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經濟今年很好,為什麼這裡要唱衰?

我记得台湾去年人均才两万多美元,今年咋就飙到五万多了?是我搞错了还是?
纖玉 wrote:
我注意看了好幾次新任總統上台,520當天股市都是下跌收盤的,尤其改朝換代更是如此,只有蔡英文上任520時,股市是開紅盤,真是奇蹟!前之未有也。
哇塞!聽你這樣講起來,蔡英文上任時...總統府上空應該有紫雲籠罩、雷聲大作;突有一綠龍破雲而出,一聲尖哮之後直衝總統府。眾人還在不知所措之時,總統府傳來深沉的開門聲,門內走出我國第一位女總統...

纖玉 wrote:
至於看不懂帳冊?她以前當一個社團的秘書,每年都要製作收支給政府,她會不懂?
我看他是真的不懂


纖玉 wrote:
帳冊有淺有深,深的連一家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也未必懂,才必須請會計,公司掌管人只要懂得全盤就好。
財務報表是專業經理人的基本功。連公司的金流、資產、負債都看不懂,你說她會懂得全盤???
電子工程師連V=IR都不知道,你說他會做筆記型電腦???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台灣的名次在亞洲落後新加坡(第3名)、香港(第8名),但卻超越日本(第25名)、韓國(第27名)。而這項評比按照「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做了調整,「購買力平價」又稱為「相對購買力指標」,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使得在經濟學上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做合理的比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以《富比士》的這項調查結果來說,日本、韓國的人均GDP其實比台灣高,但因兩國的物價長期偏高,實際生活水準與所得並未相當,以致購買力水準不如台灣。

測量「購買力平價」較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創造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這項指標是把各國的麥當勞分店的麥香堡價格做了比較:如果一個麥香堡在美國賣2.5美元,在英國賣2英鎊,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2.5 ÷ 2 = 1.25,要是1美元能買入0.55英鎊(或1英鎊 = 1.82美元),則表示以兩國麥香堡的售價來說,英鎊兌美元的匯價被高估了45.6%((1.82-1.25)÷1.25×100%)。
————————————————1—————
真的搞不懂,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 也能拿來騙,充其量只能說台灣長期低薪的環境,抑制了物價通膨的成長所造成的數據


專打吹牛 wrote:
台灣最新人均GDP達到5萬2304美元
嘔~~~


專打吹牛 wrote:
台灣第二季度增長3...(恕刪)

原來好的意思是三萬月薪群一大片,4.8萬也有一半人不達標(賴功德說的)

好虛無飄渺的好經濟啊!

馬英九最少不會讓你開公司賠錢,但就是被唱得最衰

纖玉 wrote:
樓主,看這裡大多的...(恕刪)

四年前的狀況?
還是現在?
這太扯了,怎麼可能比英國高,英國隨便時薪都三四百台幣起跳,一個全職實習生都有五萬多臺幣,正職一年22k英鎊90萬台幣都是很低標了,台灣薪水起薪才兩三萬台幣一個月,我記得幾年前我們不是GDP才三萬嗎?這五萬多美金應該是台北的GDP吧,太扯了扯爆了
我真的很好 幸好我的月薪超過49989元

樓主的老闆 一定對你也很好
Oops_cutie wrote:
這太扯了,怎麼可能比...(恕刪)



怎麼不可能?
我們台灣實習生年薪都250萬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經濟以貿易出口為導向,所以受到的影響很大,這跟是不是馬英久執政有什麼關係
lkk77 wrote:
2009~2016是...(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