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全球暖化: 多座核電廠因冷卻水過熱被迫強制關機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在最佳狀況下, 核能發電只能對避免災難性的全球暖化做出微小但重要的貢獻---- 如果可以先解決各種問題包括昂貴的建造成本問題又不至於犧牲安全問題的話~...(恕刪)

2兆風電表示:核四2800億建造成本昂貴....

a1305168 wrote:
所以按照你的邏輯,不只核電廠不能用,火力、地熱、生質能、聚光太陽能通通不能用,
因為這些發電都會產生熱蒸氣需要冷水去冷卻,也都有溫排水的問題,
...(恕刪)

這不是我的邏輯,
我只是轉述國際專業核能權威機構和知名媒體報導.
以外行人的眼光來看,
A. 現在台灣核1,2,3,4都在海邊;
+ 多年來媒體有多次報導核電廠因為天氣太熱而被迫停機;
B. 台灣的所有 "火力、地熱、生質能、聚光太陽能..." 電廠都在海邊嗎?
有些電廠在 "海邊附近" (但不在海邊) 是因為運輸港口, 不是為了冷卻.
+ 有媒體報導 "火力、地熱、生質能、聚光太陽能..." 等電廠因為天氣太熱而停機嗎?

從上列現存的事實外行人也可看出冷卻問題對 A 和 B 來說不屬於同一層次的難題.
也許海邊的冷卻問題沒有河邊大,
但也不過是青蛙在熱水還是在溫水.
NEA 報告, 用我外行人白話來翻譯: 核電不是全球暖化的解方, 不要想靠我, 趕快趁早選別的方案.
就是常見小孩撇清責任的講法.
看大家的反應, 其實#2樓的講法可能才是最接近事實的.


那些認為台灣到處可以蓋核電廠的朋友,
麻煩請看一下台灣地質圖.
整個台灣西岸根本完全沒地方可以蓋,
現在核1,2,3,4的位置就已經是台灣少數可以蓋的都已經蓋了.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也許海邊的冷卻問題沒有河邊大,
但也不過是青蛙在熱水還是在溫水.
NEA 報告, 用我外行人白話來翻譯: 核電不是全球暖化的解方, 不要想靠我, 趕快趁早選別的方案.



所以你想洗成什麼方案?
火電?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不是我的邏輯,我只...(恕刪)
科技在進步......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不是我的邏輯,我...(恕刪)


你的邏輯很怪,暖化是太陽的熱被困在地球上,拿核電廠比太陽,
我只能說還好后羿已經先射掉九個了。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不是我的邏輯,我...(恕刪)

台灣跟歐洲不一樣,海流跟量體遠遠比靠河冷卻的要強多了。

台灣沒有因為海水過熱停機吧,有資料嗎?太陽能倒是會因為溫度過高得用水降溫避免效率低落。

除了溫室氣體問題外,還有pm2.5跟電價穩定度的問題。
jedijack wrote:
2兆風電表示:核四2800億建造成本昂貴....

我們比較兩樣東西, 當然要用同樣基礎比較.
例如前面有一樓說台灣核電除役成本會計公式計算(每度0.37元)是英國的10倍,
但他是拿 2千多MW理想中的機組 和 2百多MW 實際運轉的機組 在比的.
10倍不是很正常嗎? 拿台電的公式去算和英國的預估比也一樣啊~

你的說法 (應該是引自 "台灣能源部落格")
如果核四只算建造成本,
那當然風電也只能算建造成本來比,
媒體報導 "550萬瓩 (5.5GW) 之離岸風力,預估工程費用近兆元",
也就是說是核四的3倍多.
而風電5.5GW 是 核四2.7GW 的2倍,
所以照這樣看風電的建造成本大概是核四的 1.5 倍多.
當然還是比較貴.
那你有沒有興趣再算一下建造成本以外的費用? 像營運, 除役成本, 廢料處理之類的?

像這種外行人用小學數學就能破解的說詞,
真的要慎重考慮要不要換一換你的資料來源.
這個問題容易被解決,多放一些冰塊不就解決了。

thron wrote:
pm2.5跟電價穩定度的問題...(恕刪)

台電自己公告的核電成本也跳來跳去, 有跳到快2元半過;
核電原始的提案規畫請自己看一下,
照核電原始的規畫PM2.5是會上升的 (當然CO2是會下降--不到3%--的, 不過 "台中人" 有在乎CO2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台電自己公告的核電...(恕刪)

鈾原料的價格跟石化燃料的價格波動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最近要漲電價不就是燃氣原料有漲?

原始規劃難道就不能改?至於pm2.5上升的量能跟現在用火電替代比嗎?至少旁變是核電廠的空氣比火力發電廠好多了。另外下降3%的依據是什麼?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