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到3元的風電台積電搶著買,凱子風電光電至今無人問津全民買單

放心就算是綠電可以發到100%的電,火電也是要蓋好蓋滿,

除非台灣在晚上和沒風的日子都不要用電,根本就是重複投資.
chengjer wrote:
放心就算是綠電可以發到100%的電,火電也是要蓋好蓋滿,

除非台灣在晚上和沒風的日子都不要用電,根本就是重複投資.


這就是鼓吹綠能編寫騙人包的人
永遠不敢談的

不只要蓋綠能還要蓋更多火電

火電昂貴的投資成本都不當作錢當作不存在
tdbigman wrote:
但,從這幾年的市場變動,
你可以回去算,如果當年不推,現在才慢慢推,
整個成本要提高多少。


當年2018推, 我沒有意見
但是有必要一口氣推到7年後的建置嗎?

分兩次標,
2018年開2021年底前的建置案
2021年開2025年底前的建置案

這樣不是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但是卻可以享受因為技術演進帶來的降價效應嗎?

我相信政府負責規劃的專業人士的專業能力
問題是再好的專業能力在政治的大帽子下, 能發揮的畢竟有限
如果不是政府當初為了2025非核家園的大方針
應該不會一口氣標出七年的風電標案, 而是會像第三階段的建制方式一樣
分三階段慢慢釋出建置量能
過客4112 wrote:
當年2018推, 我沒有意見
但是有必要一口氣推到7年後的建置嗎?


你不懂政治
不一次搞定
若是2020換人執政
某些人可能分不到油水
chengjer wrote:
放心就算是綠電可以發(恕刪)

説的沒錯,那位T版友是乎忘了綠電目前是不能當成基載電力的....在儲能技術沒有任何重大進展的前提下,建大量的綠能其實都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因爲還是要建差不多的基載電力才能保證沒有缺電或是限電的危機。綠能目前只適合當基載歲修時的備載電力....等儲能技術有重大進展時,那時才是綠能發光發熱的時刻。以台灣這種先天不良絕大都靠進口能源的海島地理條件,一昧無知的禁核,也不走以核養綠的方式,真的是不智之舉。如果2023年真的開始逐步收碳稅,以台灣很多都是出口的製造業,真的可能會不太好過。
過客4112 wrote:
當年2018推, 我沒有意見
但是有必要一口氣推到7年後的建置嗎?


重點是凱子的簽約價格吧

從2018年到現在2022年
蔡政府砍離岸風電從一度7.11元砍到5.19元
光這價差就不知道多少了

一堆拖到2025年才上線的凱子風電
跟原本預計2020年上線的凱子風電一個價格

這6年成本都不知道可以砍多少了,簽一樣高昂的價格

我實在是好奇2022年的1度5.19元到底有誰會簽到?





不到3塊的電還滿划算的,接下來就看電網是否穩定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