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小,但是族群多。 最相似就是 南斯拉夫,敘利亞。
而南斯拉夫,敘利亞的共同約束力被挑戰,然後解體時, 就如文章中描述:
原來和善的人都變了! 原來隔壁的理髮師,隔壁賣鞋子的人,原來每天與你說早安的鄰居全變了!!
各自為了自己的族群怒目相視,廝殺,屠殺。
台灣目前的共同約束力正在消失, 另一方面提倡各族群意識抬頭。
這對自己族群認同很重要,但是沒有共同約束力後,反而會是悲劇。 目前正一步一步走進去。
各族群早期都有裡史上仇恨的紀錄:
明移民鬥平埔
清移民鬥明移民
漳州鬥泉州
福佬鬥客家
閩移民鬥粵移民
平地鬥原住民
原住民族群互鬥
早期常常見到 水流公 萬應詞 積善堂 大眾廟 忠義廟 文武大眾爺......原來多是為了收集各武鬥後屍骸
為了自保才有 六堆 新店太平宮 板橋林家 等各地自保團體
台灣過去還有姓氏不通婚,區域不往來
客人不予福佬通婚
在一步一步族群認自我知後,加上要以回溯歷史尋求公平,現在
三腳仔鬥老蔣移民
垃圾政客互鬥
政客鬥原住民平地移民
資本家鬥環境保護主義
............
約束力消失後,難保妳家隔壁不跟你討祖產!!
有人祖先被一餐豬肉騙了一塊地只能退守山林,有人祖先被械鬥逼迫離開肥沃的河居地,有人祖先被怨恨割了頭
有太多怨恨累積在這島上。
不需老共,只要煽風點火,這個壓力鍋就爆了!
先是在法律約束下互鬥,再來經濟階層上互鬥,最後呢?
何必老共渡海來?
內文搜尋

X