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301號 確診過程)這樣的採檢流程 是否讓人生氣?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很有警戒心,都會擔心神明遶境產生的影響,到超商排隊買不到口罩,後來確診超過百例引起人民搶購的恐慌,這些都不是報數字就可以讓人安心。現在疫情繞了地球一圈,從義大利、美國,聽說要到日本。發生危機的時候在位者民調都很高。我感覺現在社會的警戒心,和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差很多。
7745d wrote: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大...(恕刪)


因為政府有817當靠山,胡搞瞎搞
國內檢測試劑存量大概多少?
可以進口這類檢測試劑?
一般診所能否提供民眾自費快篩檢測?
algerno2 wrote:
肺部浸潤..還無症狀....基本上就是在延誤就醫時間........(恕刪)

延誤就醫時間有點糟糕,
但若搭上連假4日遊,
這會很麻煩,
逆向追蹤能追出什麼.

看各國治癒人數比例,
很多都還在醫院躺著,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跟早點出院不知有沒有正相關?

大部分台灣人民的素質算中上,
從有跡象到確診要消耗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只能靠人民的自覺了,
但現實要上班阿.

連假這4天龜在家裡有夠悶的,
一堆歐美返台的宅14天應該也是超悶的,
日子算一算, 
解禁後剛好搭上這波連假潮,
疫情中心最新發佈的,
憂心破口,解除居家檢疫.隔離者需再加「7天自主健康管理」,
都玩完回來了,
等著了.
chiashin wrote:
前兩天看到趙少康說

前兩天看到趙少康說,基層診所可能不願意通報,因為一旦確診,醫生自己就要隔離,診所要休診2周!

,...(恕刪)


很中肯的評論
這才是真相

所以,所有會來都要檢查並統一隔離

同時限定每天入境人數

不過,這樣所需的資源又太過龐大

近乎鎖國管控 好像不太實際
s927471 wrote:


很中肯的評論
這...(恕刪)


終於有解答 by 醫生了
蠻科學性的 可參考


s927471 wrote:
終於有解答 by 醫(恕刪)


沒完全解答。
在討論的不是無標的普篩, 而是高風險普篩。

"陳時中表示,案343的丈夫3月17日從美國返國,美國旅遊史時間雖符合回溯行程,但因為該批召回者需有健保就醫史,但案343的丈夫都沒有症狀,因此不在召回名單內。"

後來再招回採檢就成案356!!

這還是妻子中獎所以丈夫變成接觸史匡列才被招回採檢, 若是丈夫無症狀, 妻子也輕症或無症狀, 那怎麼辦??

對於高風險區招回採檢希望能用更高規格處置, 不然只要中間有幾個都是無症狀沒就醫史不在TOCC中,

是要怎麼找出來?
深海潛艇 wrote:
還記得每次指揮中心都(恕刪)
嚇到吃手手
s927471 wrote:
案352北部男店員感(恕刪)


哈~
我昨天才跟朋友說
因為沒有普篩,破口就是在這裡

你只要是有發燒或感冒症狀,診所都會先開退燒藥或感冒藥給你
並不會主動篩檢(也沒有那麼多診所有辦法篩檢)
或許短暫一兩天退燒,如果又再次反覆發燒
可能才會請你至醫院做篩檢

但這中間的空窗期,不知道已經感染多少人
這就是破口

防堵這個破口,就是將有感冒或發燒症狀,且有國外或親友旅遊史的直接進行篩檢,並請其居家檢疫14天,等待篩檢結果,破口會相對小一點。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ettvyang65 wrote:
哈~我昨天才跟朋友說(恕刪)


被你說中了

新增3確診 1本土病例連假發病找不到感染源 :
另外,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20多歲女性(案377)及60多歲女性(案378)。案377於西班牙就學,3月22日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3月23日出現喉嚨乾痛及腹瀉症狀,並自行服藥,4月4日地方政府追蹤個案健康狀況時,個案表示持續有流鼻涕及鼻塞情形,且有輕微腹瀉、胸背痛等症狀,因此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


從 3月23 到 4月4號, 阿不就變成超級感染者???

這種海外回來 真的要靠良心 通報並篩檢 (篩檢! 很重要!)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