病毒"
國中的生物課不認真讀沒關係
可以高中時再讀
高中的生物課不認真讀也沒關係
可以自己以後再咕狗
要是連咕狗都不會就太糟糕了
sogo5370 wrote:
臺灣估計400萬人會...(恕刪)

你知道~99.X%輕症率是怎麼來的嗎?
建議先去了解一下分子跟分母代表的意義

我只能說~分子是明確的數字
而分母是檯面下的
檯面下的數字可能會多到讓你嚇一跳
所以~除出來不會是千分之X
只會更小不會更大

自己國家的數字如果看不懂
可以看看其他國家的新聞
crazydiamondc

現在每天確診 兩萬多人 我都覺得不準確了 大把人確診想通報還打不通電話 以這種病毒傳染力那麼高 應該是倍數成長 哪可能 一萬二 一萬四 一萬六 一萬八 兩萬這樣慢慢增加~~ 照理分母應該更大才對

2022-05-04 13:45
Jevon wrote:
說的很好,不然樓主怎...共存有利有弊(恕刪)

您真的應該要多去科普一下
很抱歉"共存"不是一個選項
它就是一個結果
不管你選擇啥
你就是只能與病毒共存
今天政府說出"選擇與病毒共存"
的確是政府的錯
因為她傳達了錯誤的訊息
讓人民以為有得選擇
其實~一開始就只有這條路可走
不管您是玻璃心還是鐵石心
都只能共存
crazydiamondc

想躲家裡的根本就好笑 除非你不愁吃穿 不然就像之前說的 餓死還是病死 唯一的方式就是自己抵抗力 或是打疫苗拚過病毒 如果你中過輕症吳症狀 那恭喜你 第一波與你無害~ 至於重症死掉的 說難聽點就是你體虛

2022-05-04 13:47
形而上1006 wrote:
把新冠病毒當成普通感冒看待
你會故意去得嗎?
或者故意傳給你的家人嗎?

新冠病病毒就算是普通感冒
有疫苗當然要去打

台灣甚麼都缺
就是不缺腦殘



看你三不五時出來秀下限,你有什麼資格說這些話?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crazydiamondc

沒東西反駁所以寫這些?

2022-05-04 13:47
bcmpxij

crazydiamondc 我洗臉你完,你有能力反駁?

2022-05-06 12:32
饅頭 wrote:
不知您家裡缺啥了?!(恕刪)

不用針對我,
閣下也不會幫我準備,不是嗎?

以現行的防疫方向,不中恐怕很難...
現在不缺,不代表以後就不缺。

怕與不怕,因人而異,
家中有老有小者感受尤深...

攸關生命的事,抒發己見無妨,
帶風向洗腦,大可不必。
形而上1006 wrote:
2022年1月1日至...(恕刪)
怎不早說呢!八千億不就白花了嗎?對了!樓主應該打了吧?
JOB HO

如果過個幾天死亡人數增加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你看3+4會不會改變,馬上變成14+7。

2022-05-02 17:45
crazydiamondc

政府白花錢又不是第一天的事了 很訝異嗎

2022-05-04 13:48
饅頭 wrote:
目前看來台灣已經撐過前兩年死亡的高峰期
現在~如果沒有意外蔡政府應該是躺著也會贏得這場防疫戰爭
沒錯~台灣自己的疫苗得不到認證
沒錯~台灣疫苗接種率不是非常高
沒錯~台灣快篩試劑不足
沒錯~台灣目前還不封城也不封島
但那又如何
從一開始堵住大陸的高致死率病毒
台灣防疫就贏一半了
染疫死亡數字說明了一切


台灣疫苗接種率不高?
台灣目前完全接種比例可是比歐洲很多國家和美國還高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084055

你漏了最重要的2點
1.
很多民眾沒完全相信政府的話
例如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
捷運、公車......門開開關關
不算密閉空間,不用戴口罩

2.
要不是有台灣民間捐贈的1500多萬劑BNT
現在一堆人可能第2劑都沒得打
除非想要打高端
饅頭

宣導戴不戴口罩這個小弟倒是無感~因為過敏的關係,外出戴口罩的習慣已經20多年了,從上大學後就離不開口罩,戴不戴一開始是自己的選擇,現在是強制

2022-05-02 12:53
不默而生

你無感不代表台灣其他人無感,就像周玉蔻能有醫生到家採檢PCR不代表台灣其他人也能[^++^]

2022-05-02 13:45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