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性別之後,排在前面的兩項是年紀,有無慢性病史
似乎很想建立他們確診沒錯,但是會死亡可能是年紀太大或有慢性病之一或都有可能的印象
否則,一般來說性別,年齡之後,不該是慢性病史在先,
症狀發病日確診日死亡日,接觸史都應該在前先說明
反而應該是放在類似最後備註欄的位置讓大家知道死者有慢性病史才對
畢竟不是人人有慢性病史,但偏偏他就被放到前面幾排去了
用口語化來敘述
死者A50歲有發燒症狀5/5檢查後於5/7確診,不幸在5/10死亡,
經疫調後發現他有在5/1去過萬華,且死者有慢性病史
如果照那表格
死者A50歲經疫調後死者有慢性病史,5/1有去過萬華,
有發燒症狀5/5檢查後於5/7確診,不幸在5/10死亡
我個人感覺念起來實在很怪,如果改成無慢性病史就更怪了
慢性病史是讓人看了會注意沒錯,但是位置實在太突兀了
新北市將升4級警戒封城?侯友宜回應了
新北市今新增193例確診案例(含校正回歸),若啟動4級警戒,將會封城?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0)日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新北市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累積3309確診個案,是否啟動4級警戒、要管控多大的區域,是由北北基一起封還是整個北台灣都封,決定權在中央,若真決定封,將統一由中央來做宣布。
對於有哪些職業是4級警戒後一樣要上班的?侯友宜今表示,共有8大種類的人「必要工作者」包括政府機關人員、警消人員、醫護人員、媒體人員、民生物資運送人員、能源作業人員、公共基礎及公共設施運作必要人員等「關鍵人力」,其餘一般民眾除採買民生物資及看病除外,不得隨意外出。
若新北真的封城?要如何在封城和經濟活動取得平衡?預計要封多久才會達到效果?侯友宜說,目前疫情看起來是一個高峰,目前沒有往上的趨勢,但也沒有往下的走勢,市府仍會不斷的觀測,會以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越強的管制對經濟的衝擊勢必會越大,該如何在防疫和經濟取得平衡,這需要一個妥適的考量,如何拿捏力度,中央跟地方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討論。目前為止新北市也只是預作準備,做熱區防疫中心,是否宣布封城,會統一由中央來做宣布。
若其他縣市不願意封,雙北是否會一起做?侯友宜強調,目前為止新北市也只是預作準備,最後決定權一定是在中央。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